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软件的新生存法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7890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软件的新生存法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理软件的新生存法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理软件的新生存法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管理软件的新生存法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管理软件的新生存法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软件的新生存法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软件的新生存法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软件的新生存法则名词:MDA,软件平台,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业务流程管理平台的出现使软件平台多了一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战略层级,为降低大型复杂系统的实现难度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也就是说,它使大型软件复杂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也会对复杂应用系统本身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直以来,复杂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基于硬件平台直接开发;二是在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开发;三是基于数据库平台开发;四是基于中间件平台开发(具体见图 3)。在这四种开发模式中,由于后者的开发平台均比前一种要高,因此后者的开发模式难度更小,开发周期也更短。这也说明,不同软件平台层次的诞生,有助于提高软件生产力。 虽

2、然四种开发模式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软件研发效率,但它们依然有着明显的不足:开发难度依然比较大,开发周期依然比较长。再加上这四种模式都是从技术层面进行的改进,和应用软件主体,密切相关的业务比较远,因此他们无法解决因业务的复杂性而带来的管理软件的复杂性。这些缺点导致了管理软件的应用与发展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软件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其柔性非常差,不能适应用户业务的快速变化;二是软件提供商管理软件的开发效率低,实施周期长,成本压力大。这是目前管理软件应用失败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自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出现以来,大型复杂应用系统便充分利用他们来降低系统实现的难度。如

3、今,业务流程管理平台的诞生使之出现了新变化(如图4 所示)。计世资讯认为,业务流程管理平台的出现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如此,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对管理软件的开发模式也有革命性的影响,并导致一种革命性开发模式的诞生。这种全新软件开发模式便是 EMA(企业模型自动化)。MDA 为分离业务功能分析设计的制品与实现技术之间紧耦合关系的目的,通过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和企业建模工具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业务流程管理平台通过自己的支撑环境,将开发和运行复杂应用系统所需要的底层技术进行了彻底的封装。人们在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时,只需关注业务模型,无需关心技术平台与相关实现细节。正是由于技术无关性 这样的变化,使管理与业

4、务人员有能力参与应用系统的开发。 EMA 基于业务和管理层面,以业务建模为基本手段,从而构架、开发和维护业务应用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业务导向和技术无关性。业务导向是指EMA 基于企业工程理论和企业参考模型,为软件设计和开发提供有效的导向和依据,帮助开发者全面、正确和迅速地实现管理者的管理和业务要求,大幅度地提升管理软件的开发、发布和维护的效率及质量,并在业务持续完善的过程中实现快速调整;技术无关性是指 EMA 通过运行平台直接执行企业的业务,实现业务模型和系统实现技术的分离,使应用系统可以在各类主流和标准的基础平台上运行,并可以顺利地迁移到未来的实现技术上。 EMA 采用模型自动执行作为软件的

5、主要实现方式,应用软件中非常困难的实现部分和大量重复的业务逻辑已经无需编程(通用逻辑中的 70-95)。开发人员只需要聚焦于客户的业务逻辑,并可以使用多种程序语言来支持复杂业务逻辑。传统生存法则的不解之症 自上个世纪 40 年代出现软件以来,尤其是 1955 年第一家软件公司 CUC 成立以来,软件产业开始独立于硬件产业,并从此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微软也因此而一举登上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宝座。不过,在全球保持高速发展的背后,软件产业却也有令人心酸的一面。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业界曾对软件产业的现状进行过 3 次重要且非常著名的分析。这 3 次分析均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软件项目的成功率非常低。

6、如果说成功意味着成本、进度、质量、特性集和创造利润等方面均达到了客户期望的话,那么只有 10%的软件项目取得了成功。 不仅如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用户对软件需求的个性化越来越强烈。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认为,用户的有两个表现:空间和时间上的个性化。空间上的个性化是指不同用户对软件系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不同行业的用户对 ERP 系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同一行业的不同用户对 ERP 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时间上的个性化 是指同一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发展对软件系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一个企业在实施管理软件系统之后一年,甚至半年,市场环境变了,企业规模变了,其管理模式、组织机构、业务

7、流程都要随之改变。管理模式等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软件也必须随之变化。无法深度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也使管理软件的应用满意度非常之低。 出现上述情况并非偶然,而是传统的应用软件开发模式、目前软件产业基本矛盾的必然反映。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认为,现阶段软件产业的基本矛盾是不断增长、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与落后的软件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和美国、日本、印度等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软件产业起步较晚,其发展历程与现状均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与落后的软件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下,计世资讯 (CCW Research)认为,现阶段中国软件产业表现出来的主要矛盾是用户需求的个性化

8、与软件产品的通用性之间的矛盾 。 处于这样的基本矛盾之中,又没有非常好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这个矛盾,自然使传统的软件生存染上 了不解之症。 银弹的出现:业务流程管理平台 为解决软件产业的基本矛盾,人们一直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努力。概括起来,人们的努力有两个方向,一是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的方向,一是软件技术革新的方向。从诞生到现在,软件产业涌现了大量的技术革新。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向解决软件产业的基本矛盾迈进了一步。在所有的技术革新中,软件平台化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小资料:软件平台的定义,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与其他软件平台的关系 软件平台并非一个新鲜的词语,它由来已久,也早为人们所知道,并

9、在软件开发中应用已久。例如,操作系统、数据库、WebLogic 等中间件都是人们早就熟悉的软件平台。但软件平台 的定义是什么,它应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它的作用又是什么,一直以来业界都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认为,软件平台化 的本质是将复杂的软件系统分层,是分层理论在研发软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并由此而找到软件开发中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恰当的契合点。一个软件系统,尤其是企业应用软件系统,往往是一个复杂系统(甚至是巨型复杂系统)。对于这样的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实现,分层理论认为,降低其复杂性与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是将系统分层实现。软件平台化的思路正源于此。 计世资讯(CC

10、W Research)认为,软件平台是指用来构建与支撑应用软件的独立软件系统。它是开发与运行应用软件的基础,是任何一个应用软件得以实现与应用的必要条件。软件平台有两个基本要素,即支撑环境和开发体系,其中支撑环境是指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与运行的基本条件,开发体系是指开发与维护管理应用软件的工具与方法。按此定义,可以发现,操作系统,如Windows、Unix 、Linux 等是软件平台;数据库,如 Oracle9i、SQL Server 等是软件平台;一些中间件,如 IBM 的 WebSphere、BEA 的 WebLogic 等也是软件平台。 事实上,软件平台不仅有很多,而且还是分层次的。计世资讯(

11、CCW Research)认为,目前软件平台可分成以下三个层次:操作系统平台、软件基础架构平台、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如图 1)。其中操作系统平台是最底层的软件平台,其作用在于实现了应用软件与硬件平台的交互;软件基础架构平台是在操作系统平台之上的层次,其作用在于为复杂应用软件提供技术基础设施;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是软件平台的第三层,其作用在于实现软件开发过程中技术和管理业务之间的分离。在每一个层次,软件平台都为其上一个层次屏蔽了自身及以下层次的技术细节,每一个层次都对提高软件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软件平台的分层是与时俱进的,是不断发展的,软件平台的第三层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就是现在诞生的,以前所没有

12、的。 Comment user1: 分类有问题,有些按不同技术种类,有些按厂家分类,含混不清。在软件平台的每一个层次中,又包含有很多具体的软件平台。例如,操作系统平台包括 Windows、Unix、Linux 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等;软件基础架构平台包括数据库平台、中间件平台、EAI 平台、Web Service平台等,而数据库平台又有 Oracle9i、Sybase、DB2、SQL Server等软件平台,中间件有WebSphere、WebLogic 等;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有思维加速的 TIB、东软金算盘的VP、用友的 UAP、金蝶的 BOS、SAP 的 NetWeaver、BAAN 公司的

13、DEM等。 从上个世纪 50年代中期第一个简单的批处理操作系统诞生到现在,软件平台已经历了 50年的发展。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有三个标志性的软件平台,即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中间件平台(应用服务器)。正是这三种软件平台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软件平台及软件产业的发展进程。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认为,进入 21世纪,软件平台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最为主要的有三点,一是软件平台市场表现出极大的混乱,二是中间件平台开始向软件基础架构平台转变,三是业务流程管理平台的诞生。 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是一种技术创新,它使软件平台又多了一个层次,并将应用软件的业务逻辑和开发技术,使得应用软件的开发者可以仅

14、关注应用的业务任务,而不必关注其技术的实现。这使管理与业务人员参与应用软件的开发成为可能。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认为,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是指以业务导向和驱动的、可快速构建应用软件的软件平台。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包括集成应用平台、开发体系两个部分。从技术角度分析,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为复杂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并有与之相应的、方便易用的开发与维护管理工具。这个框架给出了一些复杂应用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实现方法,并且预置了很多供参考的软件模块。有了这样的准备,在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之上开发管理软件就可以降低复杂性,省去很多基础性的研发工作,从而大大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具体

15、来说,业务流程管理平台能满足复杂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如下要求: 1 速度要求。通过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提供的基本框架,以及预置好的模块,软件提供商能很快地研制出用户所需要的复杂应用软件系统。 2 灵活性要求。通过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提供的开发与管理工具,软件提供商能很方便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以及用户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变化的需求。 3 集成性要求。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为复杂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集成框架,不仅为集成同一平台上的各种不同软件提供了规则,还为集成其他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集成接口。 除了软件平台的基本特性外,业务流程管理平台还具有以下独有的特性: 1 面向业务。操作系统平台、软件基础架构平台等都

16、是面向软件开发人员,它使用起来技术门槛是比较高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是面向业务人员的(并非说由业务人员来开发管理软件,而是业务人员要能理解),它使用的更多是业务语言 或管理语言 ,一种业务人员就能理解的语言。正是这个特性消除了复杂应用软件系统一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即缺少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懂技术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懂技术,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一直存在着很难弥合的鸿沟)。, 2 技术无关。技术无关性不是指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和技术没有关系,而是指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屏蔽了操作系统、软件基础架平台的技术细节,开发人员在利用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开发复杂应用软件系统时,关注的焦点在于业务逻辑、管理模式,而不用关心采用何种技术来实现。简单地说,这种技术无关性其实也就是跨平台,通过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开发的软件能够顺利地在各种异构环境下运行。 Comment user2: SP(Solution Provider)方案商;IS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