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92988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考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C.学/而不思/则罔。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下列对再塑生命的人一文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莎莉文小姐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B.一位好的老师能决定自己的成长道路,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C.莎莉文小姐把爱和欢乐带给了“我”,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D.由于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我”最终成功

2、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也最终成为了一个作家。3.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感 慨(ki) 走 廊(lng) 疲惫不 堪(kn)B.搓捻(cu)奥 秘(m)小心翼 翼(y)C.航 行(xng) 模仿(m) 截然不同(ji)D.缝制(fng) 绽开(dng) 恍然大悟(hung)4.下列对文中“长妈妈讲述美女蛇的故事”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说明农村当时还很落后。B.寄托着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那是作者生活历练后的结果。C.为了表现百草园里藏有赤练蛇的事实,这具有暗示性意义。D.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5.下列语句中,没

3、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C.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D.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6.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学而时习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吾日三省吾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A./B./C./D./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7.填空。(1)亚运会期间全国人民

4、喜迎亚洲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_,_”来表达。(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句子是:“_,_?”(3)子夏曰:“_,_,仁在其中矣。”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8.文学常识填空。(1)孔子名_,字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家、_家。(2)论语是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_及其弟子的_的书,与_、_、_合称“四书”。9.用恰当的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的内容。(1)清晨的里约热内卢国际机场人声喧闹,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球迷们陆续赶到这里。( )(2)湖南五彩谷有“江南坝上”之称,是个少有人来的地方,也是一个令你怦然心动的天堂。( )(3)书生吓得要死,而那

5、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垫高了枕头睡觉。(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最温暖的你 钟 蝶我记得她年轻时的样子,那时她刚大学毕业,一脸青涩,分明还是个孩子。对于这个偏远而又闭塞的小山村,她仿佛天外来客。她就站在冬日的阳光里,盈盈地看着我们笑,瞬间俘获了我们的心。山里的孩子生性顽劣,总是闯祸,山里人只有一个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唯一的教育方式。每次有谁被打得体无完肤,她总要冲上去找家长理论。奈何祖辈传下来的观念根深蒂固,每一次她都无功而返。她开始教我们下跳棋,放学了把黑板架在课桌上教我们打乒乓球,还和我们做各种新奇有

6、趣的游戏,以此来消磨我们四溢的精力。有一次,她随口讲一个故事,当我们期待她讲下去的时候,她就说忘记了后来,她每节课开始时,都讲一个故事,每次讲到一半就戛然而止。对此,我们愤愤不平,她甩来一句:“想知道结局,自己看呀。”每天放学,她扔下一堆书后,就扬长而去。我们上去就一阵疯抢。抢到的人兴高采烈,没抢到的人就巴巴地问:“我晚上可以去你家和你一起看吗?”那些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稀罕物,我们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抢到一本书。在争抢中,我们不知不觉读了很多书,写起作文来也顺畅了很多。那次被学校推荐去县里参加作文比赛的,全是我们班的同学。我因为在比赛中得了特等奖,被推选到市里参加比赛。比赛的题目是“我的老师”

7、,我很想写她,可是她在我们印象中一直是一个姐姐呀。我绞尽脑汁回忆我看过的作文书里的老师是怎么样的,如法炮制了一篇。毫无意外的,我铩羽而归。她的父母来过几回了。我们想着法子对她好,时常冷不丁地往她手里塞花生、炒蚕豆,还往她宿舍的窗台上放腊肉、粽子、糍粑,上学的途中,估摸着她的青菜快吃完了,专门拐去菜地里扯一把青菜,有时还下河给她摸鱼捉虾。她终于要走了,我们追着疾驰的车,一边跑一边呜呜地啼哭。尘土飞扬,黄沙遍地,我们一直追,嘴里大声喊:“老师,你不要忘记我们。”我们还沉浸在离别的哀伤中,她却回来了。我们知道她放弃了什么,父母帮着找的稳定工作,城市里优越的生活。我们小学毕业那年,她结婚了,跟一个来我

8、们学校支教的老师。我们听说如果有人送出999只纸鹤的祝福,收到的人会永远幸福。我们悄无声息地一只一只给她折,每一只都是虔诚的祝福。她回来上课的时候,我们把串成串的纸鹤挂在她的身上,绕了一圈又一圈。她一直咧着嘴笑,可我们分明看到她眼角的泪花。我们离开她上了中学,最初的几年,我们时常回去看她。再后来断断续续听到她的消息。听说她离婚了,因为她的丈夫想回到城里,而她放不下那些孩子。听说她去到更偏远的学校了,孤身一人带着女儿。后来,我去过她授课的学校,却没有遇到她。那所学校在大山的深处,在公路的尽头下车后,还要走十来里的山路才能到。问了住校的学生,学生说她去城里淘书去了,还说老师告诉他们,只有知识才能改

9、变他们的命运。我想起最初她随口说的那个没讲完的故事。有一对老夫妻进城时捡回一个弃婴,那个孩子长到10岁时,她的亲生父母寻来把她接走了。当她长大了,有能力回报时,老夫妻已相继去世。到此时,我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后半段,那个孩子悲伤之余发现这片曾养育过她的土地,即使经过了十几年,还是一如既往的贫穷和落后,于是,她决定留下来。我走出学校,风很大,我迎着风走,泪掉得很急。我们一个一个走出了小山村,而她却留了下来,年复一年地在贫瘠的土地上种下桃李。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多想在当初的作文比赛里,在我的老师里,写下你的样子神采飞扬的你,坚定执着的你,最温暖的你。(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5年5期,有删改)(1)结

10、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说说标题中“温暖”一词的含义。 (2)文中两段写了哪些事?从中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文中的“她”为什么没有名字?文章在前面叙事一直用第三人称“她”,而在末尾却变为第二人称,这是为什么? (4)请结合第段和第段谈谈你对“铩羽而归”这个词语的理解及这两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5)读完全文,结合以下链接材料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链接材料2015年12月16日,湖北英山县温泉镇长冲初中徐美容老师带着自己的四名学生穿过马路时,突然看见一辆摩托车快速驶来,她便将学生拦住。不料,这辆摩托车竟直接冲向了五人。两名学生快速跑开,另两名学生反应稍慢,徐美容一

11、把将他们推开,可是,她自己却瞬间被摩托车撞倒,身体向后飞出了四五米。徐美容老师被称为“最美”教师。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注患:担心。好古:爱好古代文化。敏以求之者也:自己是勤奋敏捷地去探求知识的人。尝:曾经。过:犯错误。乱德:败坏道德。(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非生而知之者(

12、 )(2)夜不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患人之不己知。(2)小不忍则乱大谋。(3)谈谈你对第一则中“患不知人”的理解。六、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2.阅读课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它们给了你什么启示。材料一 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选自海伦凯勒享受生活)材料二 昆明市宜良县男孩杨孟衡,不满七岁时,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打理生活和写字。他兴趣爱好广泛,爱唱歌,爱踢足球,书法作品还在全国书

13、法竞赛中获奖。“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告诫自己。他以顽强的毅力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材料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安逸,享乐)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13.“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是鲁迅先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情景。对课就是对对子、拟对联。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上联拟出下联。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下联:_七、其他(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4.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 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热板、电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