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9227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三校际联合检测语 文201811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

2、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l3题。巍巍祁连横贯甘、青两省交界,蜿蜒如卧龙。它是那样的挺拔,_;它是那样深邃,_;它又是那样美丽,_。大自然又是(变换变幻)莫测的:早晨过沟时还是涓涓细流,清澈见底,让人情不自禁地捧起清凉的水洗把脸;下午归来时,因上游冰雪融化或突降暴雨,沟内洪水下泄,波涛汹涌。祁连山的美妙和神奇吸引着地质工作者前往探索。尽管在野外(考察考查)充满了神奇和乐趣,却也是单调枯躁和艰难危险的。有时浓雾迷漫,辨不清方向;有时突遇大雨,山洪(爆发暴发)。但是艰难困苦阻挡不了地质工作者的脚步: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

3、胸怀愈宽。1中文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蜿蜒 涓涓细流 B深邃 浓雾迷漫C清澈 洪水下泄 D枯躁 情不自禁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变换 考查 暴发 B变幻 考察 暴发C变换 考察 爆发 D变幻 考查 爆发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层峦叠嶂,山重水复,气象万千山峰陡峭,棱角分明,直刺蓝天白雪皑皑,银光闪闪,朝晖夕阴A B C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河西走廊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B明清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

4、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C很多地方政府在财政上捉襟见肘,资金有限又面临政府大量投资的需求,如何确保民生投入成为考验政府的难题。D“互联网+预防接种”绝不是一挥而就的,这是一个缓慢改造的过程,目前,国外并没有非常成熟的同类应用。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还有众多的内陆水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B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国内外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C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自细腻。DG20

5、杭州峰会首次将“创新增长模式”纳入重点议题,中国将同世界各国一起,通过促进创新发展,谱写国际经济合作新局面。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宗族是一个由以父系先祖为敬奉对象的父系世系成员构成的聚居集团,这是宗族的名词含义;宗族还另有一个动词含义,即宗族内各等级之间在祭祀等内部事务上的承认、尊敬、支配、管辖和服从。宗族并非中国独有,它曾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各地。但就“宗族”的制度(即形成系统性规范)形态而言,却从来没有在任何地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中,达到过如同中国汉族宗族制度那样完整、严密的程度。中国汉族的宗族制度,的确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不仅历史上如此,现代也同样

6、如此。对于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汉族)来说,“宗族”既是一个可以藉此理解自己祖先生活方式、内容及意义的重要话题和途径,也是一个为当下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圈子提供注解、要求及理由的历史文化资源。国外的宗族大多已经成了文献上的遗迹和博物馆的藏品,而在中国,宗族虽然一度沉寂并退出公众视野,却从没有消亡。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居住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宗族的发展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强调以上事实,并不意味着可以把某一时段的中国社会整体特征归纳为“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中国社会中存在“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但“中国社会”本身却不是“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即使在宗族、宗法

7、制度的基本原则对人们的政治、婚姻、礼仪、文化生活发生了重要影响的周代,其社会的基本特征也不能这样归纳,因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宗族的包容范围和宗法的实施范围从来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宗族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实体,就在于有了世系、聚居和服从的保证。但是同为一族之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之间分出这种权利、义务等级,并心甘情愿地认可?只有也只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在一个特定的政治制度下,比如在王国维所说确立了“立子立嫡”“世卿世禄”的周代,这一“任天而不参以人”的世系距离,就构成了一部分权力中枢成员获得某类政治身份的前提,就导致了周代“宗法”的形成有了凭借着世系关系而获得的政治身份,

8、就有了封地、采邑,有了奴婢、隶人,有了经济保证和全部社会地位。而这一性质的政治制度一旦发生变化,宗族内“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就不再能成为相关族人获取或失去一部分社会公共资源的前提,宗族的世系关系就要回归宗族本身。虽然某些概念如“别子”“继别”“大宗”“小宗”等还会被人们继续使用,但它们原有的历史内涵已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其“所指”与“能指”已被重新“洗牌”。这就是宗族、宗法两者关系的大致形态。 (摘编自钱杭“类型学”视野下的宗族制度研究)6关于“宗族”,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宗族的含义一方面指以父系先祖为敬奉对象的父系世系成员构成的聚居集团,另一方面指宗族内各等级之间在祭祀等内

9、部事务上的一些规定。B虽然宗族制度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但是宗族并非中国独有,它曾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各地。C宗族中的一部分权力中枢成员,凭借着世系关系而获得政治身份,有了封地、采邑,有了奴婢、隶人,有了经济保证和全部社会地位。D政治制度发生变化,使宗族内“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不再能成为相关族人获取或失去社会公共资源的前提。7关于“宗族”的形成与发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宗族在国外大多已经成了文献上的遗迹和博物馆的藏品,而在中国,宗族虽然一度沉寂并退出公众视野,却从没有消亡。B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居住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宗族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

10、的阶段。C有了世系、聚居和服从的保证,宗族才成为一个实体。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使同为一族之人心甘情愿地认可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等级。 D宗族的世系关系回归宗族本身时,“别子”“大宗”等概念原有的历史内涵已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其“所指”与“能指”已被重新“洗牌”。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任何地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在“宗族”的制度形态方面达到过如同中国汉族宗族制度那样完整、严密的程度。B今天的中国人,可以借助“宗族”理解自己祖先的生活方式、内容及意义;同时“宗族”也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的人脉资源。C虽然中国社会中存在“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但不能把某一时段的中

11、国社会整体特征归纳为“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D现在过春节时,同一家族的人们还按辈分串门拜年,还一起上坟祭奠,说明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很大一部分人头脑中。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李邦华,字孟暗,吉水人。受业同里邹元标,与父廷谏同举万历三十一年乡试。父子自相镞砺,布衣徒步赴公车。明年,邦华成进士,授泾县知县,有异政。四十一年,福王之藩已有期,忽传旨庄田务足四万顷。廷臣相顾愕眙,计田数必不足,则期将复更,然无敢抗言争之者。邦华首疏谏,延臣乃相继争,期得毋易。巡视银库,上祛弊十事,宦官不便,格不行。巡按浙江,织造中官刘成死,命归其事于有司,别遣中官吕贵录成遗

12、赀。贵嗾奸民纪光诡称机户,诣阙保留贵代成督造。邦华极论二人交关作奸罪。邦华三疏争,皆不报。四十四年引疾归。时群小力排东林,指邹元标为党魁。邦华与元标同里,相师友,又性好别黑白。或劝其委蛇,邦华曰:“宁为偏枯之学问,不作反覆之小人。”闻者益嫉之。明年以年例出为山东参议。其父廷谏时为南京刑部郎中,亦罢归。邦华乃辞疾不赴。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四年夏抵京,阉党大哗,谓枢辅孙承宗以万寿节入觐,将清君侧之恶,邦华实召之。乃遽勒承宗还镇,邦华引疾去。明年秋,阉党劾削其官。崇祯二年春,命加兵部尚书。京营故有占役、虚冒之弊。占役者,其人为诸将所役。虚冒者,无其

13、人,诸将及勋戚、奄寺、豪强以苍头冒选壮丁,月支厚饷。邦华核还占役万,清虚冒千。三大营军十余万,半老弱。故事,军缺听告补,率由贿得。邦华必亲校,非年壮力强者不录,自是军鲜冒滥。 十五年冬,掌南京都察院事,俄代刘宗周为左都御史。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邦华密疏请帝固守京师,仿永乐朝故事,太子监国南都。帝曰:“国君死社稷,正也,朕志定矣。”遂罢邦华策不议。未几,贼逼都城,率诸御史登城,群阉拒之不得上。十八日,外城陷,走宿文信国祠。明日,内城亦陷,乃三揖信国曰:“邦华死国难,请从先生于九泉矣。”遂投缳而绝。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五三,有改动)注:嗾(su):唆使。机户:以纺织

14、为业的民户。南都:南京。文信国:文天祥。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邦华三疏争,皆不报 报:报告 B又性好别黑白 别:辨别C邦华乃辞疾不赴 辞:推辞 D京营故有占役、虚冒之弊 故:原来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B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C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D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试,明

15、、清两代乡试定为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的称为“举人”, 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B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指入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举人进京应试。C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的君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指国家。D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如汉武帝谥“武”,王安石谥“文”。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邦华跟从同乡邹元标学习,和父亲一起考中举人后,两人又一同徒步进京参加会试,又同中进士。B福王到封地的时间因为皇帝要求给他的封地必须达到四万顷而面临变数,李邦华率先反对,最终才将福王到封地的时间确定下来。C李自成义军逼近京城时,李邦华想带御史们登城参战,被宦官阻拦。京城外城失守后,李邦华到文天祥的祠堂里过夜,第二天自杀。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