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经典)高考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全归纳

上传人:xi130****4066 文档编号:87794692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常经典)高考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全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非常经典)高考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全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非常经典)高考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全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非常经典)高考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全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非常经典)高考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全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常经典)高考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全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常经典)高考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全归纳(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高考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全归纳题型一 基本平行与垂直的证明1、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A14,点D是AB的中点, (I)求证:ACBC1; (II)求证:AC 1/平面CDB1;解析:(1)证明线线垂直方法有两类:一是通过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证明,二是通过线面垂直来证明线线垂直;(2)证明线面平行也有两类:一是通过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二是通过面面平行得到线面平行.答案:解法一:(I)直三棱柱ABCA1B1C1,底面三边长AC=3,BC=4AB=5, ACBC,且BC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BC, ACBC1;(II)设CB1与C1B的交点为E,连结DE,

2、 D是AB的中点,E是BC1的中点, DE/AC1, DE平面CDB1,AC1平面CDB1, AC1/平面CDB1;(2)设CB1与C1B的交战为E,则E(0,2,2).(,0,2),(3,0,4),DEAC1.点评:转化转化2平行问题的转化:面面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主要依据是有关的定义及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ABAD,CDAD,PA底面ABCD,PA=AD=CD=2AB=2,M为PC的中点。(1)求证:BM平面PAD;(2)在侧面PAD内找一点N,使MN平面PBD;(1)是的中点,取PD的中点,则,又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4分) (2)由(1)知为平行四边形,

3、又 同理, 为矩形 ,又 作故交于,在矩形内, 为的中点当点为的中点时,3.(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几何体是四棱锥,为正三角形,.()求证:;()若,M为线段AE的中点,求证:平面.【答案】(I)设中点为O,连接OC,OE,则由知 ,又已知,所以平面OCE.所以,即OE是BD的垂直平分线,所以.(II)取AB中点N,连接,M是AE的中点,是等边三角形,.由BCD120知,CBD30,所以ABC60+3090,即,所以NDBC,所以平面MND平面BEC,故DM平面BEC.4、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分别是棱上的点(点 不同于点),且为的中点.求证:(1)平面平面;(2)直线平面.【答案】证明:(1

4、)是直三棱柱,平面. 又平面,. 又平面,平面. 又平面,平面平面. (2),为的中点,. 又平面,且平面,. 又平面,平面. 由(1)知,平面,. 又平面平面,直线平面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解析】(1)要证平面平面,只要证平面上的平面即可.它可由已知是直三棱柱和证得. (2) 要证直线平面,只要证平面上的即可.题型二 求空间图形中距离与体积5.如图,为多面体,平面与平面垂直,点在线段上,OAB,,,都是正三角形。()证明直线;(II)求棱锥FOBED的体积。(I)(综合法)证明:设G是线段DA与EB延长线的交点. 由于OAB与ODE都是正三角形,所以=,OG=OD=

5、2,同理,设是线段DA与线段FC延长线的交点,有又由于G和都在线段DA的延长线上,所以G与重合.=在GED和GFD中,由=和OC,可知B和C分别是GE和GF的中点,所以BC是GEF的中位线,故BCEF. (II)解:由OB=1,OE=2,而OE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故所以过点F作FQAD,交AD于点Q,由平面ABED平面ACFD知,FQ就是四棱锥FOBED的高,且FQ=,所以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BAC=90,AB=AC=AA1 =1D是棱CC1上的一P是AD的延长线与A1C1的延长线的交点,且PB1平面BDA(I)求证:CD=C1D:()求点C到平面B1DP的距离解析

6、:(1)连接交于,又为的中点,中点,,D为的中点。(2)因为,所以,在中,7. 如图6,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等腰梯形,ADBC,ACBD.()证明:BDPC;()若AD=4,BC=2,直线P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为30,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答案】【解析】()因为又是平面PAC内的两条相较直线,所以BD平面PAC,而平面PAC,所以.()设AC和BD相交于点O,连接PO,由()知,BD平面PAC,所以是直线PD和平面PAC所成的角,从而.由BD平面PAC,平面PAC,知.在中,由,得PD=2OD.因为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所以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7、从而梯形ABCD的高为于是梯形ABCD面积在等腰三角形中,所以故四棱锥的体积为.8.如图5所示,在四棱锥中,平面,是的中点,是上的点且,为中边上的高.(1)证明:平面;(2)若,求三棱锥的体积;(3)证明:平面.【解析】(1)证明:因为平面,所以。因为为中边上的高,所以。 因为, 所以平面。(2)连结,取中点,连结。 因为是的中点, 所以。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则, 。(3)证明:取中点,连结,。 因为是的中点,所以。因为,所以,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因为, 所以。因为平面, 所以。 因为,所以平面,所以平面。9.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AB=A A1 ,=()证明;()已知

8、AB=2,BC=,求三棱锥的体积【解析】()如图,连结, 是直三棱柱,=,来源:, 平面,故 又,四边形是正方形, ,又, 平面,故 (), 由()知,平面, S=10.如图,直三棱柱,AA=1,点M,N分别为和的中点。 ()证明:平面; ()求三棱锥的体积。(椎体体积公式V=Sh,其中S为地面面积,h为高)【命题意图】本题以三棱柱为载体主要考查空间中的线面平行的判定、棱锥体积的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难度适中。【解析】(1)(法一)连结,由已知三棱柱为直三棱柱,所以为中点.又因为为中点所以,又平面 平面,因此 6分(法二)取的中点为P,连结MP,NP,分别为和的中

9、点, MP,NP,MP面,NP面, , 面MPN面,MN面, MN面.()(解法一)连结BN,由题意,面面=,面NBC, =1, .(解法2) 【解析】本题以三棱柱为载体主要考查空间中的线面平行的判定、棱锥体积的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难度适中。第一小题可以通过线线平行来证明线面平行,也可通过面面平行来证明;第二小题求体积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底面是关键,也可以采用割补发来球体积。11.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AA1,D是棱AA1的中点()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

10、CBADC1A1【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及几何体的体积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简单题.【解析】()由题设知BC,BCAC,,面, 又面,,由题设知,=,即,又, 面, 面,面面;()设棱锥的体积为,=1,由题意得,=,由三棱柱的体积=1,=1:1, 平面分此棱柱为两部分体积之比为1:1.题型三 、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问题CA B C1A1 B1D12已知某几何体的直观图与它的三视图,其中俯视图为正三角形,其它两个视图是矩形.已知是这个几何体的棱上的中点。_3_3(1)求出该几何体的体积;(2)求证:直线;(3)求证:平面._1_2_1_1_2_

11、1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13. 已知四棱锥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主视图、侧视图是直角三角形,俯视图是有一条对角线的正方形.是侧棱上的动点(1)求证:(2)若五点在同一球面上,求该球的体积.ABCDPE主视图1左视图2俯视图视图14一个三棱柱直观图和三视图如图所示,设、分别为和的中点()求几何体的体积;()证明:平面;()证明:平面平面.考点四。 探索性(动点)问题15、如图1,过动点A作,垂足D在线段BC上且异于点B,连接AB,沿将折起,使(如图2所示). DABCACDB图2图1ME.()当的长为多少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设点,分别为棱,的中点,试在棱上确定一点,使得

12、.考点分析:本题考察立体几何线面的基本关系,考察如何取到最值,用均值不等式和导数均可求最值.同时考察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本题可用综合法和空间向量法都可以.运用空间向量法对计算的要求要高些. 解析: ()解法1:在如图1所示的中,设,则. 由,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由折起前知,折起后(如图2),且, 所以平面.又,所以.于是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当,即时, 三棱锥的体积最大. 解法2: 同解法1,得. CADB图aEMxyz图bCADBEFMN 图cBDPCFNEBGMNEH图dN 令,由,且,解得. 当时,;当时,. 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 故当时, 三棱锥的体积最大. () 解法2:由()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 如图b,取的中点,连结,则. 由()知平面,所以平面. 如图c,延长至P点使得,连,则四边形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