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四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539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北四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北四市江苏省苏北四市 20192019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恽寿平的花鸟画北宋徐崇嗣,了明代花鸟画中的写意法,笔触洒脱飘逸,以 清秀柔丽代替了以往浓艳富丽的画风,饶有机趣,画作。 A.取法融汇精妙绝伦B.效法融汇美轮美奂 C.效法融会美轮美奂D.取法融会精妙绝伦 2.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说法引发了人们高度关注,住建部要求各地进一步 取消或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 B.中共十八大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

2、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 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C.媒体做电商,要借鉴和吸收电商行业发展的先进成果,走自己特色的“媒体电商”之路,而 不是照搬互联网企业模式,否则可能会水土不服。 D.我校研究院发布的“退休版城市幸福指数”,采用指数形式,通过以退休人群生活品质为主 线,全面衡量城市应对老龄化的建设情况。 3.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 分)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

3、千峰。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 中秋 除夕 端午 元宵B. 中秋 元宵 重阳 七夕 C. 重阳 七夕 端午 元宵D. 重阳 除夕 元宵 中秋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60 分。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附加题 40 分,延时 30 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代,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

4、什么人,。当然,同时 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 生活的走向。 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 但我们不必惭愧 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 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 并且诧异当初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 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 ABCD 5.下图是 2003-2011 年间的国内汽油与国际原油价格表,粗线代表国内油价变化情况,细线代表 国际油价变化情况。下列对该表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从价格的总体水平来看,国内油价要高于国际油 价。 B.从价格的变化幅度来看,国内油价要小于国际油 价。 C.从价

5、格的同步性来看,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涨 跌基本同步。 D.从价格的变化轨迹来看,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 差距在持续拉大。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菜园院佛殿记 曾 巩 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得州之人高庆、王明、饶杰相与率民钱为殿于其院成,以 佛之像置其中,而来乞予文以为记。 初,菜园有籍 于尚书,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也。 可栖至,则喜曰: “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遂以医取资于人,而即 其 处立寝庐、讲堂、重门、斋庖之房、栖客之舍,而合其徒入而居之。独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 能为,乃使其徒

6、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浸渐积累,期 月而用以足,役以既。自 可栖之来居至于此,盖十年矣。 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效,故善以小致 大,以难致易,而其所为,无一不如其志者,岂独其说足以动人哉?其中亦有智然也。若可栖之 披攘经营,捃摭 纤悉,忘十年之久,以及其志之成,其所以自致者,岂不近是哉?噫!佛之法 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学者又善殖之如此。至于世儒,习圣人之道,既自以为至矣,及其任天下之 事,则 未尝有勤行之意,坚持之操,少长相与语曰: “苟一时之利耳,安能必世百年,为教化之 渐,而待迟久之功哉! ”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作,未可以得

7、志于其间也。由是观之, 反不及佛之学者远矣。则彼之所以盛,不由此之所自守者衰欤?与之记,不独以著其能,亦愧吾 -1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2003年1月 2003年7月 2004年1月 2004年7月 2005年1月 2005年7月 2006年1月 2006年7月 2007年1月 2007年7月 2008年1月 2008年7月 2009年1月 2009年7月 2010年1月 2010年7月 2011年1月 2011年7月 价格 国内汽油价格 国际原油价格(折算) 国内汽油价格 国际原油价格(折算) 道之不

8、行也已。曾巩记。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卷十七) 注:捃摭:采取,采集。 6.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菜园有籍 于尚书籍:户籍 B.而即 其处立寝庐即:靠近 C.期 月而用以足期:整、满(年、月) D.则 未尝有勤行之意则:表转折,却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建佛殿的菜园原来是一片荒地,草木满地,牛羊践踏,也没有可以住人的房屋。 B.菜园院佛殿主要是僧众们向民间化缘募捐建成的,是菜园院耗资最多的建筑。 C.佛法之所以被天下人推重,就在于他们善于注重细节,愿意接受一切赞助。 D.作者写这篇记,不单表彰了佛家的才智,也反思

9、了儒家之道不再通行的根源。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 (4 分) (2)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 (4 分) 9.作者认为佛法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 分) 三、古诗词鉴赏三、古诗词鉴赏(11(11 分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1 分) 蝶恋花蝶恋花离情离情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 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等制作,中

10、凹,两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1)第一句“暖雨晴风初破冻”有何作用?(3 分) (2)请赏析结句“夜阑犹剪灯花弄”的妙处。 (4 分) (3)全词以“愁”字贯穿始终,请说说这首词的构思脉络。 (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荀子劝学 ) (2)日月忽其不淹兮,。(屈原离骚) (3),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 (4),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 (6)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7),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8),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

11、诗 ) 五、现代文阅读(一)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人生树下 王开岭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 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 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 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 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 有宅必有树

12、。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 了。 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 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 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 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 变成拄杖的耄耋 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 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

13、椿叶、杨穗,都是好食 材。 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 “问 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 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 它。 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 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 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 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

14、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 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 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 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 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 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 果的劳作和浪漫,

15、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 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 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 12文章以诗经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句话开篇,有什么作用?(4 分) 13围绕“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请简要概括。 (6 分) 14请赏析第段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 分) 15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

16、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所 蕴含的情感。(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六、现代文阅读(二) (1818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8 题 如何微信 姜 赟 微信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如何微信则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经意间,有人问起,你生活中跟谁打交道最频繁?思来想去,答案竟有些不可思议:生活 基本被“微信化”了。这不仅仅是个人感受,也有数据为证: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10 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 30 次。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微信成为一天的开始、一天的陪伴 和一天的结束。 微信掀起了一股潮流,日均卷入 5.7 亿登陆用户,一线城市渗透率高达 93%。可以说,目之 所及,身之所处,皆有微信包围。收获衣食住行的便利,分享喜怒哀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