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461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命题:胡明山时间:150分钟总分:160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找到“桃花源”。不同的“桃花源”,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A钟灵毓秀按图索骥映射B钟灵毓秀顺藤摸瓜映射C海市蜃楼顺藤摸瓜折射D.海市蜃楼按图索骥折射2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男儿何不带吴钩

2、B千树万树梨花开C长江万里白如练D疑是银河落九天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绝句渔村夕照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晒网柴门返照景,桃花流水认前津。,远吊怀沙作赋人。A买鱼沽酒湘江去B蓑笠无踪失钓船C湘妃独对君山老D洞庭秋夜浪无踪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而文艺心理学更多采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同时,它们又是两门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后者比前者更为复杂和微妙,它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内容。它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艺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普通心理学。从研究方法看,普遍心理学的研究更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

3、定量定性。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特殊心理审美心理。ABCD5下列有关交际语言的选项中用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金玉良言,大家受益匪浅。B在我的60岁华诞之际,承蒙各位光临寒舍,我非常茱幸。C您很荣幸接到我们旳邀请,感谢您参加我们的报告会。D欢迎各位文友踊跃投稿,对大家的拙作,我们将择优发表。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三槐堂铭并序苏轼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

4、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

5、,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注】晋国王

6、公:下文称晋公,王祜。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阅千岁而不改者阅:经历B今夫寓物于人寓:寄存C王氏之福盖未艾也艾:到达D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略:大致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指出,世上谈论天理的人,往往都不等到天理最后彰显就去求取善恶回报,因而世人常常认为天理是不可捉摸的。B晋公自身修养德行,几十年后,子孙后代中出现了很多的贤能之士,这就印证了作者的观点:善行会有善报。C作者比较了王祜的后人与李栖筠的后人,认为王李两家子孙的才能、气质、功名富贵和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D铭中也指出,与王祜等相比

7、,我辈小人,早晨不考虑晚上,只知窥察时机,追求名利,哪里还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8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4分)(2)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4分)9.“三槐”与王家人有着怎样的关联?请简要概括。(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玉楼春欧阳修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愁肠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一句有包含了哪两层意思?(4分)(2)简要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3分

8、)(3)前人评论“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认为“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请结合诗句简析。(4分)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总角之宴,。(诗经卫风氓)(2),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4)绝巘多生怪柏,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7)仰不愧于天,。(孟子尽心上)(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论语)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9、。哦,老木风箱马宝平木风箱,不过是丑笨的木箱子。然而,在过去,它可是普通农家必不可少的灶具,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奥秘和学问。它的外壳是用半寸厚的木板做成,密封严实。前后两面的侧板上,各留有二寸见方的一个“吸气口”。“吸气口”内壁悬吊着活动的小木板,叫“舌头”。风箱中间竖置一活动木板,周围密密地缚扎着一圈鸡毛,叫“毛头”。毛头像活塞一样和风箱内壁保持密封,它的面板上竖开两个直径约一寸的小圆孔,用来固定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小圆孔伸出风箱外,头部竖直安装一圆木柄,即拉风箱的把柄。拉风箱时,手握把柄,一推一拉,“舌头”也跟着有规律地一张一翕“舌头”一张,外面的空气被抽进木箱里;“舌头”一翕,把吸气口

10、挡严,木箱里的风就通过出风口呼呼地吹入了灶膛。冬天,尤其是数九隆冬时节,风箱就成了一家温暖的心脏。我们兄弟姊妹围坐在炕头上,父亲把柴火抱回屋子,不时地往灶膛里添柴,母亲不紧不慢地拉风箱,“呱嗒呱嗒”,给寒冷的生活注入了无限的暖意,给寡淡的日子增添了特别的情韵。临近年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储备各种吃食,蒸花馍,炸麻花,做年糕、漏粉条等。每逢这种情形,婶子大娘们都来帮忙,拉风箱就成了我们兄弟姊妹的营生。蒸馍馍拉风箱可是有许多讲究的。这时候,婶子就耐心地指导我们:“拉风箱要长拉慢推,吃匀力,均匀有度。拉得太慢,吸不进风,风力小,不起火;拉得太快,风虽有力,但吹风时间短,火力也顶不起来;用力太猛,还会别住

11、推拉杆憋住气。还有,用力方向要吃准;偏上偏下,忽左忽右,推拉杆就会罢住。”随着婶子的一推一拉,风箱吹出了匀称适度的呼呼风声,炭块吐着红红的火舌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开了,满屋子热气腾腾,笼罩着暖烘烘乐融融的氛围。不多时,馍馍的香味就在屋子里弥散开来。母亲一揭蒸笼,我们来不及等到冷却,捡一个轻轻一咬,齿颊生香,余味绕舌。这种农家乐,在谁家帮忙,谁家就是年。母亲用准备好的肉、土菜做一顿丰盛的大餐,硬把亲邻留下。母亲忙着炒菜炖肉,我们帮着取碗递盘。炒菜最关键的是火候,我们小孩子把握不好。这时候,轮到父亲拉风箱了。那风箱也似乎更加热心,炭火轻吻锅底,屋子里香飘四溢。炖肉和各种土菜一样样地端上来人们边吃边夸

12、母亲的厨艺,母亲招呼这个应答那个:“往前坐,家常饭,要吃好,都是自家人,拿啥心哩!”她们那一张张笑脸,辉映着晾满屋子的花馍,乐成了花海。这时,室内屋外似乎弥漫着融融的春意,飘散着浓浓的年味。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我们的日子却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风箱陪伴在我们的生活中,她似一位慈祥的祖母,一天天,一年年唱着一首单纯而又执著的歌,为我们的生活鼓足了气,加满了劲。如今,木风箱,连同那些耧、连枷、车轱辘等旧式物件,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被闲置了。然而,它们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存在人们心灵的底片上,仿佛镌刻在山岩上的天书箴语。12文章第段“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学问”,请概括“木风箱”都有哪

13、些“学问”?(4分)13文章第段详细地介绍了风箱的制作和工作原理,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14请赏析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的表现特色。(4分)15请探究文章标题的意蕴。(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8题。文学书写要坚守核心价值观如今,文学书写面临多元选择,多元文化视野的拓展在更新文学创作题材的同时,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也受到了冲击。商业化浪潮下,文学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商品的属性。当下文学创作如何以一种更为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的价值选择,从现象解读回归人性反思,从肤浅功利走向深层因果,核心价值观仍然要成为作家书写的题中应有之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从孔子的“士志于道”,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再到汉末陈蕃的“澄清天下之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把道义层面的理性追求与现实层面的民生担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双重的文化人格:一方面崇尚理性,有坚贞气节,凛然傲骨;另一方面又心系民生,渴望建功立业,九死而未悔。这一传统到了近代五四时期虽有所改变,知识分子对道义的追求演变为对科学、民主的向往,民生的担当转变为救亡、启蒙的责任,但是双重关怀是不变的。到了当下,现代性的转变,带来了更高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