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2019届高三统一抽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562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平度市2019届高三统一抽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平度市2019届高三统一抽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平度市2019届高三统一抽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平度市2019届高三统一抽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平度市2019届高三统一抽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平度市2019届高三统一抽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平度市2019届高三统一抽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检测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2018.12 说明: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本试题分为第卷和第卷和第卷两部分。请将第卷两部分。请将第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写在答卷答案写在答 题纸指定位置上。题纸指定位置上。 2.本试题满分为本试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分钟。 第第卷(共卷(共 36 分)分) 一一、 (18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题。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终生一直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

2、栖皇,也 很无奈,唇焦口噪 ,颠沛流离,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犹如一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恰如 其份 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他是那般执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走头无 路之时,也不甲(推脱/推托)自己的责任。 孔子不是神,只是人,一个感情炽(zh)热的人。他会怒不可遏地呵 (h)斥昼寝的宰予“朽木 不可雕也”;也会对他欣赏的颜回微微颔 (hn)首;对他 乙(不以为意/不以为然)的举动,他会 莞 (wn)尔一笑,笑过之后又连忙解释“前言戏之耳”。 虽然论语以记言为主,但我们从中丙(不止/不只)可以了解他的思想,还可以看到 一个栩栩 如生的孔子形象。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

3、都不正确的是 A. 呵 (h)斥 唇焦口噪 B. 炽 (zh)热恰如其份 C. 颔 (hn)首走头 无路D. 莞 (wn)尔栩 栩如生 2、在文中甲乙丙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推脱不以为然不只B. 推脱不以为意不止 C推托不以为然不止D. 推托不以为意不只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阳新区一些居民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或凌空 搭建,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 ,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B 奥维公司公布的全国家电零售额调查报告显示, 今年1月家电行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惨淡经 营 状况,零售额同比下降31,空调名列下降榜首。 C错误是世界的构成部分,

4、对于别人曾经加诸你的伤害,如果没有犯而不校 的气度,没有既 往不咎的胸怀,是难以锻炼出一个人的。 D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绘 声绘色 ,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环保法规定,只要排污单位和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违法一天就罚一天,上不 封顶,直至罚到违法行为改正为止,此规定可谓“史上最严”的规定。 B电视剧离婚律师围绕着“相信爱情,经营婚姻”为主题,讲述了两个原本不 再相信爱情的离婚律师最终走进婚姻殿堂的故事。 C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使得我国的舞台技术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懂得舞台技术,精

5、 通演出项目管理的高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D变形金刚 4引爆了电影市场,成为第一部中国电影史上“首日票房超 2 亿” 的电影。这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电影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良心虽然对人的行为意念作出是非判断,但它对人的行为却没有强制作用,它有其自身特 点,:;。良心只对人作出是非判 断,何去何从,完全取决于本人的主观意志。 而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利,不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害 事实上二者往往互相冲突,很多人正是出于本身利害的考虑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 生物学的代谢定律决定了人不吃饭一定会饿死,不呼吸就会窒息,谁都不能违反 物理学定律决定了人如果从高楼掉下

6、去,就一定会向下跌落 但唯独对内心的是非律,人可以遵从,也可以不遵从 这正是人内心的“是非律”不同于物理或生物定律之处 A. B. C. D. 二二、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 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 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

7、 需要, 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 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 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 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 :“夫美也者, 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 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 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

8、意义的超美学的标 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 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 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 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 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 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 这正是老子的“无 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 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

9、美,其中的逍遥游 、 秋水等篇都表现 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 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 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 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 尖锐, 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 “其质至美, 物不足以饰之。 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 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

10、求华 丽之美同国运、 民心联系起来, 而且, 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 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 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 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 ,有删节) 6.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 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 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 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反对追求华

11、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 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 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7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 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 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

12、的精巧与美丽,强 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 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 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 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

13、种带有普 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 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三三、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欲为一郡守,好作政 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 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 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 天下

14、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 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 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 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 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 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

15、在,未可 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 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 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 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 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 ,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音乐毅走

16、 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 对曰: “臣事昭王, 犹事大王; 臣若获戾, 放在他国, 没世然后已, 不忍谋赵之徒隶, 况燕后嗣乎?” 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 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 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 视同岁中顾:照顾B兴举 义兵举:发动 C妄相忖度 度:猜测D昔乐毅走 赵走:投奔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意义和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