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779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龙泉中学高2019届高三1月月考试题语 文【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部分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人民文学杂志把我的两篇文章放在“非虚构”栏目,无

2、意间使其获得了一种命名和意义。但是,它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真实”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真实”只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时认为,“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的现实和真实。“那儿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还不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书桌?谁种

3、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 “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

4、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才面临着“是否真实”的质疑。假借“真实” 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物故事,当以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候,读者可能会读出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但当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趣味和人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它打开一个内部场景,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从“品味把玩”变为“息息相关”。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

5、起来谈。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有删改)1下列关于非虚构文学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非虚构文学在国内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概念,要想被文学界认可,首先要解决的是“真实”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B非虚构文学的核心就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创造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

6、义和空间。 C非虚构文学的叙事性,就是运用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问题。 D非虚构文学能够打开一个内部场景,从而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可以体验到更多的现实感和迫近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韦勒克反对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他认为文学艺术创作出来的都应该是一个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虚拟世界。 B非虚构文学的写作要具有文学的意义,就必须对真实事件进行千差万别的叙述,提供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 C对作家创作的虚构文学作品,读者不会质疑其题材的真实性而可能会去寻找其中的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 D作者认为非虚

7、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这样就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虚构文学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也使人们产生顾虑,因为它与传统观念中文学的虚拟性不相符合。 B从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物理真实是客观存在的,文学真实是在物理真实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自身的认识。 C作者以倾向纪实的形式叙事,不作隐瞒,作品就不会产生由写作技巧带来的种种误读,非虚构文学就可达到真正的“真实”。 D作者在阐述非虚构文学的相关理论时,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方法进行说理。(二)实用类文本

8、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在全球反法西斯格局中重新评价中国抗战文汇报:您把二战中的中国称为“被遗忘的盟友”,可见在西方的二战研究中,中国战场的作用是被低估的。请您谈谈西方学界目前如何看待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米特(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在西方的二战语境中,中国抗日战场的重要性至今仍然是被忽视的。这种湮没不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拜冷战所赐。中国与苏联曾经同处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因此,在1949年以后,西方的研究对于回顾二战期间的中国历史并未表现出多大的热忱。此外,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学者来

9、中国学习研究和搜集中国抗战史料的困难比较大,与中国学者合作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文汇报:您本人如何评价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地位?米特:中国在二战期间的亚洲战场所起到的作用尤其重要。回到70多年前,如果中国在1938年被全面侵占,那么整个亚洲可能就不得不屈服于日本的铁蹄了。由于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大量日本军队被牵制在中国战场,日本占领整个亚洲的企图因此无法实现。当然,中国的抗战也是整个二战的一部分,所以美国的协助对中国最终获胜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否则中国也不可能在1945年获得最后的胜利。文汇报:把中国的抗战历史放到整个二战的背景中来审视,中国抗战如何影响了整个二战的战局?米特:我认为中国战场最重要

10、的贡献在于:在没有任何外界援助,也没有任何战争同盟可供借力的情况下,中国军民能在漫长艰苦的岁月中坚持不懈地独立抵抗日本侵略者。文汇报:根据您掌握的档案,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牺牲有多大?米特:从以往历史学家的研究中可知,负责任地估计,至少1 400万中国人在战争中丧生、8 000万中国人流离失所。文汇报:您为何认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是二战起点,而不是普遍认为的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这一论断的依据何在?米特:由于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尚未被西方充分认识,大多数历史学家倾向于将二战起始点标识为1939年。但是,如果我们将中国的抗战纳入整个二战的视野中来考虑,我想,随着中

11、国抗战历史逐渐走出被遮蔽的研究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应该会认同我的看法,把“卢沟桥事变”作为二战的起点。文汇报:我们查阅您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研究成果,您多次在文章中谈到,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对中国历史而言是个重要起点。请问这个“起点”开启了什么?米特:中国对日抗战所取得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国的社会问题开始得到关注;在这段同仇敌忾的经历中,中国人(尽管不是每个中国人)的“国家统一”意识极大增强;抗战经历奠定了日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总之,抗日战争重构了中国的社会与政治状况。文汇报:您认为现代中国的起点是什么时候?如何理解八年抗战锤炼出了一个现代中国?米特:所谓现代中国的起点并不是一个确

12、切的年份,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的确有标志意义,但是中国的现代性其实并不仅仅由鸦片战争来指示,而是有不少其他标志,包括鸦片战争之前很长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府行为合理化的努力等。而抗日战争确实刺激了中国在更多领域的现代化,包括科技的发展,也对中国后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文汇报:您认为尽管中国是“被遗忘的盟友”,但是二战对中国后来历史的持续改变非常深刻,比对其他国家都深刻。这点如何理解?米特:我认为,中国在抗战胜利后,在政治方面的急遽变化是反抗外侮和抗战期间社会变革的迫切要求的产物。文汇报:您认为,对普通中国人而言,经过二战的洗礼,“国家”的概念比之前有了很大的加强。这是为什么?米特:抗日战争是一个漫长

13、而艰难的过程,战争期间,民族感情并非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被激发。但是,在很多领域,比如教育界,由于对日作战的氛围,由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民族主义尤为激荡。此外,中国在医疗健康、难民救济和政府机构等各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促使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联系变得紧密。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记者在采访时首先提到米特把二战中的中国称为“被遗忘的盟友”问题,原因是在二战研究中史学家们低估了中国战场的作用,而米特是坚持中国是二战盟友观点的人。 B.从米特对中国在抗战中起到的主要作用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协助对中国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14、起到重要作用等观点分析,米特是在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中重新评价中国的抗战。 C.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因为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被西方充分认识,所以大多数历史学家倾向于二战起始点的标识是1939年。 D.米特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国抗战做出的牺牲有多大时用了“负责任地估计”这样的语句,“负责任”体现了米特的科学精神,“估计”是现在还没有办法最后确定具体的数字。 E.记者在对米特提问时很注重引而不发的技巧,即只问相关的问题,而不更多地解说相关的背景,让米特根据自己的知识去判断询问的目的然后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5超级大国的“冷战”为何让中国长期成为“被遗忘的盟友”?请结合文本

15、简要分析。(3分)6米特在这次访谈中就中国在抗战中的贡献以及抗战对中国的作用方面阐释了哪些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鸽 子谢志强一晃七日。我们准备了“头七”早晨去墓园祭祀,但家里也要做个仪式。头一天,妻子筹办了一桌祭“头七”的斋饭,她时不时地追忆该怎么摆放,后悔没有上心将母亲言传身教的细节保留下来。她只有摸索着摆放。天蒙蒙亮,我醒来,半边床已空了。我听到客厅的脚步声。我喊她。妻子以为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她进来首先拉开窗帘,阳光一下子涌进来,豁亮刺眼,像舞台拉开了帷幕,打亮了灯光。妻子开始叠被子。我说你别急着整理,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你母亲。还是傍晚下班,我走到我们居住的楼前,岳母在楼下散步,她竟然放弃了拐杖。岳母看见我,似乎特意等候着我下班归来。我走到她的面前,停住。我说:我说过你能够下楼走一走嘛。她在我面前五六米的幅度内,走了两个来回,然后说:我走得好不好?我对岳母说:你走得这么好,但是,在最佳状态的时候,要节省力气,那么就能细水长流了。现在,我们上楼了。梦里,岳母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