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568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 201811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 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 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 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

2、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北方最明显的地理标志就是长城。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 逶迤连绵 穿行在崇山竣岭之上, 将秦汉到明清的文化符号一一镌 刻在苍茫的大地上。如果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一抹红霞涂染了曲 曲折折的石墙,又为烽火台、戍 楼(描绘/勾勒)出金色的轮廓。这时,你遥望天边的归雁,听北风 掠过衰草黄沙,心头不由会泛起一种历史的沧凉 。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万里长城由东向西进入陕 北府谷犁辕山境内后,轻轻地拐了一个弯。这气势浩大 ,如大河奔流般的长城,怎么说拐就拐了 呢?现在能给出的解

3、释,只是为了一座寺和一棵树:一棵红柳树。这棵红柳(挺立耸立)在一 座古寺旁,深红的树干,遒 劲的老枝,浑身鼓着拳头大的筋结,像是铁水或者岩浆冷却后的(凝结 凝聚)。而在这些筋结旁又生出一簇簇柔嫩的新枝,开满紫色的小花,劲如钢丝,灿若朝霞。 它高大的身躯摇曳 着,扫着湛蓝的天空,覆盖着这座乡间的古寺,一幅古典的风景画。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镌(jun)逶迤B戍(sh)崇山竣岭 C劲(jng)沧凉D曳(y)气势浩大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挺立凝结B勾勒挺立凝聚 C描绘耸立凝聚D勾勒耸立凝结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BC

4、D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从首次发射载人飞船,到执行“多人飞天”任务,如今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已成功对接, 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发射也倚马可待 。 B在剧中陆毅一面化身翩翩公子哥,挥洒自如 ,风流倜傥,眉宇间难掩睿智聪慧之气;另一面 却是全副武装的冷峻军人形象,英武干练。 C 新周刊向他颁发“新锐艺术人物”奖时这样评价:他是中国新闻油画的始作俑者 ,把记录 中国面孔视为使命,他用画笔定义着“中国脸” 。 D当年莫高窟绘制壁画的画师,苦心孤诣于自己的艺术追求,心无旁骛地进行着自己的艺术创 造,尽自己所能去追求一种近乎极致的艺术境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

5、们不断追逐、积累金钱,不停地改变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这其实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饥饿而 已。我们也深刻意识到,我们真正渴望的其实是有意义的人生。 B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是我国第 6 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经过 2 天独立飞行再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 C长征历时之长久、规模之浩大、行程之遥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 无仅有的,在人类文明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D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使得许多曾经追求“稳定”的年轻人,踏上 创业新路途,在创造市场价值的同时,也在重塑着中国经济。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陶诗的自然美 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 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 五 柳先生传说: “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他写诗只是自 娱而非娱人,更不是为了迁就人。他的诗都是示志之作,不为时论所拘,没有得失的考虑。陶渊 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朱熹说: “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 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这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正如宋代施德操所说: “渊明随其所

7、见,指点成诗,见花 即道花,遇竹即说竹,更无一毫作为。 ”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 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 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 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 “今日天气佳” “秋菊有佳色” “日暮天无云” ,全都明白如话,好像 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 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 “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是豪放, 但豪放得来不觉耳。 ”陶诗完美地统一了朴素

8、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 然化的境地,陶诗独特的艺术成就即在于此。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谈 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例如: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 回飙开我襟。 ”(和郭主簿二首)写夏日闲居的恬适心情, “贮”字用得多么有趣,好像凉爽都 贮存在林下,随时可以汲取一样。南风也体贴人意,为人撩开衣襟送来凉意。 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 时光的流逝,一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二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三日“日月 还复周,

9、我去不再阳” ,四日“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五日“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 六日“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七日“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 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 那“待”字、 “掷”字、 “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 ,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 “前 途渐就窄” ,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 “壑舟”二 句用庄子大宗师的典故,也极其自然。如果没有高度的驾御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 这样纯熟自然的地步! 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

10、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 衣食固其端”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 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 能曲肖神理” ,是很中肯的评论。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 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决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 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6关于陶诗的自然美,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道理,产生感

11、情,受外力 诱发便写出了诗。 B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他的诗里并没有什么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 华丽的词藻。 C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故清人潘德舆评价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 理” 。 D陶诗的自然美,在语言上表现为不露痕迹,自然精粹,这更见其对语言锤炼和雕凿的高深之 功。 7下列关于陶诗“朴素美”和“语言美”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秋菊有佳色” “日暮天无云”等诗句都运用了白描手法,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 B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在陶诗中完美统一,达到了自然化的境地。 C陶诗“去去转欲速” “前途渐就窄”两句借道路来表达

12、老年人生的深度体验,言简意赅。 D陶渊明运用炼字、比拟、用典等技巧驾御语言,将语言锤炼得十分精粹,诗歌纯熟自然。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诗的自然美既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完全一致,也是英国诗人济慈“美即是真,真即是 美”艺术观的生动体现。 B元好问在论诗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评价是对陶渊明自然精粹的语 言特点的很好诠释。 C陶渊明杂诗中的“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等诗句体现了 其作品哲理性的特点。 D本文从美学、哲学、宗教、文论等方面对陶诗自然美的精微处进行解读,引用诗句、诗论议 理,深以披露,晓以众人。 三、(每小题 3

1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公 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 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 焉。士文伯让之曰: “敞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阚闳,厚其墙 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敞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 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 请命。 ” 对曰: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 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 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 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

14、之罪。侨 闻文公之为盟主 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今缇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 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 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以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 行,君之惠也, 敢惮勤劳?” 文伯复命,赵文子曰: “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 ”使士文伯谢不敏 焉。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 筑诸侯之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 “毁乡校,何如?”子产曰: “何为?夫人朝夕退 而游焉 ,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

15、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 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 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 ,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日: “蔑 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 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 “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 (节选自左传 ,有删改) 【注】公:指鲁襄公。晋侯:指晋平公。匄:士文伯名。侨:子产名。乡校:古 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葭,然明的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输 币输:缴纳,献纳 B使士文伯谢 不敏焉谢:辞别 C然犹防 川防:堵塞 D不如小决使道 道:通“导” ,疏通,引导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晋侯以 我丧故赵王岂以 一璧之故欺秦邪 B若获荐币,修垣而 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 始流 C乃 筑诸侯之馆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D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 闻作威以防怨 B其所善者吾则行力其所恶者吾则改力是吾师也若力何毁力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 以防怨 C其所善者吾则行杉其所恶者吾则改力是吾师也若之何毁力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 以防怨 D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