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9409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汕头市2016届高三期末质量监测试题语 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医药学伴随中国古老的社会文明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从自然环境中采集药物,运用从生活、生产实践尤其是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而探索、总结和积累医疗技艺和方法,是中医药学的总体特点。同汉字因保留了原始的象形文字的特征,因而与世界各国文字

2、相比独具特色一样,中医药学也因为直接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来,而同样独具特色。 最能体现中医药学的哲学建树的是其整体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 天人一体观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天人相应”论,在中医学上的运用和反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然界是个整体,而人则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二是认为人自身也是个有机整体。 整体恒动观是指在认为人是个有机整体的前提下,人体的脏腑器官、气血津液,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在患病过程中则又互为因果、相互制约。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充满朴素物本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之上的。 理论上融医理、哲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特征,乃

3、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所谓“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就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说的这段话,把中医药学融医理、哲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理论特征,表述得淋漓尽致。 诊治上的辨证论治

4、原则,是对相应时代所不断发展着的物本主义和辩证法在医疗实践上的运用。“辨证”就是在“四诊”即望神观形、听声嗅味、察言问病和按诊切脉的基础上,在整体观念、四诊和参等理论指导下,将四诊所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内外征兆方面入手,了解病变的部位、原因和性质,探明并抓住病根,然后审因论治。具体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热病辨证”。 临床上集医疗、护理、预防和养生为一体的特点,也充满深刻的哲理。诸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三因制宜和布阵用药中的“八略”立法、“八阵”制方等等,无一不渗透着辩证法。而在具体选药配方中的辨析药性、熟知药味、明晓归经、炮制适度、配伍

5、确当、药量相宜、煎煮得法等等,也都无一不是对辩证法等哲理的灵活运用。 中医药学所蕴含的哲理远不止这些,诸如自然观、物质观、运动观、整体观、联系观、时空观、矛盾观、系统观、调控观、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认知观等众多方面,无一不在。 (摘编自宋定国国学纵横中医药学之哲学建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学的哲学建树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整体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 B.“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八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融医理、哲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理论特征。 C.望、闻、问、切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热病辨证则是其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 D.“八略”立

6、法、“八阵”制方等布阵用药法以及辨析药性、熟知药味等选药配方法均体现了中医在诊治上的特点及对辩证法的灵活运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自然环境中采集药物,借助生活、生产实践经验来探索、总结和积累医疗技艺和方法,这是中医药学的总体特点,也是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B.汉字因保留了原始的象形文字特征而独具特色,中医药学则因直接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来而独具特色,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一样的。 C.中医药学“治病求本”,但并非一概而论,而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急病采用治标的方法,对缓病采用治本的方法,这也是辩证法在中医临床上的运用。 D.中医药学伴随中国古老社会文明的产生、发展

7、而产生、发展,其哲学建树以朴素的物本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既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又是一个独立的有机整体,这是中医学根据天人一体观提出的观点,也是中医药学提出整体恒动观的前提。 B.人体的脏腑器官、气血津液之间是一个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 C.在孙思邈看来,不能慈悲为怀,没有恻隐之心,不为病人着想,贪图名利,计较个人得失,顾虑个人安危,妄论是非,自夸自许者是无法成为医生的。 D.通过“四诊”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病变部位、原因及性质,抓住病根,最后审因论治,这就是中医药学辨证诊治的基本过程。 二、古代诗文阅读

8、(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林大中字和叔,婺州永康人。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知抚州金谿县。郡督输赋急,大中请宽其期,不听,纳告敕投劾而归。已而主太常寺簿。光宗受禅,除监察御史。大中谓:“国之大事在祀,沿袭不正,非所以严典礼、妥神明。”上疏详述。迁殿中侍御史。奏言:“进退人才,当观其趣向之大体,不当责其行事之小节。趣向果正,虽小节可责,不失为君子;趣向不正,虽小节可喜,不失为小人。”陈贾以静江守臣入奏,大中极论其“庸回亡识,阴废正人,傥许入奏,必再留中,善类闻之,纷然引去,非所以靖国”。命遂寝。江、浙四路民苦折帛和买重输,大中曰:“有产则有税,于

9、税绢而科折帛,犹可言也,如和买折帛则重为民害。今令纳折帛钱,大失立法初意。”朝廷以其言为减所输者三岁。马大同为户部,大中劾其用法峻。上欲易置他部,大中曰:“是尝为刑部,固以深刻称。”章三上不报。又论大理少卿宋之瑞,章四上,又不报。大中以言不行,求去,改吏部侍郎,辞不拜,乃除大中直宝谟阁,而大同、之瑞俱与郡。城南民田,潮溢不可种,大中捐公帑治石筑之,民不知役而蒙其利。郡讹言夜有妖,大中谓此必黠贼所为,立捕黥之,人情遂安。大中罢归屏居十二年未尝以得丧关其心作园龟潭之上客至撷杞菊取溪鱼觞酒赋诗时事一不以挂口及侂胄诛,即召见,落致仕,试吏部尚书。嘉定改元,兼太子宾客。是年六月卒,年七十有八,赠资政殿学

10、士、正奉大夫,谥正惠。大中清修寡欲,退然如不胜衣,及其遇事而发,凛乎不可犯。自少力学,趣向不凡。所著有奏议、外制、文集三十卷。 (节选自宋史林大中传) 【注】折帛:指折纳绢帛的一项重赋。 和买:指政府于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中请宽其期 宽:宽延。 B.非所以靖国 靖国:使国家安定。 C.命遂寝 寝:罢免。 D.固以深刻称 深刻:严峻苛刻。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中罢归屏居/十二年/未尝以得丧关其心/作园龟潭之上/客至/撷杞菊/取溪鱼/觞酒赋诗时/事一不以挂口/ B.大中罢归屏

11、居/十二年/未尝以得丧关其心/作园龟潭之上/客至撷杞菊/取溪鱼/觞酒赋诗/时事一不以挂口/ C.大中罢归/屏居十二年/未尝以得丧关其心/作园龟潭之上/客至撷杞菊/取溪鱼/觞酒赋诗时/事一不以挂口/ D.大中罢归/屏居十二年/未尝以得丧关其心/作园龟潭之上/客至/撷杞菊/取溪鱼/觞酒赋诗/时事一不以挂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大中正直敢言,他认为应提拔志趣志向端正的君子、退抑不正派的小人,他曾多次上奏章检举大理少卿宋之瑞,但朝廷最终不予回应,未作处理。 B.林大中关心百姓,他看到江、浙四路的百姓苦于折帛、和买的重赋,就向朝廷进言减免,看到城南百姓的田

12、地因潮水漫进无法耕种,就用公款为百姓修筑田地。 C.林大中颇有见地,听到郡中夜间有妖怪的谣言,他认为这一定是狡黠的盗贼干的,立刻捕获并对之施以墨刑,使人心得以安定。 D.林大中从小学习努力,志趣志向不同一般。他清心修行不嗜欲,平时表现出来的样子很柔弱,等到遇事发作起来时,却凛然不可侵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国之大事在祀,沿袭不正,非所以严典礼、妥神明。(5分) (2)马大同为户部,大中劾其用法峻。上欲易置他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泥 溪【宋】 洪咨夔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喜荫时休

13、驾,疑昏屡问程。谁家刚齐饼,味过八珍烹。【注】笑窝:同“笑涡”。齐:(j)调和味道。 8.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9.诗人为何“屡问程”?请结合诗句分析其“问”的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 ? ”。 (2)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 ”。 (3)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

14、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捉鳖大王孙方友陈州多湖,湖内多鳖,屡捉不尽,便造就出一批捉鳖能手。刘二就是远近闻名的捉鳖大王。 世间凡事称王者,必有绝技。刘二捉鳖,一是眼真,二是手准。他先把自己变成了一只“鳖”,知其行,懂其道,手到擒来,可谓神奇之极。 鳖,食居有规律。夏天浅水滩,冬天暖水窝。夏天头仰起,秋季头朝里。刘二能按照不同的季节寻找出那仅露一点儿的鳖头或鳖鼻冬春二季寻鳖鼻,夏秋之际找

15、鳖头。有人说他能闻出鳖味儿来,此说有所失真。但无论冬夏春秋,皆逃不脱他的火眼金睛这一点无疑。鳖还有向阳向绿之脾性,更有“两不卧”之习不卧污泥窝,不卧石头窝,一般爱卧在清水浅沙处和多螺蛳的绿色水草下。一看便准,刘二就蹑手蹑脚,出手如箭,一举之劳,鳖便成了瓮中之鳖。 刘二能日捉几十只,自然称得起“王”。 鳖称团鱼,又叫甲鱼,味鲜美,能壮阳延寿。刘二家特备养鳖池,池内有浅沙,捉了便放进去,冬夏皆有鲜货。 刘二不但卖鲜团鱼,也出售团鱼汤。刘氏团鱼汤,肉色鲜活,味美别致,堪称陈州一绝。刘氏团鱼汤不在街上出门面,更不挂招牌,只在家中做。若有人前来定汤,他便到鳖池内捉出一只,用草戏出鳖头,一刀剁了,放入热水中,褪去鳖衣,掀开鳖甲,取出五脏,只留苦胆。刀解数块后,把胆汁搦进肉里,然后爆炒。等五味“吃”进肉里,方添水烧汤,顿时满屋异香。 据传鳖之最贵处便是这股异香和鳖裙,因而刘家人皆长寿。 大凡来陈州的官员或贵客,除去品尝蒲根儿外,更不忘喝一顿刘氏团鱼汤。每每酒过三巡,刘二便按时送来了鲜汤。客人盛情不过,敬酒三杯。刘二也不客气,一气喝干,双手抱拳晃一周说:“见笑!”然后便端起托盘出门,并不急走,直等满棚赞誉声起,方心满意足回家忙活。 刘氏生意极红火。 这一年,陈州沦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