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480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暑期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殷红/胭脂缱绻/蜷伏蹊跷/蹊径 B.脸颊/狡黠莞尔/鲩鱼迤逦/逶迤 C.萌芽/蒙昧酒靥/梦魇颤抖/颤栗 D.翩跹/悭吝嬗变/擅长稽首/稽查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晋人书札和小品文中隽句天成,_。陶渊明的诗句和文句的_,也是这“世说新语时代”的产物。陶渊明散文化的诗句又_地影响着宋代散文化的诗派。苏、黄、米、蔡等人们的书法也力追晋人萧散的风致。但总嫌做作夸张,没有晋人的_。A. 俯拾即是巧妙深深自在B. 俯拾即是隽妙遥遥

2、自然C. 比比皆是隽妙遥遥自在 D. 比比皆是巧妙深深自然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作为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黄山,草木葱茏,怪石嶙峋,古迹多多,是人们游览观赏的好去处。B. 大多数观众怀着对明星父母们的窥私心理收看真人秀节目,无意间被节目中的萌娃所吸引,从而对其产生认同的情感。C. 江苏省海峡两岸促进会将组织举办两岸民间文化经贸合作论坛,来加强两岸经贸领域人员交流,为两岸文化经贸合作项目牵线搭桥。D. 对于拥有雄心壮志的人以及那些渴望冒险的年轻人来说,大城市才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最好的舞台,因而拥有更致命的吸引力。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

3、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诗中写得很明白,其中句子如“_”,是写琴声的轻柔细屑,从中可以见出真正的感情;“_”,描写琴声表现了一种精神余溢的气势,这很能动人视听;“_”写琴声的纵横变化,但仍不失于自然;“_”是写琴声的脱颖孤峙,不同于流俗:而“_”则是写琴声的抑扬起伏,不拘于老俗套的表现形式。这些都是描写弹琴的指法技巧,写琴声的妙处,说明韩愈深得鉴赏琴声的奥妙。 刬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A. B. C. D. 5. 下列各项中对句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4、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生活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B.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勇于反抗命运。C.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空虚的生活将导致理想无法实现。D.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要识破恶人的真面目。二、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9题。 晁君成诗集叙苏轼“达贤者有后,张汤是也。”张汤宜无后者也。“无其实而窃其名者无后,扬雄是也

5、。”扬雄宜有后者也。达贤者有后,吾是以知蔽贤者之无后也。无其实而窃其名者无后,吾是以知有其实而辞其名者之有后也 。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绝民也。名者,古今之达尊也,重于富贵,而窃之,是欺天也。绝民欺天,其无后不亦宜乎!故曰:达贤者与有其实而辞其名者皆有后。吾常诵之云尔。 乃者官于杭,杭之新城令晁君君成讳端友者,君子人也。吾与之游三年,知其为君子,而不知其能文与诗,而君亦未尝有一语及此者。其后君既殁于京师,其子补之出君之诗三百六十篇。读之而惊曰:嗟夫,诗之指虽微,然其美恶高下,犹有可以言传而指见者。至于人之贤不肖,其深远茫昧难知,盖甚于诗。今吾尚不能知君之能诗,则其所谓知君为君子者,果能

6、尽知之乎。君以进士得官,所至民安乐之,惟恐其去。然未尝以一言求于人。凡从仕二十有三年,而后改官以没。由此观之,非独吾不知,举世莫之知也。 君之诗清厚静深,如其为人,而每篇辄出新意奇语,宜为人所共爱,其势非君深自覆匿,人必知之。而其子补之,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将必显于世。吾是以益知有其实而辞其名者之必有后也。昔李郃为汉中候吏,和帝遣二使者微服入蜀,馆于郃。郃以星知之。后三年,使者为汉中守,而郃犹为候吏,人莫知之者,其博学隐德之报,在其子固。诗曰:“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选自苏轼文集,有改动) 【注】岂弟(ki t):即“恺悌”,和乐平易。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7、) (3分 A吾与之游三年 游:交往 B博辩俊伟,绝人远甚 绝:超过 C和帝遣二使者微服入蜀 微服:改变常服以避人耳目 D其博学隐德之报,在其子固 报:回复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有名望的人,是通达世情而受人尊敬的人,不仅百姓赖以生存,而且有杰出的后代。 B新城令晁君行事正派,从不求别人做一件事,前后做官二十三年,可惜刚刚给他加官,就去世了。C 晁君儿子晁补之,对于各种文体无所不能,学识渊博,文思辩捷,人物英俊,气度宏伟,卓越不凡,因而英明显世。D作者认为,张汤是通达贤德的人,晁君成、李郃是有真才实学而不享其名的人,他们都有杰出的后人。8、翻译句子(9分)

8、(1)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3分) (2)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3分) (3) 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3分) 9作者认为晁君成“有其实而辞其名”,请依据文章内容分别简要概括“有其实”“辞其名”理由。(4分)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刘辰翁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唯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注 刘辰翁:南宋词人。宋亡后,词人飘零隐居于深山。 窖群:地窖、羊群。指苏武被拘匈奴、幽囚大窖、牧羊北海。(

9、1) “梅梢腊尽春归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_ _ (2) 请赏析上阕“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4分)_ _ (3) 简析结尾两句主人公的形象。(3分)_ _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可堪孤馆闭春寒,_。(秦观踏莎行)(2) _,何不改此度?(屈原离骚)(3) 壮士饥餐胡虏肉,_。(岳飞满江红)(4)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5) _,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6)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7)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8) 二十四桥仍在,_。(

10、姜夔扬州慢)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宁 古 塔余秋雨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

11、”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全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

12、株连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特殊的重量。康熙年间顾贞观知道老友吴兆骞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为此他叩拜座座朱门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