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测2_有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22766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测2_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测2_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测2_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测2_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测2_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测2_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周测2_有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测2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塑造(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图A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石柱林立、排列整齐(见图B),柱子间垂直裂隙发育,每根石柱高约2030米、直径约4060厘米,横切面大致呈六边形。回答12题。1图A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断裂、沉积、褶皱、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B褶皱、岩浆侵入与喷出、侵蚀、沉积、断裂C褶皱、断裂、侵蚀、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D褶皱、侵蚀、断裂、岩浆侵入与喷出、沉积2图B所示石柱林是()A砂砾岩 B片麻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读图,回答34题。3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A断层、向斜B向斜、背斜C背斜、

2、向斜D地堑、地垒4有关上图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处可能开采出天然气 B乙处可打出地下水C丙处岩层抗侵蚀能力小于丁处 D丁处与丙处地质构造相同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5该河谷()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6图中()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B处地层断裂下陷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艾里定律是计算河流泥沙中的底沙或推移质的一个基本公式,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W)与流速(V)的6次方成正比。这一定律说明流速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底沙推移量的很大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

3、地形剖面。据此完成79题。7图中河流M、N、T、S四处,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最大的是 ()AM BN CT DS8某地质爱好者在N地附近,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可能是 ()A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B该河段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C该河段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流速变化大D该河段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9该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在()AM以上河段 BMN之间CNT之间 DTS之间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中、分别代表的是()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

4、沙丘11图示区域的主导风向是()A偏东风 B偏西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二、综合题(共46分)12图1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2为“河流沉积物颗粒与流速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说出图1中、两处的地质构造;任选其一指出所对应岩层的变化特点。(2)简述图1中所示水循环环节的外力作用表现。(3)据图2信息,比较图1中甲、乙地貌形成过程的差异。13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24分)(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

5、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读某处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回答12题。1甲处的岩石类型和地形是()A喷出岩海岭 B侵入岩海沟C沉积岩海岭 D喷出岩海沟2下列地区所处的板块边界与甲处类似的是()A日本群岛 B西西里岛C新西兰南北二岛 D冰岛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34题。3该河流上游多峡谷分布,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河流切割作用C背斜成谷 D风化作用4下列对上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地貌成因属于流水的侵蚀作用 B乙处地貌成因属于流水的沉积作用C受外力作用,乙处

6、地貌有可能消失D由于湖泊作用,河流含沙量大小与甲处地貌形成关系不大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野外考察中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5形成地、地及成都附近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A地壳运动、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B流水堆积、流水侵蚀、冰川堆积C地壳运动、冰川侵蚀、流水堆积 D地壳运动、冰川侵蚀、流水溶蚀6在野外,学习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地估测出该山的相对高度B在地估测出该山的相对高度C在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D在地估测出谷底的相对深度下图甲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剖面图。读图回答78题。7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7、()A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B地势北高南低C处河岸比两处侵蚀更严重D处比处建港条件优越8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南半球 B不可能出现结冰现象C全年流量变化大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河流阶地主要是在气候变化和构造抬升共同作用下形成。通常情况下,气候变化控制着河流堆积下切,构造抬升则为河流下切提供了驱动力和空间。下图、下表分别为渭河上游陇西段阶地的分布图和参数表。据此完成911题。渭河陇西段阶地参数阶地拔河高度(m)砾石层厚度(m)河漫滩厚度(m)T1213.3T22338T330211T452106T5126223T614254T719753注:拔河高度

8、指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9历史上气候最为湿润时期和地壳上升幅度最大时期形成的阶地分别是()AT1、T2 BT3、T4 CT4、T5 DT6、T710与南岸相比,北岸阶地数量少,原因是北岸()A流水侵蚀作用强 B水平运动强烈C风力堆积作用弱 D抬升运动微弱11现代聚落主要分布在()AT1 BT3 CT5 DT7二、综合题(共46分)12右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等高线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2分)(1)说出a范围的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2)推测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3)解释b区域河流形成的原理。13读我国黄河中下游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24分)(1)分析R河在图

9、中M点以上河段所流经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2)请从动力条件和沉积条件简述甲区的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3)说出R河自M至N的流量变化特点,并分析流量变化原因。周测2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塑造双基训练12.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及形成过程,岩石类型及成因。第1题,读图,图A中下部的沉积岩层有明显弯曲,且岩层错动,说明先发生褶皱、后出现断裂,并错动形成断层。下部岩层表面不平,错动高出地区消失,说明断层发生后被侵蚀。然后又发生沉积作用。岩浆岩切断沉积岩层,说明形成最晚,图中可以看出有火山锥,说明有岩浆侵入与喷出。C对。第2题,根据材料,图B所示石柱林位于甲处。甲处是火

10、山锥地貌,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喷出岩,也叫玄武岩,C对。答案:1.C2.C34.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岩层弯曲特点判断甲处为向斜,乙处为背斜。第4题,由第3题知甲处为向斜,为储水构造;乙处为背斜,为储油气(石油、天然气)构造;丙处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物质不坚实,容易被侵蚀成谷地或洼地;丁处位于向斜槽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答案:3.B4.C56.解析:第5题,该河谷处岩层向上拱起,说明是背斜构造,故B正确。图中河床呈槽型,说明位于中下游段,故A错误;乙岸堆积物少、甲岸堆积物多,说明甲岸为堆积岸或凸岸,乙岸为侵蚀岸或凹岸,故C错误;河流流向无法判断,左右岸难以确定,故D错误。第6题,

11、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说明岩层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作用,故C正确。下面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于上面的岩层,故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故A错误;图中处无断层,没有出现断裂下陷,故B错误;甲位于平均洪水位以下,不适合聚落发展,故D错误。答案:5.B6.C79.解析:第7题,图中T处于河流凹岸,水流速度最快,故搬运能力最强,则被水流推动物体重量最大。第8题,图中N位于河流凸岸,为堆积作用较明显的河岸。依据材料可知,水流速度决定了搬运能力,有鹅卵石说明水流速度快,有细沙说明水流速度慢;两种物质共存于该地,表明该地水流速度季节变化大。第9题,图中TS段有支流汇入而水量较大,同时从干流河床地形剖面可

12、看出,TS段地势落差最大,故TS段水能资源最丰富。答案:7.C8.C9.D1011.解析:本题组考查湖泊周边环境分析、主导风向判断。第10题,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草甸应该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即靠近湖泊和河流,据图可知,应该为草甸;草甸可以阻挡沙丘移动,因此靠近草甸的应该为半固定沙丘,即为半固定沙丘,则为移动沙丘。A正确。第11题,沙丘的移动方向与盛行风风向一致,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西部草甸和半固定沙丘面积较小,故该地盛行偏西风,B正确。答案:10.A11.B12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地质构造、流水作用及其沉积地貌,并考查读图分析能力。(1)由图1所示信息可看出,是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向斜构造

13、,是岩层断裂错开形成的断层构造。(2)图1中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河流,图中的地貌有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这些沉积地貌都是上游河流的侵蚀物被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的,河流塑造了地表形态。(3)图2表示流速与沉积物颗粒的关系,依据这个关系分析甲、乙地貌形成的差异。答案:(1)处:向斜。处:断层。处:岩层发生弯曲(或处:岩层破裂断开且发生位移)。(2)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3)甲地比乙地河流流速快;甲地比乙地沉积物颗粒大。13解析:(1)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2)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

14、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3)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石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能力提升12.解析:本题组考查岩层年龄变化特征,板块构造理论。第1题,甲处的岩石年龄新,应位于板块生长边界,是岩浆喷出后,遇海水冷凝形成,类型是喷出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