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550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5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3小题,小题,9 9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我是歌手已成为国内顶级的综艺节目,虽然参赛歌手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高音为竞争 手段,但这就是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因此丝毫无碍于吸引数量可观的大众观众。李健的出 现,可以说打破了节目的惯常格局:他善于轻声吟唱,不会面红耳赤地升 Key 拔音;坚持民谣小 调,不会投其所好地选择经典口水。这当然一方面会使自己在投票中面临风险,但另一方面也意 味着出奇制胜。事实正好是后

2、者,听惯了高门大嗓和熟烂旋律的观众被这种温婉细腻和柔美飘忽 吸引打动了。形容李健如一股清风一点没错,他在主流音乐、大众舞台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将徘 徊在边缘舞台的民谣支流引入其中。 李健承接了大陆民谣浪潮,然而不同于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絮叨记忆,李健大部分 时间是任凭岁月流走的,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他无意于叙写完整的故事、描绘具体的 人物,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和汪峰的歌词里总是频繁出现彷徨、失落、孤独等词汇一样, 李健的歌里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向往、美好、圣洁、月光、星辰、白云、湖水、童年、年华, 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因此他的音乐一定是

3、安静 的、超脱的、婉转的,也只有这种反复的抚慰才能安放那些飘忽的情丝。李健具备娴熟的古典音 乐基础,信手拈来的华丽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必然是易于大众接受的优美歌路。所以李健只 是民谣传统的自然延续,并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者。他的歌是一首首抒情诗,而任何一个伟大 的诗人都不可能只靠抒情就传诵千年。 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李健的选曲基本没有跳脱以往的风格,只有一首陀螺是批判性 反思性的歌曲,却依然被他的嗓音柔化软化,完全失去了原唱者万晓利的困惑感、失望感。但也 正因为如此,李健才受到欢迎,综艺娱乐节目的观众期待的是即兴的陶醉和廉价的感动,而非多 想一层的深刻。除了登上过春晚的当你老了和琼瑶苦情歌在水

4、一方,李健在比赛中演唱 的其他曲目都不是新歌,也都没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哪怕原唱者有足够的名气、足够的金 曲。 同时,太久的安静总会失之于平淡,这是李健最大的危险。他的歌永远飘在云端,找不到落 脚的地方,乍听时会觉得梦幻清爽,飘得久了就会缺氧头晕。而那时,也正是李健回归自己、回 归往昔的时刻。 李健这一次文艺性的胜利是诗意想象的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真正的中产阶级和小资是不 会满足于、甚至不屑于关注一档大众综艺娱乐节目推出的歌手的。而且当李健成为大众偶像时, 便再也无法适用于小资和文艺青年们彰显独特品味、区别主流审美的本质需求了我的李健不 能是大家的李健,大家的李健不是我的李健。 1.下列

5、关于李健音乐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健的音乐承继了大陆民谣的特点,但他摈弃了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絮叨记忆, 任凭岁月流走,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 B.李健的音乐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不在乎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具体性,他的歌里永 远吟唱着爱、思念、向往、美好、圣洁、月光、湖水、童年等。 C.李健音乐中吟唱的内容不像汪峰的音乐那样频繁出现彷徨、失落、孤独等词汇,无论世界 如何变幻、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 D.李健的古典音乐基础扎实,他能信手拈来华丽的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用反复的抚慰表 达飘忽的情丝,其音乐显得安静、超脱而婉转。 【答案】A

6、【解析】“摈弃了”和原文第二段首句“不同于”信息不一致,“任凭岁月流走”前缺少限 定词“大部分时间”。 【考点】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下列对李健在我是歌手节目中获得观众认可原因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顺应了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高音为竞争手段,为该节目带来 了数量可观的大众观众。 B.坚持选唱民谣小调,表演时轻声吟唱不飙高音,温婉细腻而柔美飘忽,出奇制胜,打破了 节目的惯常格局,让观众耳目一新。 C.在音乐处理上,即使是饱含着哲理的作品,李健也把它唱得很柔软,使之既保持原作的情 调,又能带给观众即兴的陶醉和感动。 D.李健在比赛中演唱的作品都不

7、是新歌,而是那些名气大的原唱者演唱的含金量高、但都没 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的作品。 【答案】B 【解析】A.该选项是我是歌手节目受欢迎的原因。C.“保持原作的情调”表述不当, 陀 螺完全失去了原唱者万晓利的困惑感、失望感。D.“都不是新歌”表述不当,原文有“除了登 上过春晚的当你老了和琼瑶苦情歌在水一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健将边缘化的民谣支流引入主流音乐、大众舞台,但他只是民谣传统的自然延续者,并 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者。 B.李健的音乐有很强的抒情性,这是他突围的利器,但仅凭这样的作品,他不可能在音

8、乐的 道路上长久受到观众的追捧。 C.李健最大的危险在于,长久的安静容易让观众产生平淡乏味之感。到那时,李健需重新回 归自我、回归往昔。 D.李健的胜利是文艺性的胜利,是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因此,成为大众偶像是李健的荣 耀,同时也是他的悲哀。 【答案】D 【解析】范围扩大,应该是“诗意想象的中产阶级和小资”;“悲哀”的说法于文 无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4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中学联盟 葛市长家的草莓 “知道不?这次人代会上,老葛转正了! ”方凯来电话,话里话外都透着开心

9、,仿佛 A 市新 提拔的市长不是葛亚楼,而是他方凯。 “真的?那咱可得借机宰他一回。 ”我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在人脉为王的今天,有个 有实权的官同学,后面的省略号就太多了。 不过,我心里也有点儿酸酸的。作为大学里上下铺的兄弟,我们三个当年一个起跑线,只不 过毕业时拼爹,我和方凯因此留城,葛亚楼被完璧归赵。当时听说他进了最基层的镇政府,干了 最基层的秘书工作,没想到十年打拼,人家浮上来了,我们却依旧原地踏步。 领导的电话,一个字,忙!多次占线,终于打进去时,葛亚楼语气中透着一份惊喜: “尖子? 老 K?有日子不见了。什么?请客?好说,好说!嗳,下什么饭店!家里去,你嫂子这两年厨艺 见长,来尝尝她

10、的糖醋鲤鱼。 ” 葛亚楼还像当年一样,亲亲的。方凯大大咧咧地称他“老葛” ,我则恭恭敬敬地称他“葛市 长” 。 “什么长不长的,还是叫我楼子吧! ”葛亚楼重新翻出了那个打着时光烙印的雅号。我 和方凯“哈哈哈”地笑起来。 周末,我们去了一个很普通的小区,葛亚楼住在那里。我们把车停好,正要上楼时,一个人 骑着一辆旧“飞鸽”叮儿当地过来。咦,那不是我们的大市长吗?他把车锁好,从车筐里掏出一 瓶干红葡萄酒,冲着我笑: “尖子不喝白酒,我差点儿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 他真是细心!我的心一暖,贴身衣兜里装的东西就有点儿硌得慌。那是一枚价格不菲的祖母 绿戒指,准备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 “老葛,这些琐事,还用

11、你亲力亲为?还有啊,现成的红旗不用,骑这辆破飞鸽 。 知道的,你艰苦朴素惯了;不知道的,人家不说你作秀吗?”方凯竹筒倒豆子,还是当年那个直 筒子脾气。 葛亚楼挠挠头: “这事儿,我还真没想过那么多。这车子还是我妈留下的,一直不舍得扔, 偶尔搬出来骑骑,活动活动筋骨,挺好的! ” 进了门,我环顾四周,这套两居室实在简朴至极。葛亚楼看出了我眼里的困惑: “嘿嘿,这 房子是小了点儿,不过,住着温馨。市政家属院那边给配了一套,我没要。我和你嫂子舍不得周 围这些老邻居,人是群居动物,日久生情啊! ” 市长夫人,是一个贤淑女人,从事幼教工作,在一所幼儿园,陪着那些花儿、朵儿一起成长。 她把自己的拿手菜端上

12、桌,笑着说: “今天一定要多喝几杯,老葛在我耳边没少念叨你弟兄两个。 ” 家里的便宴跟饭店就是不一样。阻隔在我们之间的一些鸿沟顿时灰飞烟灭,我们好像又回到 了那些青葱岁月,大声地笑着,大口地吃着,大杯地喝着。在这种情景下,我若掏出那枚祖母绿, 岂不是太煞风景? 酒足饭饱,我手插衣兜里,刚要行动,葛亚楼左扯一个,右拽一个,把我们拖到阳台上: “来, 来,跟我来,看看我种的草莓! ” 那个不大的阳台上,摆满了黄泥花盆,里面的草莓郁郁葱葱,挂满了果实,红艳艳的。 市长夫人手脚麻利地摘了一盘草莓,放在茶几上: “两位兄弟,快来吃,咱自家种的,绿色、 环保、无污染。 ” “不养花草,种草莓!你这市长,雅

13、兴不小! ”方凯讥讽地拍着老葛的肩。 “别小看这小小的草莓!是它一步步激励着我走到今天。 ”葛亚楼凝视着手中的一颗草莓, 给我们讲了一段往事。 “二十年前,一场瘟疫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母亲带着我和小妹搬到了小城。她租了一间破旧 的阁楼,用拾荒的钱,供我们兄妹上学。邻居的孩子吃草莓,不懂事的妹妹也吵着要。那时的草 莓要 20 块钱一斤,对于一个贫寒的家庭来说,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即。妹妹大哭了一场,睡着了, 母亲也下了楼。母亲再回来时,一头长长的秀发不见了,头发短得如同男人的板寸。她的手里多 了两个花盆,两颗草莓苗。她说: 记着,自己种的草莓最香甜。 那年初夏,那两株草莓开花、 结果,我和妹妹吃到了这

14、世上最好吃的水果,同时也将母亲的话铭记在心。 ”葛亚楼说。 面对一个喜欢吃自己种的草莓的人,我知道,那枚祖母绿掏出来也是白掏。告别时,葛亚楼 握着我和方凯的手说: “谢谢你们把我当兄弟! ”他永远不会知道,那天,他眼神里的那份真诚, 是怎样让两个老同学落荒而逃的。 几年后,班里搞了一次同学聚会。说起副省长葛亚楼,很多同学跟我们一样,吃过葛家的糖 醋鲤鱼,尝过葛家的阳台草莓,还听过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 (选自小小说选刊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我”与方凯、葛亚楼一起毕业,由于拼爹,葛亚楼进了镇政府干了秘书,十年之后当上 了市长,而“

15、我”与方凯却无奈留城原地踏步走。 B “我”认为在人脉为王的今天,有个手握实权的官员同学,对自己会有很多好处,所以, 葛市长刚刚转正, “我”与方凯就急于去拜访他。 C小说中的“我”之所以没有送出那枚祖母绿,一是因为市长家的便宴气氛融洽,二是有感 于葛市长讲的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 D语言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这篇小说在塑造葛亚楼这个艺术形象时,就善 于抓住典型语言来表现他的美好心灵和高尚人品。 【答案】A 【解析】 “我与方凯却无奈留城原地踏步走”分析有误, “我与方凯留城”是“拼爹”胜利 的结果,不是“无奈” 。 【考点】综合分析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 5小说中的葛亚楼有哪些形象

16、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5 分) 【答案】5. 【答案】廉洁正直;重情重义,看重同学情、邻里情;始终保持艰苦朴素 的生活作风;平易近人,不摆官架,不打官腔。 【解析】解答此题要分析小说层次,找出相关描写内容,加以概括归纳。比如,葛亚楼成为 市长后,和同学之间仍然称呼大学时代的“雅号” ,就表现他的平易近人。 【考点】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 6小说通过葛市长之口叙述草莓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有利于增强小说故事情节的真实性,有较强的说服力;体现出母亲的坚强和教诲 对他的人生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凸显主人公的清廉正直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体现了主人公的 自诫、自律,同时也是对同学的诫勉,能够更好地表现“靠双手获得的果实才是最香甜的”这 一小说主题;使故事情节更加简洁紧凑。 (每点 2 分,答出三条可得满分。 )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切入角度,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主旨”入手。 从人物角度,表现母亲和主人公的品质;从情节角度,和上下文联系紧密,不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