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精品试卷】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53507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精品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精品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精品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精品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精品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精品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精品试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语 文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8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人们憎(zng)恶的那个社会叫出令那些“治者”们感觉不吉祥的声音,正是鲁迅所期待并努力恭行的。B.各地的土特产商店、纪念品商店看似琳琅(lng)满目,但其中所出售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皆大同小异,设计粗糙(co),缺乏创意。C. 万里长江,上中下游共进退,

2、“一损(sn)俱损,一荣俱荣”。生态兴则文明兴,万里长江,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蕴育着渊源流长的中华文明。D. 文物常是优秀文化的载(zi)体。无论是陶瓷、玉器,还是雕塑、织绣,都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和镂刻,见证了历史的沧海桑田,承载(zi)着国家的兴衰荣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不少短视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为用户推送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内容。【曱】正因这种极致的“沉浸式体验”,有人感叹,“短视频就像毒药一样让人欲罢不能”。【乙】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无感”,由此对短视频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

3、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如果不加甄别,就可能在一次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丙】青年风华正茂,理应让青春闪耀“奋斗” “奉献” “担当”的明媚亮色,理应培养“健康的心”,塑造“大写的人”,在人生紧要处“跑”起来。感受新鲜事物并进行适度娱乐,固然无可厚非;但最起码,应保持清醒克制,明辨是非黑白,培养高雅格调,不能受到网络负能量的浸染侵蚀,不能让“短暂的视觉冲击”造成观念的错位和信念的动摇。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莠不齐 B.甄别 C.固然 D.浸染3.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4、( )A.甲 B.乙 C.丙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何让农耕文化的菁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值得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B. 环保部表示要提高对走私洋垃圾、非法进口固体废物等行为的处罚,要依法从重从快处理违法企业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C. 我们面对具有开拓精神、能指引大家不断排除险阻、为我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辉煌贡献的楷模,应当得到肯定和颂扬。D. 环渤海水域的治理、保护和开发不仅关系着环渤海地区的生命线,也关系着京津冀乃至华北、东北甚至更大区域的发展与稳定。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今天有幸邀请到“红学”大师俞先

5、生,下面就请她对我校“红楼梦研究”成果展做认真的指导。B谢谢足下今天中午的盛情款待,家父和鄙人也略备薄酒回请叔叔,请叔叔您明天务必移驾就席。C为庆祝家慈七十寿辰,谨定于公历6月2日于南方酒店举行寿宴,敬备薄酌恭候。D喜闻贵公司华诞,本人深表庆贺,届时本人定拨冗前去列席盛会,面谢贵公司对我的鼎力相助。6.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亭送别这一折戏是由正旦崔莺莺一唱到底的,其他角色如红娘、张珙、老夫人等有白无唱。这些唱词表现了崔莺莺对两人即将分别的不舍、对张生移情别恋的忧虑及对老夫人的不满等。B.在话剧雷雨中,30年后,周朴园终于认出鲁侍萍时,周朴园说了句 “你来干什么?”这时

6、,他对侍萍的出现大感意外,虽然怀疑她找上门来的动机,但还是存有几丝温情。C.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它以15世纪的法国为背景,主要人物有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敲钟人伽西莫多、副主教克洛德等。D.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描绘了“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幅理想图景,其中,“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的标志;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施行礼乐教化,则是“王道之成”的标志。7.下列句子中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乃尔是过与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苟以天下之大C.其制稍异于前 D.具告以事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8.下列句子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

7、一项是( )A.吾得兄事之 B.左右欲刃相如C.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雨泽下注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 暮去朝来颜色故C. 余稍为修葺 D.至于成立1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况且你的话说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这个老婆婆,是已故的祖母的婢女,喂养过我家两代人,已故的母亲待她很好。C.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但祖母又一直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

8、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知道收敛;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11.对蜀道难中的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太白山之西有一条唯有飞鸟能过的山道能通往蜀地,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蜀山崇山叠岭、无路通行的地貌。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诗人运用了夸张和用典的表现手法,用“六龙回日”的神话来写蜀山之高,以“冲波逆折”来写河流之险。C.“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两句诗用了环境烘托的手法,子规在月夜中的哀啼使人倍感凄凉,登山者的哀愁也随

9、之在空旷的山林间弥漫开来,使人不胜唏嘘。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表面上是写剑阁之险,常有猛兽出没,但实际上这里主要是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猛虎”、“长蛇”来指代把守剑阁的叛臣逆贼。12.参照示例中的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5分)示例:来源:学科网ZXXK【问题语段】榜样常能给人以激励。有些看似无法达成的目标,在优秀的领导人物的带领下,就会轻而易举的实现。反驳:一个目标的实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是有了优秀的领导人物,目标就会轻而易举的实现。你认为有了优秀领导就一定能带领一个平庸的团队达成目标吗?【问题语段】现在社会物质诱惑太多,只有通过各种文艺节目才能

10、有效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反驳: 二、现代文阅读(26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6分)艺术与中国社会宗白华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

11、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来源:Z_xx_k.Com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

12、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现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

13、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于此。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

14、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本文有删改)【注释】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13. 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B. 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礼”作用于群体,造就群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陶冶个体的性灵。C. 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礼乐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D. 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1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控制自然,满足生存所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