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古县、高县、离石县八校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B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843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古县、高县、离石县八校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古县、高县、离石县八校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古县、高县、离石县八校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古县、高县、离石县八校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古县、高县、离石县八校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B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古县、高县、离石县八校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古县、高县、离石县八校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B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古县、高县、离石县八校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B卷)考试须知:1、本次考试为地区八校联考,采用网上阅卷方式,考生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2、本次考试语文试卷分(A卷)和(B卷),其中八校文理特色班使用A卷,其余班则使用B卷。作答前请核对试卷、姓名、班级、准考证号。3、本卷分第I卷和第II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3题。 “微时代”,读什么?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

2、方式。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

3、突破”,甚至原地踏步。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却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这样的“正反馈效应

4、”,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有人说,世界上种种变动中的关系,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恶性循环。而让人欣慰的是。这两种循环是可以转化的。在微信阅读可能出现的循环状态中,只要有一方愿意迈出一步,就会改变其发展的走向。对于读者来说,走出心灵之宅,克服懒惰或是畏难心理,努力寻找“高一层次”的阅读,去理解那些你或许不同意的观点,去欣赏那些你或许不喜欢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发现那一片“林中空地”。而对于微信公共账号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

5、们来说,则需要保持恒定的审美价值观,在分析与把握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希望那些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以及那些不远的未来将会发生的更多阅读变革,在改变我们阅读的同时,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微信阅读人数众多,多到可用亿计,已经成为被很多人认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B读者订阅的都是其感兴趣的、特别喜欢的内容,这决定了其阅读必然是极其舒服的阅读。C读者的口味被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他们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D微信阅读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但问题多多,需要

6、正视并将其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2下列对现阶段“微信阅读”的危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信阅读很可能令读者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固化,使一些读者获得的精神享受是肤浅的。B对看不懂、不感兴趣的内容不订阅、不看,长此以往,读者自然难以拥抱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C微信阅读给读者提供了“揭秘”“爆料”“有染”等饭局上的谈资,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D微信阅读多涉及没有多少营养的劝诫、感悟等,读的时间久了会让读者患上精神营养不良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的微信阅读提供的产品虽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为读者健康成长着想的产品不多。B作为读者,如果能够主动去欣赏那些自己或许并不喜欢的

7、表达,那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C微信阅读的提供者,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实际上就是一味迎合读者阅读趣味的表现。D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必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1-3DCD【解析】1试题分析:A是就微信阅读人数和其地位而言的,B项是就读者订阅的内容而言的,C项是就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努力迎合读者偏好而言,此三项都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概括,不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2试题分析:“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无中生有。3试题分析:“也必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错,原文说的是“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

8、言文,完成4-7小题。太宗立晋王为太子十七年夏(贞观),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敕鞫之,反形已具。上谓侍臣:“将何以处承乾?”群臣莫敢对,通事舍人来济进曰:“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上从之。乙酉,诏废太子承乾为庶人,幽于右领军府。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亦劝之;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上谓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人谁不爱其子,朕见其如此,甚怜之。”谏议大夫褚遂良曰:“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日者既

9、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立魏王,愿先措置晋王,始得安全耳。”上流涕曰:“我不能尔!”因起,入宫。魏王泰恐上立晋王治,谓之曰:“汝与元昌善元昌今败,得无忧乎?治由是忧形于色,上怪,屡问其故,治乃以状告;上怃然,始悔立泰之言矣。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勐、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上所欲,上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日:“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上谓治曰:“汝舅许汝矣,宜拜谢。”治因拜之。上谓无忌等曰:“公等已同我意,未知

10、外议何如?”对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乞陛下试召问百官,有不同者,臣负陛下万死。”上乃御太极殿召文武六品以上,谓曰:“承乾悖逆泰亦凶险,皆不可立。朕欲选诸子为嗣,谁可者?卿辈明言之。”众皆欢呼曰:“晋王仁孝,当为嗣。”上悦,是日,泰从百余骑至永安门;敕门司尽辟其骑引泰入肃章门,幽于北苑。丙戌,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御承天门楼,赦天下,酺三日。上谓侍臣曰:“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 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选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有删改)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月

11、,庚辰朔 朔:初一 B愿审思,勿误也 审:反复C敕鞫之,反形已具 鞫:审讯 D敕门司尽辟其骑 辟:遣散5、对于下列句子划分正确的是(3分)A. 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上所欲B. 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上所欲C. 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上所欲D. 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

12、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上所欲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群臣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岑文本主张立魏王李泰,长孙无忌主张立晋王李治,褚遂良表面上保持中立,实际上偏向李治。B李泰用谎言欺骗唐太宗,唐太宗浑然不觉,谎言虽为褚遂良识破,唐太宗依然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举棋不定。C李泰利用李治和李元吕的非法交往胁迫李治,李治满面忧色,唐太宗得知真相后,觉察到李泰的凶险,刘当初答应立李泰为太子十分后悔。D李承乾蓄意谋反,想巩固太子地位,李泰苦心经营太子之位,均引起唐太宗反感,结果仁孝的李治被立为太子。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安有陛下

13、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5分)(2)上悦,是日,泰从百余骑至永安门;敕门司尽辟其骑引泰入肃章门,幽于北苑。 (5分)4-6、【答案】BAC4、【解析】“审”意思为“审慎”5.【解析】根据句意划分即可,难度较易。6、【小题】李治与李元昌确有交往,但这种交往并不“非法”。7、【答案】 (1)陛下百年后,魏王占有天下之时,哪有杀掉自己的爱子。将皇位传给晋王的道理呢! (2) 太宗十分高兴,这一天,李泰率领一百多骑兵到永安门;太宗敕令城门官员遣散李泰的护骑,带李泰进入肃章门,将其幽禁在北苑。参考译文:贞观十七年夏,四月初一,纥于承基上书告发太子李承乾谋反。大宗敕令审问,李承乾谋

14、反的事情已经昭彰。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将如何处置承乾?”众位大臣不敢应答,通事舍人来济进言说:“陛下不失为慈父的形象,让太子享尽自然寿数,就很好了。”大宗听从了这个意见。初六,太宗下诏废黜太子李承乾为平民,幽禁在右领军府。李承乾已经获罪幽禁,魏王李泰便每天进宫侍奉大宗,太宗当面许诺立他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也劝说太宗立李泰;长孙无忌执意请求立晋王李治。 大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昨天李泰投到我怀里对我说:我到今天才成为陛下最亲近的儿子,这是我再生之日。我有一子,我死之日,当为陛下将他杀死,传位给晋王李治。人谁不爱惜自己的儿子,我听车泰这么说,内心十分怜悯他。”谏议大夫褚遂良说:“陛下此言大为不妥。

15、希望陛下深思熟虑,千万不要出现失误! 陛下百年后,魏王占有天下之时,哪有杀掉自己的爱子。将皇位传给晋王的道理呢!从前陛下既立承乾为太子,又宠爱魏王,对他的礼遇超过承乾,造成了今日的灾祸。承乾谋反的事刚刚过去,足可作为今日的借鉴。陛下如今要立魏王为太子,希望先安置好晋王,只有这样,政局才能稳定。”太宗流着眼泪说:“朕不能这么做!”说完站起身,回到宫中。魏王李泰唯恐大宗立晋王车治为太子,对李治说:“你与李元昌关系密切,元昌谋反不成已自尽,你能够一点儿不担心吗?”李治听到这番话满脸比愁,太宗感到奇怪,多次问他是什么原囤,李治便将李泰对他说过的话告诉太宗;大宗很失望,开始后悔说过立李泰为太子的话。李承乾被废掉太子后,太宗亲御两仪殿,群臣都退朝,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劫、褚遂良四人,大宗对他们说:“我的三子一弟如此作为,我心里实在是苦闷而百无聊赖。”于是将身体向床头撞去,长孙无忌等人争抢上前抱住他;大宗又柚出佩刀想要自杀,褚遂良夺下刀交给晋王车治。 长孙无忌等请求太宗告知有什么要求,大宗说:“我想要立晋王为太子。”无忌说:“我等谨奉诏令;如有异议者,我请求将其斩首!”太宗对李治说:“你舅父许诺你为太子,你应当拜谢他。”李治于是拜谢长孙无忌。 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你们已经与我的意见相同了。但不知外朝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