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代谢板块综合练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87757603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代谢板块综合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代谢板块综合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代谢板块综合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代谢板块综合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代谢板块综合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代谢板块综合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代谢板块综合练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教学资料代谢板块综合练一、选择题1(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模拟)下列关于酶和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ATP,酶和ATP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B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ATP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酶和ATP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酶促反应不一定有ATP的参与,但ATP的生成一定有酶参与解析:选D。ATP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A错误; 酶和ATP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B错误;ATP没有专一性,可以作用于任何需要耗能的生命活动,C错误;酶促反应不一定消耗能量,因此不一定有ATP的参与,但ATP的生成一定有酶参与,D正确。2(2018云南临沧一中月考)研究人员

2、从木耳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POD),将其分别与四种不同酚类物质及H2O2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B当底物浓度为0.08 mmo1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酚类3C由图2可知,H2O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降低H2O2浓度后POD活性一定会恢复DH2O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相同解析:选A。题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不同,A正确;过氧化物酶活性除了与底物浓度有关外,还与温度和pH有关,所

3、以只有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当底物浓度为0.08 mmol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酚类3,B错误;由图2可知,H2O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但没有实验说明降低浓度后POD活性就一定会恢复,C错误;由于不知H2O2浓度大于1.2%以后的情况,因而无法判断H2O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是否相同,D错误。3(2018陕西交大附中诊断)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晴天时小麦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BH经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D产生的H可在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解析:选A。是光反应阶段,所以晴天

4、比阴天时旺盛,A正确;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经与O2结合形成水,此过程不需CO2参与,B错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消耗ATP,不能合成ATP,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第二阶段不能合成ATP,多糖分解为葡萄糖不合成ATP,C错误;表示光反应阶段,表示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暗反应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D错误。4(2018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为研究磷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学家利用某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磷可促进叶绿素的生成B据图1推测:C3的含量在磷浓度为0 mg/L时比1.024 mg/L时低C图2中磷浓度为5.12 mg/L时,

5、CO2的吸收速率降低可能与细胞的失水有关D磷浓度增高对暗反应速率的影响可能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有关解析:选B。据图1推测:磷浓度为0 mg/L时叶绿素含量比1.024 mg/L时低,吸收光能少,参与C3还原的ATP和H少,则C3的含量高。5(2018湖北武汉质检)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别氮素水平(mmolL1)叶绿素含量(gcm2)气孔导度(mmolm2s1)胞间CO2浓度(LL1)表观光合速率(molm2s1)15(低氮)860.6830819.4210(中氮)990.8430420.7315(偏高)1030.8530

6、121.4420(高氮)1030.8429522.0注:气孔导度指气孔开放程度;表观光合速率是指在光照条件下,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释放到外界的O2量。A氮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B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胞间CO2浓度的持续下降促进了表观光合速率不断增加C第4组的表观光合速率高于第3组,而叶绿素含量相同,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高氮条件下,氮素参与合成的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数量增多D一定范围内增大氮素浓度,可提高该植物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解析:选B。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氮素水平,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是C、H、O、N、Mg,根据表格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素水

7、平的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在增加,因此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A正确;胞间CO2浓度和表观光合速率均属于因变量,该实验不能说明两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B错误;氮也是组成细胞中酶的元素,第4组(高氮组)比第3组(偏高组)叶片表观光合速率高,而叶绿素含量相同,可能原因是高氮条件下,氮素参与合成的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数量增多,C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一定范围内增大氮素浓度,可提高该植物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D正确。6将某株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光照强度合适的环境中,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每天的日照时间相同,则该植物在15

8、 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大B若每天的日照时间少于12 h,与5 相比,该植物在25 环境中生长更快C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 h,则该植物在35 的环境中无法生存D由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对该植物的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解析:选B。由图可知,在15 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差值最大,故有机物积累速率最大,A项正确;假设光照时间为a,在5 时一昼夜有机物积累量可表示为4a24,在25 时一昼夜有机物积累量可表示为6a48,当a12时,4a246a48,当a12时,(4a24)(6a48),即每天日照时间少于12 h,在5 时该植物生长更快,B项错误;在35 时,有机物积累量可表示为51232

9、412,故该植物无法生存,C项正确;由图可知,在515 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几乎没有变化,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2018山东烟台高考适应性练习)酶的来源可能是新合成的,也可能是原先存在的酶被激活的结果。为探究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来源,以氯霉素为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以淀粉酶的活性为酶含量变化的检测指标,对萌发的小麦种子做了分组培养实验,每隔12小时分别测定两组淀粉酶的活性,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2)比较、组实验结果,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来源可能是:_。(3)上述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解析:(1)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

10、呼吸作用。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细胞呼吸,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氯霉素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题图显示:对照组和加入氯霉素的实验组的淀粉酶的活性(即酶含量变化的检测指标),在小麦种子萌发的初期均迅速升高,而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发挥作用的淀粉酶主要是先前存在的;两组淀粉酶的活性在12 h时达到峰值(对照组的酶活性的峰值明显高于实验组)后开始降低至24 h时的相等,之后两组淀粉酶的活性又再不断升高,但对照组的酶活性一直高于实验组,而且两组酶活性的差值在一定时间段内不断加大,说明此时发挥作用的淀粉酶中新合成的占有较大比重。综

11、上分析: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来源既有新合成的,也有先前存在的。(3)依题意并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该实验的原理是:氯霉素能抑制淀粉酶的合成,通过比较氯霉素处理的萌发种子和未处理的萌发种子中淀粉酶活性的差异,即可探究种子中淀粉酶的来源(或氯霉素能抑制淀粉酶的合成,通过比较小麦种子内的淀粉酶的活性在萌发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其来源提供依据)。答案:(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既有新合成的,也有先前存在的(3)氯霉素能抑制淀粉酶的合成,通过比较氯霉素处理的萌发种子和未处理的萌发种子中淀粉酶活性的差异,即可探究种子中淀粉酶的来源(氯霉素能抑制淀粉酶的合成,通过比较小麦种子内的淀粉酶的活性在萌发过程中

12、的变化情况,为其来源提供依据)8(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联考)灌浆期是农作物开花后有机物储存在子粒中的一个阶段,当有机物含量不再增加时,灌浆期结束。研究发现温度对小麦子粒干重的影响与小麦灌浆期的长短有密切关系。某科研小组在温室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中15/10 、21/16 、30/25 分别表示三组不同的昼夜温度组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曲线可看出,小麦子粒干重最大的为_组合,原因是_。(2)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冬小麦一般在五月初进入灌浆期,请据图推测其灌浆期时间约为_天。如果在此期间遇到连续高温干旱的天气,其灌浆期会_,子粒干重_。(3)如果灌浆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小

13、麦子粒的干重会_,原因是_。解析:(1)据图,小麦子粒干重最大的为15/10 ,原因是灌浆期最长。(2)五月初的环境温度一般为21/16 、30/25 这两种组合,则灌浆期时间约为3040天。如果在此期间遇到连续高温干旱的天气,其灌浆期会缩短,子粒干重减少。(3)如果灌浆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小麦子粒的干重会减少,原因是光照弱,光合作用强度降低,有机物积累量减少。答案:(1)15/10 灌浆期最长(2)3040缩短减少(3)减少光照弱,光合作用强度降低,有机物积累量减少9(2018湖南湘东五校联考)有两种植物,分别生长在强光下和隐蔽处,现从这两种植物体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盒子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叶片放氧速率,结果如表:光照强度mol光子/(m2s)0102550100250500600放氧速率molO2/(m2s)叶片A2010515153030叶片B20.51.536101211(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强光下的叶片是_。(2)光照强度500 mol光子/(m2s)时,可推知叶片A放氧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转移途径是_。(3)若将A、B两叶片放氧的速率绘制成曲线图,大约在175 mol光子/(m2s)时两条曲线相交,则此交叉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