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77436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3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8.3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8.3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8.3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8.3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3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3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理解单一产品经济形成的原因。2.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3.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4.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教学准备1.课堂学习小组(45人/小组为宜)。若干张含黑人小朋友的照片、图片。

2、2.有关热带草原野生动物的资料(学生老师收集)。3.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鼓文化、舞文化、雕刻文化、编织文化的资料(学生自己收集,老师收集)。4.有关加纳进出口贸易的资料:加纳需进口物品的数量和参考价格(交通设备、杂类制品、食物、化学药品、燃料);加纳可出口物品的数量和参考价格(木材、矿物、可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分析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对所学的区域有较强的亲近感,尽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 一 课 时教师导入:今天我们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区域。首先,我们每个组将增加一位新朋友。(教师发给每组一张黑人小朋友的照片)教师提示:在我

3、们今天的学习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各学习小组要勇于回答问题,成功解决一个问题的学习小组会增加一位新朋友。下课前,我们要看哪个学习小组结识的新朋友多。(之后每正确回答一个问题,回答问题的小组就将得到一张黑人小朋友的图片。下课之前,统计各小组图片数量,并表彰优胜的小组,鼓励暂时落后的小组继续努力)教师提问:首先请端详一下我们的新朋友和我们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发言汇总)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等。教师过渡:之所以我们和新朋友在外貌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是因为我们属于黄色人种,而我们的新朋友属于黑色人种。有了新朋友,我们一定想更多的了解他们,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

4、天我们就去了解他们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板书: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板图:非洲大陆轮廓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图 1图 2教师讲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教师提问:请作图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填图: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教师提问:请在板图中注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一个大岛、一个海湾,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填图:一个半岛是索马里半

5、岛,一个大岛是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是几内亚湾。教师提问:请在板图中注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图 3 学生填图:在板图中填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图 4教师提示:参照图6.12“非洲的气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教师提问: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别给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的景观图,从景观图中可观察

6、出当地气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讨论:(略)学生回答: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教师过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分布,而且,我们从热带草原的景观图中看到,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和我们的新朋友一起生活在哪里。有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上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非洲热带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动物的资料,下面请他们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如果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由教师将事先收集的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熟悉准备,上课时,介绍给大家。学生:分别介绍斑马、角马、长颈鹿、狮子等

7、野生动物。教师提问:大家不难发现大部分生活在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都善于奔跑。请大家讨论一下,野生动物的特点与它们生活环境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略)学生回答: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野生动物只有奔跑能力强才能在干季时迁徙到热带雨林边缘水草肥美的地方继续生存。教师过渡:除了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外,根据上面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了解,我们的新朋友的家乡还有哪些资源会十分丰富?学生讨论:(略)学生回答: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教师过渡: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灿烂的文化。某一学习

8、小组的同学课下为我们先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下面我们请他们为我们介绍一下。如果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由教师将事先收集的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熟悉准备,上课时,介绍给大家。学生:就非洲的鼓文化、舞文化、雕刻文化、编织文化进行介绍。教师提问:不知大家是否感到,非洲的雕刻与我们的雕刻有很大差别(出示亚洲和非洲雕塑图片),这些差别与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课下讨论,和美术老师交换意见。教师提问:上面我们对新朋友的故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学生:美丽、富饶、神奇教师总结:我们的新朋友一定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每个小组看看各自结交了多少个新朋

9、友?别忘了下节课和他们一起继续关注黑种人的故乡。第 二 课 时教师引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我们的新朋友美丽富饶的家乡,他们那里丰富的物产正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世界各地。教师展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国家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图。问:大家发现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经济称为“单一商品经济”。辅导读图8.31“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1998年)”。学生回答:以某种商品出口为主;出口商品多是初级产品。板书:单一商品经济教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

10、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这样的单一商品经济,在世界贸易中会受到哪些影响?以教材上给出的加纳为例。请在小组内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交易,注意交易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下发工作资料,并参加讨论。)小组活动: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交易。学习小组内的34人代表其他国家;学习小组内的12人代表加纳。教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在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交易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各小组汇报(略)教师引申:这些问题说明像加纳这样的单一经济对自身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回答:(略)教师板书小结: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

11、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的恶果。学生讨论:(略)教师提问: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请大家帮我们的非洲朋友想想办法。学生回答: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形成OPC一样的资源输出组织,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推广新品种的种植,解决粮食问题。教师小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国家已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发展的危机,并为此做出努力,例如:科特迪瓦的很多做法就和我们同学想到一块儿去了,而且成为本区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教师过渡: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贫困像恶魔一样笼罩着他们的生

12、活。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的加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造成的。板书:人口、资源、环境教师提问:请大家把非洲发展中的上述环节填入图中。教师板书讲解:长期殖民统治和单一经济粮食短缺人口增长过快毁林开荒,滥垦草原土地荒漠化环境恶化教师引导: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学生讨论:每个小组把提出的建议做提纲记录。教师引申:请把你们小组的建议,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的小方块中,并思考理由。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