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578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

2、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古代先民审时度势,辛勤耕耘,沐日月光辉,与天地同庆,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他们爱玉、尊玉、崇玉,比德于玉,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玉文化。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古代先民开发和使用玉器至少已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裴李岗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经用透闪石质玉石、绿松石等制作出了多种形式的的玉器,不仅在切割、打磨等工艺上表现出一定的治玉水平,在东北地区还出现了以透闪石玉为主流的用玉传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不仅出现了多支既相互影响,又各具鲜明特征的玉文化,也出

3、现了像红山文化、良渚文化这样的加工、制作、使用玉器的高峰。至先秦时期,以和田玉为主要载体的著名的“玉石之路”已经形成,并且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扩展,在中西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中作出重要贡献。伴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玉文化也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变化,成一枝独秀。纵观中国的玉器、玉文化发展历史,中国的玉器及玉文化有许多独特之处。如在治玉工具、制作技术、内容、形式及其功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突出的特点,其中以种类丰富的“铊”来命名的颇富特征的治玉工具,以镂雕、微雕、大型山子雕、抛光为突出特征的制作技术,以祭祀天地人祖、表现等级身份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制作精美的礼仪用器,用于反映思想观

4、念与现实生活的广泛题材及其表现形式等,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创新与智慧、文化与传统。而近万年未曾出现断裂的玉器发展历史,以及不断吸纳、融合、发展、创新的玉文化发展模式,则铸就了其在世界民族文化史上的辉煌。作为一种有深刻内涵的传统文化,中国玉文化最突出的特色还在于“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经过历代儒家学派的传承与发展,伴随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不断融合,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深深镌刻在炎黄子孙的心里及语言文字系统中。据不完全统计,在汉语的字、词和成语中,与玉有关的多达四五百个。这些字和词语所表示的多是与美好、尊贵、典雅、美妙、高尚、气度不凡、气节崇高等含义有关的。比如:玉貌花容、守身如

5、玉、金玉满堂、玉楼金殿、玉清、玉观音等等。这些词语中有形容人的容貌姣好的,有以比喻人的情操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有形容人的才学精到,有谓财富极多,有形容楼阁宫室的精致优美,有的是道教文化中天帝所居住的地方,有的则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晶。“黄金有价玉无价”,则很好地反映了玉的崇高地位与价值。而“人养玉,玉养人”,早已广泛流行于爱玉、赏玉、玩玉、珍藏玉的炎黄子孙之间,成为他们的宝贵体验与共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代沿革,其具体内容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但作为其主旨的关于秩序与和谐的理念未变,并且影响至今。“以玉比德”用玉观念

6、的提出,正是儒家关于“礼”的教化中,引导人们加强自我修养、自律、自善,把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人的内心尺度的具体体现。“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仁、义、礼、智、信的哲学、伦理学思想以及外柔内刚、刚柔相济、温柔敦厚、鲜而不垢、坚而不蹙、廉而不刿、表里如一等美学品格,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摘编自赵朝洪中国玉文化的独特精神气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古代先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他们爱玉、尊玉、崇玉,比德于玉,发展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玉文化。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古代先民就已经用透闪石、绿松石制作玉器,在切割、打磨等工艺上表现出了一定

7、的治玉水平。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不仅出现了多支既相互影响又独具特征的玉文化,而且出现了加工、制作、使用玉器的高峰。D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历史近万年未曾出现断裂,经过不断吸纳、融合、发展、创新,铸就了中国玉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史上的辉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的玉器与玉文化有许多独特之处,其治玉工具、制作技术、内容、形式及其功用,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创新与智慧、文化与传统。B“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经过历代儒家学派的传承和发展,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不断融合,才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在汉语中,与玉有关的字和词语都表示着美好、尊贵、典雅、

8、美妙、高尚等含义。它可形容人的容貌姣好,还可比喻人的情操,不一而足。D“以玉比德”用玉观念的提出,这是儒家关于礼的教化中,引导人们加强自我修养、自律、自善,把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人的内心尺度的具体体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石之路”先秦时期已经形成,在中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国玉文化不断发展变化,成一枝独秀。B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具体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但其关于秩序与和谐的理念始终未变,并影响至今。C“人养玉,玉养人”,早已流行于爱玉、赏玉、玩玉、珍藏玉的炎黄子孙之间,成为他们的宝贵体验与共识,表现了中国人历来重视人

9、玉和谐的传统。D“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及其蕴含的哲学、伦理学思想以及美学品格,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人。与弟頔皆以进士试礼部预选,会诏兄弟毋并举,频即推其弟,弃去。后六年,乃擢第。自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南昌县,改大理寺丞、知九陇县,迁殿中丞。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频视券墨浮朱上,曰:“是必先盗印然后书。”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梦松用此入为监察御史,频坐不时具狱,降监庆州酒,徙知长洲县。

10、天禧初,增置谏官、御史十二人,频以选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陈、亳间民讹言兵起,老幼皆奔,命安抚京西。还,为三司度支判官。青州麻士瑶杀从子温裕,并其财,遣往按治,士瑶伏诛。又诏鞫邛州牙校讼盐井事。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频雅善丁谓,谓贬,左迁尚书比部员外郎、监饶州酒。起知信州,进刑部员外郎、知福州。王氏时,赋民官田,岁输租税而已。至是,或谓鬻之可得缗钱二十余万,频疏以为不可。徙知潭州。改广西转运使,擿宜州守贪暴不法,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复入为度支判官,累迁刑部郎中。使契丹,至紫濛馆卒。契丹

11、遣内侍就馆奠祭,命接伴副使吴克荷护其丧,以锦车驾橐驼载至中京,敛以银饰棺,又具鼓吹羽葆,吏士持甲兵卫送至白沟。诏遣其子访乘传扈其柩以归。访官三班奉职,即许也。(节选自宋史章频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B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C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D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5下列对文中加点

12、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禧是宋真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它不同于庙号、谥号和尊号。B召对是指臣下上朝时向君主进言、汇报有关情况,君主根据请示的问题逐一回复。C左迁指降低官职,亦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D乘传是乘坐驿车。传,驿站的马车。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章频知书达理,礼让兄弟。在与弟到礼部参加进士预选考试时,恰逢诏令兄弟不能同时参加,章频就让给弟弟,自己离开,六年后才考中进士。B章频明察秋毫,善于断案。审理

13、孙延世案时,通过蛛丝马迹,查明事实真相,终于让孙延世伏罪,但他却因此案被降职。C章频安抚有方,深孚众望。陈、亳间百姓谣传要发生战争,老幼全部逃难,朝廷命章频安抚京西。他回京后,被任命为三司度支判官。D章频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王安石当政时,把官府的田地交给百姓经营,百姓只需每年缴纳租税,章频上疏认为这并不可行。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2)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赠俊公道人【南朝】范云秋蓬飘秋甸,寒藻泛寒池。风条振风响

14、,霜叶断霜枝。幸及清江满,无使明月亏。月亏君不来,相期竟悠哉!8.诗歌前四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种赏析。(5分)9.请简要分析诗歌的后四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叙述自己的布衣身份和所受先帝之殊遇,后用对偶句式,以“,”两句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2)苏轼在赤壁赋中开头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美妙景色的句子是“,”。(3)蜀道难中李白以“,”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极言山之高峻险拔,让人感到惶悚不已。乙选考题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

15、作答前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断腿母狼邓林外公是生产队的护林员,他和外婆住在黄巢坪山上的小木屋。木屋的四周有竹篱笆围着,种着玉米、番薯、青菜、萝卜,养着十几只鸡鸭。那天,外公外出巡山,走到白佛崖底时,听到了动物凄惨的叫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被野猪夹夹住了后腿的狼。狼满嘴是血,一条后腿已经断了一截,脚爪子连着皮,和另一条腿一起,夹在野猪夹里。狼为了自救,活生生地咬断了自己的一条后腿爪子,正打算咬另外一条腿爪子。外公向来对狼没有好感,砍下了一棵小树做木棍,打算结果狼的性命。狼没有龇牙咧嘴,目露凶光,只是轻轻地哼哼着,眼里竟然流出了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