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9144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卷201711(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本试卷共8页。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蜀绣与苏绣、粤绣和湘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蜀”的名称,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出现。说文有:“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一般人便据此认为“蜀”就是蚕,更与蜀古王蚕丛相联系,为蜀国强行安上“养蚕之乡”的名头。现在学界多以“象蚕论”为误读。从现存资料来看,蜀人养蚕,至少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开始了。在发展蚕桑

2、的基础上,蜀地劳动人民很早就善于制造丝织品了。古代记载中称他们制造的丝织品为“锦”。在诗经中,关于丝织品的记载也非常多,涉及丝绸、锦绣的诗歌多达20余篇,如“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等,这些诗句说明蚕丝、锦绣早已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战国以来,蜀锦、蜀绣生产已有相当规模。到了汉代,蜀地已有“女工之业,覆衣天下”之称。诸葛亮南征时,把织锦、刺绣技艺传至南中少数民族地区。自此以后,以成都锦官城为圆心,以南方丝绸之路为半径,上下五千年,纵横五万里,蜀锦、蜀绣犹如流光溢彩的金丝鸟,从蜀地的桑树林中飞鸣而出。到了唐代,“蜀江锦”已作为我国重要出口商品享誉海外。鉴真和尚东渡时

3、,亦将蜀锦、蜀绣带到日本。唐代蜀地“赤地经锦”的残片至今还保存在日本奈良的法隆寺中。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新疆“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团花纹锦”和“晕绚锦”便有“蜀江锦”的风格。蜀锦、蜀绣因其“茧丝织文纤丽者穷于天下”的绣工技法,与金银珠玉等同列,誉为“蜀中之宝”。实际在汉末三国,蜀锦、蜀绣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就已被用来交换北方战马或其它重要物资,此时,蜀锦、蜀绣已成为国家主要的财政来源和经济支柱。唐代末期,南诏进攻成都,也视蜀锦、蜀绣为奇珍异物,大肆掠夺。“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之所以得名为“锦官城”,亦与蜀锦、蜀绣的生产有关。因成都织锦业发达,东汉政府曾在此设置专门机构。当时成

4、都南门万里桥南岸建有锦官城,集中管理织锦、刺绣工人,久之则锦城成形,而其附近织锦、刺绣工人聚居之处,就形成了著名的“锦里”。南河因其两岸风光秀丽,河水清澈纯净,妇女常来河边洗濯彩锦,由此将南河更名为“濯锦江”。刘禹锡曾用诗词描绘这种情况:“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成都城繁华富丽,百姓生活享乐而艺有所工,这种良好的社会物质条件与优裕的文化氛围使得蜀锦、蜀绣妙绝天下。(取材于邝梦雨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般人认为“蜀”就是蚕,所以蜀地从蜀古王蚕丛开始,就是“养蚕之乡”。B诗经很多篇目都提到丝绸、锦绣,这说明我国百姓使用锦

5、绣的历史悠久。C蜀锦拥有久远丰富的发展历史,曾作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享誉海内外。D蜀锦非常珍贵,一直被视为“蜀中之宝”,成都的很多地名都与蜀锦相关。2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B“匪来贸丝”的“匪”读作fi,意思为“不是”。C.“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绝句。D.“濯锦江”的“濯”读作d,属于“六书”中的会意字。材料二蜀绣结合自身的技艺特点,从当地各种民族及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改革、变化、发展、创新,逐渐由民间刺绣发展为风格雅致的传统画绣。在宋代,蜀绣主要表现为工整的写实作风。到了明清时期,以

6、国画为绣稿,受文人画家的影响,蜀绣针法精致,意境高雅。蜀绣从最初的单面绣发展到后来的双面绣、异形绣、异色绣等。双面异色异形异针法绣工艺要求极高,是在薄如蝉翼的透明丝绢上,展现出正反两面图案、颜色、针法的神奇技艺。蜀绣用线极细,绣面不露针迹,视觉上极为平整光滑。绣熊猫、芙蓉、鲤鱼通常用施毛针、 平晕针、铺针等,绣动物的眼睛则用滚针、乱针交叉等。蜀绣的代表图案鲤鱼则要用近 30种针法,这样,鲤鱼的各个部位才能表现出不同的质感效果。蜀绣和绘画有着种种渊源,绘画中的意境自然而然地成了蜀绣的艺术语言之一。首先,蜀绣的构图模仿绘画的章法。以国画为绣稿的蜀绣作品,借鉴了中国画的许多优良传统。一幅绣品能巧妙地

7、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金石等各种艺术融为一体。其次,蜀绣的色彩淡雅柔丽,变化细腻和顺,渗色柔和丰富,呈现出一种如诗似画的意境。再次,蜀绣具有一气呵成、气韵连贯的艺术特点。一幅精致的蜀绣作品往往有着疏朗的构图,严谨的造型,清秀细密的纹样,优美流畅的线条,虚实得体的图案,悠远高雅的题材内容,尊贵雅致的审美韵味。这种审美定位和绘画的文化渊源、艺术趣味息息相关。蜀绣呈现出一种绘画般明丽清新、温润秀洁的意境之美。蜀绣人用丝线的粗细、针法的变化完美地体现了针法和绣线、绘画和刺绣的水乳交融。随着时代的变迁,蜀绣从有着浓郁士大夫文化影响的传统闺阁绣画发展到受西方文化影响, 具有油画、国画等各种绘画风格

8、,融合各种文化精神的现代绘画刺绣。蜀绣的发展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蜀绣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创新的需要。(取材于吴文轩的相关文章)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蜀绣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蜀绣结合自身特点,从当地文化中广泛汲取营养,不断求新求变。B.蜀绣特别讲究针法用线,不同的蜀绣对象常常会选用不同的针法。C.一切蜀绣作品都注意将绘画、刺绣、诗词、金石等艺术融为一炉。D.蜀绣已经从传统的闺阁绣画发展成了具有融合性的现代绘画刺绣。4. 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不能准确表达蜀绣意境的一项是(2分)A. 如诗似画 B. 气韵连贯 C. 虚实得体 D. 直抒胸臆5. 根据材料二,下列诗句中最能体

9、现蜀绣技艺的一项是(2分)A.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B.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C. 巧手纤纤画笔工,银针金线绣春风。D.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材料三蜀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蜀地文化和多种外来文化如儒、佛等文化交融汇合后形成的。蜀绣的创作体现了巴蜀人民朴实的感情色彩和独特的思想感悟,表现了巴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是巴蜀人民记录历史、社会和生活变迀的文化载体。蜀绣由于受巴蜀文化的影响,更具有少数民族的风情韵味。现在,蜀绣虽然重新焕发出活力,但由于题材、种类、样式等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审美标准不相匹配,蜀绣的市场接受度不是很高。首先,专业蜀绣设计师的人才缺失

10、及断代,使蜀绣产品与时代切合度不高,技法融合度不够,品类样式的创新度缺乏,产品包装的时尚度不足。蜀绣产品与市场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现在只有规模较大的公司工厂有绣品设计师,小型作坊的绣工多为自娱自乐式的创作,致使蜀绣设计与现代时尚审美标准的差距较大。其次,蜀绣的从业技工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技术与技法的再创作及绣品内涵精神缺乏理解,很少能做到内容与工艺技法相得益彰。这种情况使得现在的大多数蜀绣产品在品质上 与传统的蜀绣精品差距很大。再次,随着人们生活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再加上国际时尚流行趋势的冲击影响,蜀绣没有与时俱进地与现代生活接轨,致使大众接受范围较窄。现阶段,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11、蜀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电脑绣花对传统手工蜀绣的冲击。电脑绣花成本低、价格低,而传统蜀绣则是手工刺绣,即使是有经验的老艺人,一小时满负荷操作至多能织出二三厘米的蜀绣,因此成本高、价格也高。但电脑绣花的艺术价值远远比不上传统的手工蜀绣。蜀绣要改变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需要解决由于地理位置不佳而带来市场销售受限的问 题,需要着眼于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文化内涵的发掘,需要发展独特而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让民众懂得欣赏蜀绣的艺术价值。蜀绣作品应以精细的芙蓉、鲤鱼、熊猫、金丝猴、 川剧脸谱等这些地方文化的符号和少数民族服饰为内容,保留柔和细腻的传统特色和绣画合一的艺术特征,尽量体现巴蜀风情的民族韵味。蜀绣如能

12、将手工艺传统技法的精髓和现代审 美需求相融合,这门珍贵的艺术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取材于吴文轩、李琰的相关文章)6.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阻碍蜀绣发展的直接原因的一项是(3分)A.专业设计师的缺失 B.大众接受程度不高C.从业技工文化有限 D.电脑绣花的冲击7.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内容,给每一则材料拟一个标题。(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

13、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不齐之所治者 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也,阳桥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

14、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学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奉禄少,?粥不足及亲戚,亲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孔子不说,而复往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子贱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禄虽少?粥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亲也所得者三也。”孔子谓

15、子贱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取材于刘向说苑政理)【注】单父,春秋时鲁国邑名。不齐,宓子贱以名自称。阳桥:一种白色的鱼。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子治单父而众说 说:高兴B. 过于阳昼 过:经过C. 夫投纶错饵 错:放置D. 亲戚益疏矣 益:更加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其为鱼也,薄而不美门虽设而常关B. 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 自子之仕者异乎三子者之撰D. 是以朋友益疏矣以其无礼于晋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我的父亲曾侍奉过三个人,我的兄长侍奉过五个人B. 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从前尧、舜清心寡欲放下架子,来观察、了解天下C. 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请出那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并与他们共同治理单父D. 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学不得明也公事缠身,所学的知识怎能得到温习?因此学习不能明白领会11. 请用斜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