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93284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一选择题1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提倡低碳交通,近几年南京市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根据规划,全市公共自行车总量明年将达70 000辆用科学计数法表示70 000是 A0.7105 B. 7104 C. 7105 D. 70103 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解析:科学记数的表示形式为形式,其中,n为整数,700007104。故选B。2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5、-3,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A35 B. 35 C. 35 D. 35答案:D考点:数轴,数形结合思想。解析:AB之间的距离为:35或5(3),所以,选D。3下列计算中,结果是的是 A B.C

2、. D. 答案:D考点:单项式的运算。解析:A中,不是同类项不能相加减;B中,故错误,C中,错误。D是正确的。4、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钝角三角形的是A3,4,4 B. 3,4,5C. 3,4,6D. 3,4,7答案:C考点: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勾股定理的应用,钝角三角形的判断。解析:由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排除D;由勾股定理:,当最长边比斜边c更长时,最大角为钝角,即满足,所以,选C。5己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则它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A B. C. 2D. 2答案:B考点:正六边形、正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析:如下图,由正六边形的性质知,三角形AOB为等边形三角形,所以,OAOBAB2,A

3、C1,由勾股定理,得内切圆半径:OC6、若一组数据2,3,4,5,x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5,6,7,8,9的方差相等,则x的值为 A B. C. 或6D. 或答案:C考点:数据的方差,一元二次方程。解析:数据5,6,7,8,9的的平均数为:7,方差为:(41014)2,数据2,3,4,5,x的平均数为:,因为两组数据的方差相等,所以,+2+2解得:x1或6。二填空题7. 化简:_;_.答案:2,2考点:算术平方根,三次方根,根式的运算。解析:2,28. 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考点:二次根式的意义。解析:由二次根式的意义,得:,解得:。9.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答案:

4、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解析:原式10.比较大小:3_.(填“”或“=”号)答案:考点:二次根式的估算。解析:由于23,所以,30,0,所以,填空“”。11.方程的解是_.答案:考点:分式方程。解析:去分母,得:,化简,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12.设是方程的两个根,且1,则_,=_.答案:4,3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析:由韦达定理,得:,化入:1,得:4m1,解得:m3,所以填4,3。13. 如图,扇形OAB的圆心角为122,C是弧AB上一点,则_.答案:119考点:圆内接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圆周角定理。解析:由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周角的一半,所以,与AOB所对同

5、弧的圆周角度数为AOB61,由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得:ACB18061119。14. 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OADO,下列结论ACBD;CB=CD;ABCADC;DA=D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答案:考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解析:由ABOADO得:ABAD,AOBAOD90,BACDAC,又ACAC,所以,有ABCADC,CBCD,所以,正确。15. 如图,AB、CD相交于点O,OC=2,OD=3,ACBD.EF是ODB的中位线,且EF=2,则AC的长为_.答案:考点: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相似的性质。解析:因为EF是ODB的中位线,EF2,所以,D

6、B4,又ACBD,所以,所以,AC16.如图,菱形ABCD的面积为120,正方形AECF的面积为50,则菱形的边长为_.答案:13考点: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勾股定理。解析:连结AC、BD交于点O,由对称性知,菱形的对角线BD过点E、F,由菱形性质知,BDAC,所以,120,又正方形的面积为50,所以,AE,所以,AO2EO250,AOEO5所以,AC10,代入式,得BD24,所以,BO12,由AO2BO2AB2,得AB13三.解答题17. 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它的整数解.考点:不等式组的解法。解析:解不等式,得x1解不等式,得x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1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7、1,0,1 7 分18. 计算考点:分式的运算,平方差公式,完成平方公式。解析:19. 某校九年级有24个班,共1000名学生,他们参加了一次数学测试,学校统计了所有学生的乘积,得到下列统计图,(1) 求该校九年级学生本次数学测试成绩的平均数;(2) 下列关于本次数学测试说法正确的是( )A九年级学生成绩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B九年级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C随机抽取一个班,该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数等于九年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D. 随机抽取300名学生,可以用他们成绩的平均数估计九年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考点:统计图,众数、平均数的计算。解析:(1)该校九年级学生本次数学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为8060%8

8、2.540%81(分)(2)D20. 我们在学完“平移、轴对称、旋转”三种图形的变化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请根据示例图形,完成下表.考点:轴对称图形及其性质。解析:(1)ABAB;ABAB(2)ABAB;对应线段AB 和AB所在的直线相交,交点在对称轴l 上(3)l 垂直平分AA(4)OAOA;AOABOB21.用两种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如图,、是ABC的三个外角.求证.证法1:_.+=540. _.请把证法1补充完整,并用不同的方法完成证法2.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两直线平行的性质。解析:BAE1CBF2ACD3180123180证法2:过点A 作射线AP,使APBD

9、 APBD, CBFPAB,ACDEAP BAEPABEAP360, BAECBFACD36022.某景区7月1日-7月7日一周天气预报如下,小丽打算选择这期间的一天或两天去该景区旅游,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 随机选择一天,恰好天气预报是晴;(2) 随机选择连续的两天,恰好天气预报都是晴. 考点:概率的求解。解析:(1)随机选择一天,天气预报可能出现的结果有7 种,即7 月1 日晴、7 月2 日晴、7 月3 日雨、7 月4 日阴、7 月5 日晴、7 月6 日晴、7 月7 日阴,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恰好天气预报是晴(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4 种,即7 月1 日晴、7 月2 日晴、7 月5 日

10、晴、7 月6 日晴,所以P(A)(2)随机选择连续的两天,天气预报可能出现的结果有6 种,即(7 月1 日晴,7 月2 日晴)、(7 月2 日晴,7 月3 日雨)、(7 月3 日雨,7 月4 日阴)、(7 月4 日阴,7 月5 日晴)、(7 月5 日晴,7 月6 日晴)、(7 月6 日晴,7 月7 日阴),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恰好天气预报都是晴(记为事件B)的结果有2 种,即(7月1 日晴,7 月2 日晴)、(7 月5 日晴,7 月6 日晴),所以P(B)23.下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某汽车的耗油量y(单位:L/km)与速度x(单位:km/h)之间的函数关系(30x120),已知线段BC表示

11、的函数关系中,该汽车的速度每增加1km/h,耗油量增加0.002L/km.(1) 当速度为50km/h、100km/h时,该汽车的耗油量分别为_L/km、_L/km.(2)求线段AB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速度是多少时,该汽车的耗油量最低?最低是多少?考点:函数图象,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1)0.13,0.14 (2)设线段AB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因为ykxb 的图像过点(30,0.15)与(60,0.12),所以解方程组,得k0.001,b0.18所以线段AB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0.001x0.185 分(3)根据题意,得

12、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0.120.002(x90)0.002x0.06由图像可知,B 是折线ABC 的最低点解方程组因此,速度是80 km/h 时,该汽车的耗油量最低,最低是0.1 L / km 8 分2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延长CE到点F,使.(1) 求证:(2) 用直尺和圆规在AD上作出一点P,使BPCCDP(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直线平行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尺规作图。解析:(1)证明: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 CEDBCF CEDDCED180,BCFFBCF180, D180CEDDCE,F180BCFFBC又DCEFBC, DF 4 分(2)图中P 就是所求作的点 7 分25.图中是抛物线形拱桥,P处有一照明灯,水面OA宽4m,从O、A两处观测P处,仰角分别为,且,以O为原点,OA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1) 求点P的坐标(2) 水面上升1m,水面宽多少( 取1.41,结果精确到0.1m)?考点:三角函数,二次函数。解析:(1)如图,过点P 作PBOA,垂足为B设点P 的坐标为(x,y)在RtPOB 中(2)设这条抛物线表示的二次函数为yax2b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