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试卷】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53531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53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东省泰安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东省泰安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东省泰安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山东省泰安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试卷】(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山东省泰安山东省泰安 2018-2019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泰安泰安 20172017 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第第卷卷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国家,中国一脚踏着过去,一脚踏进未来,新老问题同时存在于过去和未来的两个 时空中,于是,中国不得不同时操作两种游戏:现代游戏和全球游戏。就是说,中国的现代性到今天仍然在建 构过程中,可同时又已经深深加入了全球游戏,参与建构

2、世界的未来。双重游戏制造了今天复杂疑难的中国的 问题。 为什么对于今天的问题,思维容易受挫?思维失效的典型表现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以及历史学等领 域的话语变得非常可疑。比如说,十年前经济学是很受信任的,但是最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声誉大挫, 人们发现经济学家并不那么可信。这不是经济学家的错误,而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那些现代思维框架、概念 和方法论可能不再适用新游戏,至少不足以反思新游戏。有个反潮流的经济学家纳西姆塔勒布指出:现代知 识论的追求本身就非常可疑,现代试图预知未来,确定一切情况,然后建立坚不可摧的秩序或系统,以便应对 一切挑战。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旦遇到未知的挑战,这秩序就变得非

3、常脆弱而崩溃。塔勒布说,真正能够保 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须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定地应对不确定性。塔勒布的反脆弱思 维几乎就是老子那种行道如水的方法论的当代回声。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这种思维应该是更有效的。 为什么人们总是忘记应该像一个灵活多变的生命那样去思考?关键在于一个时代都有其既定利益的受 益者,于是时代的主流观念总是拒绝思想,总是希望人们不要去思想,而去遵循既定观念。每个时代的既定收 益主体希望人们不要去想新的问题,不用去颠覆秩序,以便维持自己的收益。因此,在一个时代终结的时候, 人们总是迅速捍卫某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回避反思,回避新思想,回避新问题,而直接把立场

4、当成结论。 这就是今天在网络和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所看到的那种无思想状态。只有立场,缺乏理性论证、分析和灵感, 这就是一个时代正在终结的不思症状。 在没有准备好如何思考剧变世界的时候,现代既有的那些观念就是话语的救命稻草,所有想维持现代游 戏的人,都拼命抓住和捍卫那些其实已经步履蹒跚的现代观念和价值观,那些观念成为不思考的借口,被毫不 犹豫的宣布为不可质疑的。 如果只能遵循政治正确的观念,那人们还能思想吗?安迪沃霍尔可以无节制地复 制世俗形象,从而使世俗形象从习以为常的无意识状况变成一种对象化的反思,可是,复述政治正确的观念却 没有那样幸运,恐怕不可能变成艺术,而只能把被强加的宣传变成主动接受的

5、专制。 2 现代观念本身并不是错的,它们都是现代的伟大成就,对于现代游戏很有效。然而现代观念未必能够解 决全球时代的新问题。所以用现代概念来掩盖、回避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的且无效的。如果坚持用现代性去 理解全球性,思维和行动必定自我受挫。 (节选自赵汀阳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 1. 下列关于“中国问题”的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中国问题指解决并存于现代和未来两时空中新老问题时所产生的问题。 B. 中国问题指十年以前很受信任的经济学在最近几年来声誉大挫的问题。 C. 中国问题指每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希望人们不要去颠覆旧秩序的问题。 D. 中国问题指在网络和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里看到的无

6、思想状态的问题。 2.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段首先说明中国一脚踏着现代而另一脚踏进未来, 既在建构现代性又参与建构世界未来, 然后指出双重游 戏制造了今天复杂疑难的中国问题,从而引起下文议论。 B. 段承接上文首先陈述思维失效的典型环境, 接着指出失效的原因是现代思维不再实用于新游戏, 最后引用 纳西姆言论来证明,并指出他的反脆弱思维应该更有效。 C. 段与段构成对比关系,段指出不能灵活思考中国问题的原因是既得利益者拒绝思想,段指出由于 没准备好思考所以现代观念被当作救命草。 D. 段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用现代概念来掩盖、回避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且无效的观点,若用

7、现代 性理解全球,思维和行动必定自我受挫。 3. 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代思维对于今天的中国问题容易受挫就是因为它遇到了现实挑战时非常脆弱。 B. 人们因为要维持既得的收益所以在一个时代终结时被迫进行反思并接受新思想。 C. 遵循复述已有的政治正确的观念往往会把强加于人的宣传变成舆论接受的专制。 D. 本身没有错误的现代观念它体现着现代的伟大成就并且对于现代游戏非常有效。 【答案】1. A2. C3. D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A 项是解决“中国问题”思维失效的举例,C 项是不能灵活思考“中国问题”的原因,D 项是不能灵活 思考“中国问题”的后果。这种题型较

8、为简单,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为全面 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一 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揭示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虚词”等标志;若没有这 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 3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C 错在“构成对比关系”。 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一定 要注意熟悉原文的大致内容,理清思路;二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照分析,辨清意

9、 思是否有差异。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A偷换概念,“未知”被偷换成“现实”;B曲解文意,将原文“回避反思,回避新思想”曲解为“被迫 进行反思而接受新思想”;C改变范围,“只能”改变为“往往会”。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时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将选项对应原文信息,合理筛选。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实感 吴念真 阿婆一辈子住在渔村,三十五岁那年先生就翻船死了,七个小孩最大的才

10、十七岁,她说她是以“我负责养 小的,大的孩子自己养自己”的方式把所有小孩拉拔大。 四男三女七个小孩后来都很成材,也许从小习惯彼此相互扶持,所以兄弟姊妹之间的情感始终浓郁。 他们唯一遗憾的是,阿婆一直坚持住在渔村的老房子里,怎么说都不愿意搬到城市和孩子们一起住。她的 说法是:“一年十二个月,七个小孩不好分,哪里多住哪里少住,他们都会说我大小心而且一个人住,我 自由,他们也自由。” 她说得固然有道理,但孩子们毕竟放不下心,所以在她七十岁那年帮她找了一个外籍看护,并且把老房子 翻修了一下,甚至还设计了无障碍空间,为她往后万一行动不方便的时候预作准备。 七十大寿那天,阿婆甚至还拿到一个这辈子从没拿过的

11、大红包,三百五十万元的支票一张七个孩子各 出五十万元。阿婆当然拒绝,不过,老大代表所有兄弟姊妹发言,说这笔钱是要给她当“奖学金”用的,说内 孙外孙都在念书,要阿婆每年分两次依照他们的成绩单给奖金,这样孙子们就会更努力读书;如果有人要出国 留学的话,阿婆也可以拿这笔钱出来“帮他们买飞机票”。 这理由阿婆觉得可以接受, 所以就收了。 第二天老大特地带阿婆去银行开户, 听说她还跟银行经理说: “这 是我孙子们读书要用的,你要替我照顾好。” 三个月后的某一天,阿婆没让看护跟,自己一个人进了银行,说要把钱全部领出来。银行员的第一个反应 是:诈骗集团找到阿婆了!所以很迂回地问阿婆要领钱的理由,问了老半天,

12、最后连经理都出面了,阿婆还是 4 什么都不说,一直强调是她自己要领的,没有人指使她,最后还有点生气地说诈骗集团的事情她知道,电视天 天播。 “你们不要以为全台湾的老人家都那么好骗!” 经理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老大,要他问阿婆提款的理由。刚开始阿婆还是不愿意说,甚至还赌气地戗老 大:“你们不是说这些钱是给我的?我自己的钱要怎么处理难道还要经过你们同意哦?” 纠缠将近半小时之后, 阿婆终于恼羞成怒似的跟电话那头的儿子说:“我这辈子从没看过三百五十万到底 生做什么样,我只是想领出来看一看,不行哦?” 阿婆这一说所有人都愣在那儿,不过刹那间仿佛也全都懂了!经理当下就跟阿婆说:“阿婆,你要看你的 钱交代

13、一声就好了,何必让大家这样讲到有嘴没涎!” 没想到阿婆却忽然像小女孩一样,低着头、捏着手里的小手帕,害羞地说:“没啦,我是怕你们以为我对 你们不信任。” 经理说:“哪会啊?钱是你寄放在我们这里的,看看在不在是你的权利啊!” 于是经理叫人把三百五十万元现钞拿进小办公室让阿婆看, 根据经理之后打电话跟老大的描述是:阿婆摸 了又摸,还问他们说:“这确定是我的哦?啊!你们怎么认得?”经理说他还骗她说:“我们把它放在有你名 字的柜子里啊!” 他说阿婆还自言自语地说: “以前要是有这些钱的话, 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艰苦现在日子已经好过了, 这些钱反而没用路!” 话虽这么说,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阿婆还是会独自走

14、进银行,找个行员小声地说:“歹势,我来那个那 个” 其实,阿婆不用说,所有人也都知道她来做什么。 【注】“歹势”是闽南话,不好意思。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阿婆年老了,仍然住在渔村的老房子里,表面看是因为有七个孩子没办法均匀分配奉养时间,更重要的原 因是她的一句“他们也自由”。 B. 阿婆开始不接受孩子们给她的三百五十万,当子女们说这笔钱可以给她作奖学金用时,她就接受了,这表 现了阿婆对子孙的关爱。 C. 阿婆跟银行经理说“你要替我照顾好”,后面又说“你们怎么认得?”,这说明阿婆对自己的钱存在银行 是不太放心的。 D.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写

15、阿婆“捏着手里的小手帕”,把现钞“摸了又摸”,找个行员“小声地说” 等,都细腻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5. 小说主人公阿婆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5 6. 阿婆在银行坚持要求看自己钱的情节,看似滑稽可笑,却有其合理之处。请从人物和情节两方面分析其作 用。 【答案】4. C5. 坚强。独自拉拔大七个儿女,艰辛一生。朴实。多次到银行看钱;只接受当奖学金的 钱。自尊。老年独居乡下,不愿拖累儿女;到银行看钱没讲真实原因,担心银行员认为自己不信任他们。 6. 人物方面:这一情节使人物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她一生贫困,晚年有了一大笔钱后,巨大的反差带给 她一种不真实和不踏实的感觉,这是符合人物心

16、理的。阿婆年纪太大,而且一生穷困,不懂得银行的工作特 点。这一情节符合主人公的年龄和人生经历。情节方面:这一情节设计使小说在短小的篇幅、有限的文字中有 起伏,故事更吸引人。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前一句是刚存进银行时说的,有不放心的意思,后一句是因为她对银行储蓄业务的不了解,没有不 放心的意思。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 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独自拉拔大七个儿女,艰辛一生。朴实。多次到银 行看钱;只接受当奖学金的钱”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坚强”的性格特征。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 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 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 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