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384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9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22 道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卷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 戏曲样式从根本上说,是在一种贫穷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成长的。用京剧为例证,京剧艺术的 繁重的艺能手段规定艺人必须从小练功,十年八年,挨打受骂,才能有成。这是京剧艺术样式的根 本要求。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家庭愿意忍

2、心把孩子送进科班或剧团学戏?因为家贫,送去学戏, 是一大出路。学得好可成大角赚大钱,二路三路也不错,直到班底也都可算有一碗饭吃。 贫穷不仅为戏曲提供人力资源,同时对舞台艺术的物质条件也发挥了多方面的深刻作用。每个 戏都有具体特殊的剧情环境,理应每个戏都应有特殊的布景装置,但是班社是贫穷的,艺人是贫穷 的,贫穷逼得他们发挥艺术想象力,创造出舞台后面挂一幅简单的“守旧”,前面一桌二椅就可显示 多种环境的写意(或叫示意)方法,非常节约,成为中国戏曲的绝妙艺术创造。 然而,戏曲又是在社会上一定的富裕环境中,受某些富贵阶层人士影响而革新提高发展的。一 个明显的事实是,多个古老的大剧种,比如昆剧在苏州、京

3、剧在北京、秦腔在西安、川剧在成都, 都是在这些经济富庶的大城市里成熟的。京剧在北京由徽戏、汉戏等剧种合成,正显示了这个官商 集中的首都社会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合成之后没有多少年就进入宫廷,受到皇家和达官贵族的喜爱。 而他们对京剧文学在艺术样式上的影响,比如对剧种合流,重视唱功,讲究艺术技巧、形式美等等, 影响是很大的。 戏曲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更离不开社会上文化精英人物的深刻的直接作用。多数地方戏是从 民间劳动人民中创始,其艺术样式基本上是由不知名的天才艺人你一言、我一语陆续创造,发展十 分缓慢。京剧在形成早期,没有多少文人投入。但辛亥革命后,以齐如山、罗瘿公、陈墨香等为代 表的一批精英人物不仅

4、为演员编写新本戏,有的还参与导演,有的做表演指导,一直到督促演员提 高文化,提高理论修养。 戏曲是一种高级艺术样式,而绝大多数艺人因贫穷而缺少文化,是一种历史的不幸。有较高文 化水平的知识分子的介入,尽管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感情风习还是新旧混杂,有着各自的社会局限性, 但终是一股新鲜而有光彩的力量冲进了戏曲传统。 (选自 2013 年 5 月中国文化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戏曲的发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戏曲样式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只与社会环境有关。 B 北京是一个官商集中的大都会, 这里对文化生活的需要, 促使徽戏、 汉戏等剧种合成了京剧。 C多数地方戏发展十分缓慢,是由于它从劳动人民

5、中创造出来,而艺术样式基本上由不知名的 天才艺人陆续创造的。 D社会文化精英人物的参与,对戏曲艺术的发展、提高有着深刻的直接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京剧在形成的早期,没有文人投入到京剧艺术之中,所以发展十分缓慢。 B艺术中的写意就是由简单的“守旧”和一两张桌椅来显示出多种环境氛围。 C京剧艺术的艺能手段决定了艺人想要有所成就则务必吃苦练功。 D贫穷家庭为了孩子将来有出路,一定会把孩子送进科班或剧团学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贫穷对戏曲的影响很深,它不仅为戏曲提供人力资源,而且也在多方面影响着舞台艺术的 物质条件。 B 戏曲的革新提高发展也离不开

6、富裕的社会环境, 多个古老的大剧种都在经济富庶的大城市里 孕育并成熟起来。 C在推动戏曲的形成、发展和提高过程中,社会上的文化精英人物的确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 但也要看到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感情风习还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局限性。 D戏曲这种高级艺术形式,既有着不幸的历史根源,在发展之中也得到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精 英人物的助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昙花 贺康齐 “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辽阔的草原。”那么,当人们的想象力不倾注于她, 她就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苍老、以至于销声匿迹了吗?如果这就是生命,那倒不如昙花的一现, 尽管很短暂,但她没有祈求

7、别人投来赞慕的眼光,她高傲地活着,为了生命中那个瞬间的精美演绎, 她尽全力维持着她高雅的气质。 其实三叶草也并非是卑微的,她也有她独特的魅力,让文人墨客在她面前也按捺不住去挥洒 自己的才智。这不是出于怜惜,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但亦带着丝儿怜惜的味道,为这被弃于荒野 的生灵而哀鸣。昙花却有着别样的神韵与风姿,她静静地开放,显得有些许诡秘,但每一次的绽放, 她那粉面朱唇、含情脉脉的双眸总让世人为之倾倒。 也许,昙花并不知道自己的宿命将会是什么样子。她亦来自原野,远古的河流从她紫罗裙襟 边流过时,她看着那流水溅起的水花,不会意识到那是新生的迹象;当河流与她对眸时,她无言以 对,因为她并未感知到流水向

8、她诉说的心声,或许她也并不想去试图知道;直到那条河流远去,她 还立在那里,她并不是在期待什么,对于这一切,她以为只是并不属于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 昙花的可贵建立在她的懵懂之上,出于一颗单纯的心,她对这个复杂的世界并未有着深刻的见解, 心如止水,不轻易为了什么而所动,但她不会选择平庸地过一辈子,她期待着人生的花季能快点来 临,这样她就可以充分享受生命中的美,于是啊,一颗纯真的心,便孕育了那少女情怀。 也许,昙花是知道她的宿命的。当她降生于这个世界时,苍茫的天,在那草长莺飞处,她便 发现自己是多么渺小,虽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但她的心情却异常沉重,难道自己就终将湮没于这杂 草丛生处吗?她高傲地瞥了

9、这四周一眼,心里不禁萌生了一丝恐惧感,她有些无奈,垂下了自己的 头,她看见自己脚旁一株不知名的花儿开得是那么艳丽!她便没先前那么颓丧了,她坚信自己也终 能将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这最初的梦想便支撑着她坚强地活着!风雨来过时,她挺直腰杆,为的是 坚定自己昂扬的斗志;当云开雨霁后,七彩虹挂在了天边,她便含着微笑,默默地享受、惬意地遐 想。岁月让昙花在阅历中丰富着自我,当她有足够的力气怒放时,便肆无忌惮地放纵着自己。 未知也好,先知也罢,昙花的命运也不过是瞬间闪耀后凄凉的凋零,而她曾一度美丽过,那 份逝去的美也足以让人沉醉不知归路。生命中的多少过客,一切尽匆匆,就似那昙花,又有多少人, 为她那倾城之貌所

10、折服,宁可拜倒于她的裙下,而她却总是不语,于是,万千驻足停留的过客便也 在瞬间成了自作多情的情种。那种欣赏进而演变为仰慕,仰慕又滋生出丝儿喜欢,有些就发展为爱 慕了,但在昙花绽放的季节,这种爱似乎尽显卑微,无数次痛心的倾诉,换来的或是沉默,或是调 侃的话语,一切便真是那么卑微。有人说“爱若卑微,便不是爱”,而这实则是因为爱才陷自己于卑 微的境地,唯一能够给自己慰藉的是,自己真诚地追求过。 终于,冷风渐起的晚上,明月独倚高楼,在那惨淡的月光下,昙花最完美的绽放后便是她生 命的终结了,她走的是如此匆匆,以至于她还未来得及留下自己的遗言。多情人也因此彻夜难眠, 他独坐在窗旁,脑海里满是昙花,但不仅仅

11、是不舍与追忆,月光的银辉如水般泻下来,将昙花未曾 有过的柔情赋予他。昙花已逝,他的心里却不会忘记昙花绽放时的那个瞬间,也许他的心里已寻觅 到了一株永不凋零的昙花。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在前两段将“三叶草”和“昙花”进行对比,并认为,如果三叶草的生命价值需要依赖别人 的关注,那么它就没有昙花高贵。 B文章中的诗词名句增添了文学色彩,如第四段引用了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万类霜天竞 自由”,第五段“沉醉不知归路”、第六段的“明月倚高楼”也直接引用了宋代词人的佳句。 C 文中不知自己宿命的昙花如同纯真懵懂的少女, 已知自己宿命的昙花则有着豁达坚强的

12、成熟, 在此作者将昙花人格化,又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D作者认为昙花的美丽转瞬即逝,面对昙花的沉默,爱慕昙花的人们显得自作多情,但这份 追求美好的真诚值得肯定。 5文章结尾处写到了两次月光,一次是“惨淡的月光”,一次是“月光的银辉如水般泻下来”,各有 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分) 6昙花的哪一点精神气质让你感触最深?请谈谈你的体会。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世界气象组织 10 月 24 日在日内瓦发布公报称, 2015 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首次达到 400ppm (1ppm 为百万分之一)这一“里程碑”。199

13、0 年至 2015 年间,来自工业、农业和家庭活动的二氧化 碳(CO2) 、甲烷和氧化亚氮等长寿命温室气体,使导致气候变暖的“辐射强迫”效应上升 37。具体 而言,2015 年全球 CO2平均水平为工业化前的 144,2014 至 2015 年 CO2的增加值大于上一年和 过去 10 年增量的平均值。 此前, CO2浓度曾在某些月份和地区达到过 400ppm, 但全年平均值从未达到这一水平。 据预测, 2016 年 CO2浓度将全年保持在 400ppm 以上,且未来几十年都不会低于这一水平。 始于 2015 年的强厄尔尼诺现象也加速了 CO2浓度升高,并在 2016 年造成严重影响,引发热带

14、地区干旱,降低了森林、植被和海洋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此外,强厄尔尼诺还导致森林火灾产 生的 CO2排放量上升。受去年 8 月至 9 月印度尼西亚严重森林火灾的影响,赤道附近亚洲地区 CO2 的排放量是 1997 年至 2015 年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节选自 2016 年 10 月科技日报 ) 材料二: 蓝天与灰天的对比说明燃烧化石能源对环境有着不利影响,而两者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巨大差 异提供了一种尚未开发的发电能源。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团队研制出一种装置,利用 化石燃料发电厂排放的 CO2与环境空气中 CO2的浓度差发电,可给电池充电。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 一期美国环境科学和技术杂

15、志上。 该装置叫“流动单元”, 工作原理是将 CO2排放物溶解于水性溶液中, 利用其与环境空气中的 CO2 之间的浓度差发电。 其产生的平均功率密度为 0.82 瓦/平方米, 高于以前类似方法获得值的近 200 倍。 研究人员介绍,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捕获 CO2这种排放物获取能量,而现有 技术是在昂贵的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将 CO2转化为有用的燃料来获取能量。 (节选自 2017 年 2 月科技日报 ) 材料三: 现代社会消耗了大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导致 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增加,引 发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此,通过电催化 CO2转化成为一条可行之路:采用可再生

16、的风电、 太阳能等洁净电能为能源,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 CO2直接一步转化为 CO1、甲酸、甲醇等燃料及 化学品,并实现 CO2的资源化利用和洁净电能的有效存储,表现出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 中科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暨上海高研院上海科技大学低碳能源联合实验室陈 为工作组经过近两年的不断探索,最终发现由金属钯(Pd)、锡(Sn)组成的 Pd-Sn 合金催化剂具有非常 优异的性能。只需施加非常低的电压,该催化剂就能将所输入电能的 99%用于驱动 CO2转化生成高 附加值化学品甲酸。甲酸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农药、皮革、染料、医药和橡胶 等工业。此项研究以 CO2为原料,利用可再生电能高效率合成甲酸,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通过电催化过程将 CO2转化生成含有两个(及以上)碳原子的产物,如乙烯、乙醇等非常 困难,也是行内重点攻克的目标。该研究团队在前期纳米碳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氮掺杂的 介孔碳(N-carbon)材料,通过调控 N-carbon 的孔道结构和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