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老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7811840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老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5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老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老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老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老师家长苦恼1.我儿子不喜欢现在的语文老师,觉得他说话太慢,我儿子所以上课的时候总是不好好的上,但是数学别的科目都很好,就是这一课不好,怎么办呢2.宝宝刚上一年级,上了两天怎么也不想去上学了,说是不喜欢老师,小学的老师肯定比不上幼儿园的老师细心,也不能全怪老师,怎么能让宝宝喜欢上老师呢?3.我儿子今年 10 岁了,儿子的语文老师教的很没水平,好多家长都这样说,要一起找校长,把她开了呢,我从来不对着儿子说。可儿子对他的语文老师很不喜欢,说她老惩罚同学,有时还打学生,错一个字就重写 10 遍或很多。儿子的语文还可以,那是有我在帮他呀.他的同学也经常来一起做作业,也和儿子说同样的话。

2、我觉得他的老师是变态,我不对着我的儿子说,怕他受影响。他老师没爱心,很差的学生就用手指着脑门说,这多没面子,她也是妈妈的好孩字呀。儿子向我学他的老师的时候,我总是说,那是你的同学不努力呀,你要努力呦。可我真的很生气。我该怎么办?孩子对老师总是有他们自己的评判标准的,他们总是喜欢和蔼的、热情的、对他们表示赞赏和关注的老师,不太喜欢严厉的、刻板的老师。一方面对他们喜欢的老师学习热情高,成绩好,另一方面对不喜欢的老师则敷衍了事甚至产生对抗情绪,成绩自然每况愈下。深入孩子不喜欢老师的原因措施一:深入了解“不喜欢”的原因孩子为什么会对老师产生成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什么方面的成见?是对老师为人的厌恶?

3、是对老师教学的厌恶?是对老师教学方式的反对?是对老师素质的鄙视?当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某些教师自身素质欠缺的原因,很多孩子对于某些任课老师存在抵触心理。于是,有的孩子就会仅凭一些个人的直观感觉对任课老师下结论。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的原因有时很简单,也许就是因为这位男老师“娘”!还有的认为老师很“偏心”,因为老师往往会对成绩优秀的孩子宽容许多,这可能就是孩子眼里的“偏心”。怎样让孩子喜欢老师1.首先不要急于替老师辩解更不要把孩子的观点预设成错误的,那样等于告诉孩子你和老师是站在一起的,更加增加孩子的对立情绪对接下来的沟通造成障碍。2.温柔地询问孩子不喜欢老师的真正原因,如孩子小声说话被老师

4、严厉批评了、孩子对老师的某些行为不满、和以前的老师比落差很大等等。在孩子说话的时候,中间不要插话,家长仔细倾听时要注意发现问题的关键点。3.开导孩子。孩子讲完后家长要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然后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说:老师批评他不是不喜欢他,是不喜欢这种方式,如果他做好了,老师还会表扬他的(同时和老师说一下,下一次在适当时候表扬他一次)。4.及时和任课老师沟通,了解老师的性格、教学特点,找出老师的优点和长处。并把老师的优点讲给孩子听,同时让孩子换位思考一下,从而理解老师、尊重老师,改善对老师的看法。5.如果老师的行为确实有不妥的地方,家长也不要横加指责。首先要认可老师的努力与付出,再次要告诉老师

5、孩子最近的一些情况,希望老师给家长提出建议来指导孩子。这样老师对孩子会给予适当的关注,同时也会在意自己的职业行为。6.家长给他讲述老师的种种优点后,孩子仍旧对老师的行为不满,甚至消极反抗(如不完成作业、故意做错题等),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第一,老师不会适应学生,只有学生适应老师。第二,学习知识是你自己的事。你不学习是害了自己而对老师毫无影响。第三,就算老师做的不对,你不做作业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后接下来的三天,家长不要提及此事让他自己感到一种责任感,相信他会想通的。7.不喜欢老师的原因具体我们可以分为两类来说。第一类,如果孩子认为这位老师存在人品或者形象等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要和孩子达成一

6、点共识,告诉孩子我们向这位老师学习的是具体这门课的专业知识,其他方面无须向他学习,完全可以向其他人品和形象好的老师或者前辈学习。第二类,如果孩子认为这位老师教课专业水平差而不喜欢他,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有必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到底是哪方面原因导致他们不喜欢这位老师。这也有助于孩子自己调整对老师的认同感,深入分析原因,有的放矢。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以衣取人;我们是来听老师讲课的,只要老师的课讲得还说得过去,管其他方面干什么呢?更何况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师,怎能“恨屋及乌”?这些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未成年人往往是情绪大于理性。家长要充分理解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动机和目的是相同的。家长到

7、学校来找老师,是为了孩子,老师叫您到学校来,指出孩子的问题,挑孩子的毛病也是为了孩子。不同的只是方法和手段而已,各自发挥不同作用,但大目标是一致的。这是家校配合教育的大前提,要充分理解老师。理解到位了,就不会在家校配合上跟老师、学校闹别扭。即使老师和学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要理解老师和学校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咱们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和谐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培养孩子的前提。因此,老师确是存在问题时,父母首先要理智地解决问题,而不要让问题极端化,最后对老师一生造成伤害,对孩子也造成不好的影响。总之,哪怕是对老师的有些做法不理解也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对老师横加指责,或是简单否定老师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家长可以和老师单独协商,也许是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不同,经过沟通后才可能达到相互理解。如果不主动沟通,而是不负责任的胡乱评价、发牢骚,容易造成孩子对老师不正确的看法,影响孩子对老师的信任程度。如果学生不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也不会走进学生心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育的正常进行。家长无论对学校和老师有怎样的不理解,为了教育孩子,要用积极的态度宣传老师,树立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即使学生对老师有意见,家长在中间也应该正面引导,一旦老师在学生心中没了地位,老师的教育就会在孩子身上“失灵”,直接受损失的是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