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9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711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9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2019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2019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2019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2019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9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9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2019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 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中国的诗、书、画、戏剧等文学艺术均呈现出鲜明的“写意精神”,并带来象征的、变形的、抽象的、表现的等复杂多变的形式演进,中国画更是其突出的代表。中国画从原始岩画到当代中国画, “写意精神”贯穿始终,形成其艺术特质和独特的绘画体系。千百年来,不论

2、中国画艺术如何呈现出变化无穷的瑰丽风姿,工笔画也好,写意画也好,但万变不离其宗,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哲理内涵的儒、道、老庄哲学,其长期主导并影响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 所谓“写意精神”是指在创作中以主观情感为主导的创造性艺术冲动和表现形式,画家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客观物象的深入观察、体会、分析和研究提炼并创造出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以主观情感的“写意精神”为先导, “意在笔先,象生其后”,强调主观情感对事物的能动作用。 中国画家在进行创作时,以“写意”为主导,以自己的主观情感去感受外在的物象,外在物象总是属于“意”的统辖之中,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在对自然物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

3、行主观创造,达到“感悟生命,抒情表意”的目的。一方面将“物”情感化,另一方面将“意”对象化,“眼中之竹”演绎为“胸中之竹”,带有画家强烈个人情感,经过经营构思提炼熔冶,“胸中勃勃,遂有画意”随机应变而迹化,由此而出现气韵生动、散点透视、随类赋彩等各种“传神”的创作形式和优秀作品。艺术创作不是以主观去追求客观,而是强调生命活力与作者心灵世界的融合,以达到物我交融,神形兼备的目的,由此其作品才能格高韵雅,生动传神。 在中国画领域,就字面意思理解,长期存在将“工笔画”与“写意画”对立的状态,殊不知“写意精神”是中国画之灵魂,同样贯穿于工笔画创作之始终,审美本质是殊途同归,同样要求境界高远,传神写意,

4、气韵生动。大量画家、理论家纠缠于其中,其实使用任何工具、材料的不同画种均创作了优秀的艺术作品,工具、材料是为人服务的,画家的文化修养不同,作品才有高下之分。工笔画的“工、板、死”,在大量的写意画中同样存在。境界高远,传神写意的工笔经典作品自古以来举不胜举, 。明清以降,居廉、居巢的“撞水撞粉”没骨画法更是直接从视觉上打破了工笔画与写意画的界线,成为当代工笔画创作借鉴的经典。当代工笔画在水与色、水与墨之间“撞、泼、洒”等各种千变万化的技法应用,创造了当代工笔画新的辉煌。 艺术的根本在于创造, “笔墨当随时代”,不论是工笔画也好写意画也好,只要我们把握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吃透传统,吞吐古今,融会

5、中西,加强文学艺术修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敢于探索创新,内容形式上独树一帜,中国画艺术的长河,必将出现更多璀璨的艺术精英与精品。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其内在精神都是长期主导并影响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生 活的儒、道、老庄哲学。 B.“写意精神”是指在创作中以主观情感为主导的创造性艺术冲动和表现形式,强调主观 情感对事物的能动作用。 C.世人将工笔画与写意画对立起来,其实写意精神是中国画之灵魂,工笔画也要境界高远, 传神写意,气韵生动。 D.工具、材料是为人服务的,画家文化修养高,画工笔画就境界高远,文化修养不高,画 写意画就“

6、工、板、死”。2将下列对画作的分析填入文中横线处,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五代画家黄筌描绘宫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画法精细,其写生珍禽图写花卉翎毛因 工细逼真,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 B.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游春却不画春景,通过人物神情动态、马匹轻快节奏表现 出春意盎然的气氛,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C.北宋崔白的寒雀图全幅一枝弯曲老树、枝头九只小鸟栖宿跃噪不一,生动的构图, 传达给人清远凝练又极富生机的意境。 D.宋代李迪枯荷鹊鹎图中翻卷的叶面,满布虫蚀的痕迹,一只鹊鹎双爪紧握荷茎,扭 颈俯视,为萧瑟的深秋平添了几许生气。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画为了

7、更好地表现出鲜明的“写意精神”,使用了象征的、变形的、抽象的、表现 的等复杂多变的艺术形式。 B.中国画家进行创作,强调外物与作者心灵世界的融合,追求神形兼备的境界,又把写意 作为物象的先导和主导。 C.随着写意精神在绘画领域的影响,当代工笔画充分借鉴了写意画的技法,工笔画与写意 画之间界线越来越模糊。 D.艺术的根本在于创造,要创作更多璀璨的艺术精品,我们应着眼古今中外,从生活中广 泛吸取营养,提高艺术修养。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景,字子昭,高祖从父弟也。父崇之字茂敬,以干能显,为政尚严厉,官至冠军将军、东阳太守。永明中,钱

8、唐唐翊之反,别众破东阳,崇之遇害。景八岁随父在郡,居丧以毁闻。既长好学,才辩能断。齐建武中,除晋安王国左常侍,迁永宁令,政为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雅服景为政,乃榜郡门曰:“诸县有疑滞者,可就永宁令决。”顷之,以疾去官。永嘉人胡仲宣等千人诣阙,表请景为郡,不许。永元二年,以长沙宣武王懿勋,除步兵校尉。是冬,宣武王遇害,景亦逃难。高祖义师至,以景为甯朔将军、行南兖州军事。高祖践阼,封吴平县侯,食邑一千户。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会年荒计口赈恤为嬗粥于路以赋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 天监四年,王师北伐,景帅众出淮阳,进屠宿预。丁母忧,诏起摄职。八年三月,魏荆州刺史元志率众七万寇潺沟

9、,驱迫群蛮,群蛮悉渡汉水来降。议者以蛮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景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魏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蛮,则魏军无碍,非长策也。”乃开樊城受降。 景为人雅有风力,长于辞令。其在朝廷,为众所瞻仰。于高祖属虽为从弟,而礼寄甚隆,军国大事,皆与议决。十五年,加侍中。十七年,太尉、扬州刺史临川王宏坐法免。诏曰:“扬州应须缉理,宜得其人。侍中、领军将军吴平侯景才任此举,可以安右将军监扬州,并置佐史,侍中如故,即宅为府。”景越亲居扬州,辞让甚恳恻,至于涕泣,高祖不许。在州尤称明断,符教严整。有田舍老姥尝诉得符,还至县,县吏未即发,姥语曰:“萧监州符,火煽汝手,何敢留之!”其为人所畏敬如此。

10、十八年,累表陈解,高祖未之许。明年,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安西将军、郢州刺史。将发,高祖幸建兴苑饯别,为之流涕。既还宫,诏给鼓吹一部。在州复有能名。齐安、竞陵郡接魏界,多盗贼,景移书告示,魏即焚坞戍保境,不复侵略。普通四年,卒于州,时年四十七。谥曰忠。 (节选自梁书)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会年荒计口赈恤为 嬗粥于路以赋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 B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会年荒计口赈恤为 嬗粥于路以赋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 C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会年荒计口赈恤为 嬗粥于路以赋

11、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 D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会年荒计口赈恤为 嬗粥于路以赋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父”指父亲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从”表示堂房亲属,“从弟”即堂弟。 B. “践阼”指走上阼阶主位,特指皇帝登基。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C. “丁母忧”,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应考。 D.“出”,调出京城,表示贬官,古文表示贬官的还有“夺”“谪”“左迁”“黜”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景从小孝父,为政受父影响。他八

12、岁跟随父亲在州郡,服丧期间以绝食毁形而闻名; 他父亲凭借才干贵显,为政严厉,影响了萧景的为政风格。 B.萧景深受信任,礼寄超越寻常。他被高祖委以重任,告别年迈父母居住扬州担任刺史, 言辞非常诚恳痛切,以至流泪哭泣,高祖仍不答应他的请求。 C.萧景在任明断,深为百姓敬畏。任扬州刺史时,一老农妇得到萧景的符节,训斥怠慢的 县官说:“萧监州的符节,烧着你的手,怎敢留着它呢!” D.萧景政绩卓著,历任军政要职。他早年任职永宁县令,治理为百城第一,后任甯朔将军、 扬州刺史、使持节、安西将军、郢州刺史等职,声名显赫。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永嘉太守范述曾雅服景为政,乃榜郡门日:

13、 “诸县有疑滞者,可就永宁令决。”(5分)(2)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魏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蛮,则魏军无碍,非长策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 -9题。至日刘著乱离南国忽经年,一线愁添未死前。心折灵台候云物,眼看东海变桑田。燕巢幕上终非计,雉畜樊中政可怜。安得绝云行九万,却骑鲸背上青天。 【注】至日,此指冬至。刘著,安徽皖城人,皖城有玉照乡,晚年自号玉照老人。北宋末登进士第,后在金朝任职,曾任翰林院修撰、忻州刺史等。 灵台,此指供登临以观天象变化的高台。“政”通“正”。8简要赏析“燕巢幕上终非计,雉畜樊中政可怜”两句表达的妙处。(5分)9本诗表达的情

14、感比较复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 , ”说明当时世俗小人的 行为没有准则、尺度可言,一味地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2)桃花源记用“ , 表明桃花源中人长期与世隔绝,对 外界社会状况一无所知。 (3)韩愈的师说以“ , ”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 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牧 归刘国星 夕阳斜坠荒原,草场、牛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