市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782726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市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市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市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总结XX年是劳动保障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劳动保障事业经受住了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峻挑战。开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民生为主线,以统筹城乡为重点,以“创一流”活动为载体,劳动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劳动争议仲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效能建设、纠风、就业、灾后重建、基层公共服务建设等11项工作先后在全市、全省、全国交流经验。劳动保障工作实现由全面推进向全面提升的历史性跨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提速加快、又好又快”地发展。现将XX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工作成效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一是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以统筹城乡就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方案,先后得到市政府审定和省厅批复。二是在*县的试点取得圆满成功。通过前期准备、面上推进、常规办理、总结提高等阶段,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劳动者新增就业3656人,万人参加新农保,万城乡居民按新制度参加了医疗保险,劳动保障“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工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就业促进工作卓有成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XX人,完成目标任务28000人的114;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XX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就业3500人,完成目标任务2600人

3、的135;新增257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效控制在年度目标任务范围之内;全市共组织再就业培训16000人,培训后就业率77,完成目标任务11000人的,创业培训4000人,创业成功率。培训农民工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2万人的;农民工转移输出就业万人,完成目标任务77万人的;劳务收入亿元,完成目标任务45亿元的;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62万元,完成个人贷款目标任务1800万元的254。发放岗位、社保、培训、职介等再就业补贴资金14247万元。社会保险征缴再创新高。征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费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万人,

4、征缴基金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万人,征缴基金亿元;失业保险覆盖12万人,征缴基金410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万人,征缴基金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万人;工伤保险覆盖万人,征缴基金亿元;生育保险覆盖万人,征缴基金亿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万人,征缴基金费亿元。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一是“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取得成效。确定在*县和利州区分别创建一个和谐工业园区,在剑阁县创建一个和谐乡镇,并按要求指导县区做好创建工作。二是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有序推进。集体合同覆盖企业已达795户,完成目标任务792户的100;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160户。三是劳动保

5、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完成劳动保障监察标准化任务,积极调处劳动纠纷,前置仲裁调解程序,建立全覆盖的调解工作网络。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876户,补签劳动合同万人,为5万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押金万元,督促57户用人单位进行了社会保险登记,补缴社会保险费476万元;全年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862件,其中调解处理1177件,结案率95以上。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推进。调整后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共有680个,规划投资82308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工程共实现开工485个项目,完工215个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其中:县区级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开工7个项目,完成投资6587万元;乡镇、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开工286个项目,完工189个项目,完成投资5812万元;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开工189个项目,完工26个项目,完成投资318万元。二、主要做法搞好试点启动,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取得重大进展。自被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