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775258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科七年级地理课 题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备课人年级七年级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 教 学 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理解单一产品经济形成的原因。2.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能力目标1.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 2.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情感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

2、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和图片,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知道本区是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初步了解非洲黑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及政治地图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对所学的区域有较强的亲近感,尽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学方法体验、讨论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教授新课今天我去了解他们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黑人的故乡教师提问:请作图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

3、非洲的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转折深入。谁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主要国家?绝大多数是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现在在世界各大洲中的地位如何?这片土地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绚丽多彩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学生填图: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学生阅读图8.25“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图8.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图8.29“非洲的黑人原居住地和外来移民”,首先完成“活动”提出的要求。二、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复习本区气候特点和矿产特点、主要物产和

4、矿产、由政治斗争引出经济贸易斗争的内容。要求学生阅读图8.30和8.31,解释分析“初级产品”的概念后,进一步提问:“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哪一种价格较高?哪一种价格较低?举例(如咖啡豆与罐装咖啡粉)说明本区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为什么吃亏?”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弊病。三、人口、粮食与环境为了加强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先由殖民地经济影响下的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引出粮食问题。 “本区农业生产以什么为主?哪一类农作物的生产比较薄弱?”学生根据目前非洲连年饥荒很容易得出答案。追问:“造成粮食问题日益严重的自然原因有哪些?”带领学生完成P72“活动”1和2的要求。小 结大家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会更好。作 业请把你们小组的建议,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的小方块中,并思考理由。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