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九中2019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326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九中2019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九中2019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九中2019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九中2019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九中2019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九中2019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九中2019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九中2019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语 文 试 题第I卷 阅读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传神正在“阿堵”中顾恺之画人物不轻易点眼睛,说是“四体妍蚩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意为这个)中。”借来比喻文学语言,也很恰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人物、情节、场景是它的“四体”,语言是它的“心灵之窗”,精气神借以闪现。文学语言相近于古人说的“文字”,或“五四”后说的“文体”,或契诃夫说的“笔调”(他视为作家有无前途的标志),或今人说的“叙事风格”。它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指词汇,更指对词汇的指挥调遣。人生故事大同小异,“太阳底下无新事”,说什么是次要的,

2、关键在于说得好。想把故事说得吸引人,全靠语言来传神写照。文学语言可以有多种定义,“传神”二字最能一语中的。文学语言极其复杂,用“文野”“雅俗”“精粗”等现成概念来衡量,往往走进误区。辞海归纳文学语言的特点为“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形象性与艺术感染力”。然而准确、简练和生动表现在作品中是多元、不居、变异无穷的。它因体裁而异,因作家而异,因读者而异,永远是一个个个案。对这样一个充满动势和变数的活体,不可能有标准化的“公尺”。若把文学语言作为议论的话题,我认为应以一个基本观点作为前提:承认它的多样性,承认文无一体、美有万殊。从文体看,对语言要求最考究的是诗。诗要求高度概括,一语道破。宏大如“生年不满

3、百,常怀千岁忧”,壮阔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精致如“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微妙如“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但诗人的语言是单纯和稳定的。散文亦然,通篇是作者自己的语言。不过小说则因多重成分而情况复杂。作家以语言为风格的载体,好的作家必有敏锐的语言感觉和独特使用。钱锺书锋芒毕露,杨绛绵里藏针,沈从文忌用成语,王蒙成语编队列阵。宗璞用典雅的文字写学者教授的故事,王朔用俚俗的语言写市井人物的故事,都能传特定人物和特定生活之神,各得其宜。如果用王朔的语言写宗璞的人物,用宗璞的文字写王朔的故事,必定有圆凿方枘的别扭。薛宝钗的文雅谈吐和她哥哥的猥亵俚曲,同出自曹雪芹笔

4、下。巨人传的语言狂野恣肆,作者拉伯雷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渊博学者。而一个作家相对稳定的叙事风格,也会因刻画不同的人事而作微妙的或显著的调整。刘震云的官场和我不是潘金莲,同是他大巧若拙的笔调,但两者间的语言区别很明显。更有一种常见的手法:叙事者“我”是故事里的一个人物,从头到尾用此人的词汇和口吻来说话。小癞子通篇痞子腔,狂人日记满纸疯话,同是出于艺术的需要。人物粗俗,不等于作家粗俗。是人物没文化,不是作家没文化。好的小说,每篇都是一个独立的语境,要求作家一律用循规蹈矩的语言写小说,好像规定武林高手一律使刀,不准弄十八般兵器。倒是用规范书面语写的小说,读起来不沾地气,苍白无味。鲁迅说萧红的生死场:“

5、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如果交给中学教师把这些“越轨的笔致”一一按规范语法改正,没有了“明丽和新鲜”,也就把生死场毁了。总之,艺术创造的规律是“志在新奇无定则”(许瑶题怀素上人草书诗),是“扮龙像龙,扮虎像虎”(戏诀)。作家之能事,恰在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文学的魅力,乃生自语言的色彩缤纷。一部小说是一个完整的语言世界,无数小说像草原上群马奔腾,想要甩一个预设的通用套马圈使它们就范,是很不智的。宋人论学习古贤诗歌,有“活法”“死法”之说,对于语言,语文教师用的是“死法”(规范),作家用的是“活法”(变化)。教师要求“正品”,作家喜欢“窑变”。编辑应当善识

6、千里马于骊黄牝牡之外。人民日报2014年8月13日 (有删改)1.下列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语言是一个综合概念,它相近于古人说的“文字”,或“五四”后说的“文体”。不仅指词汇,更指对词汇的指挥调遣。B.文学语言极其复杂,不能简单地用“文野”“雅俗”“精粗”等现成概念来衡量。C.在文学语言中,诗的语言要求高度概括,一语道破,而散文、小说因多重成分而情况复杂,其语言不具有单纯和稳定性。D.作家在长期的创作中,虽然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叙事风格,但在创作中,文学语言也要因刻画不同的人事而作微妙的或显著的调整。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语言是文学的“心灵之窗”

7、,精气神借以闪现。人生故事大同小异,想把故事说得吸引人,全靠语言来传神写照。B.文学语言的特点为“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形象性与艺术感染力”。然而准确、鲜明和生动表现在作品中是多元、不居、变异无穷的。C.文学语言极其复杂,我们承认它的多样性,承认文无一体、美有万殊,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把文学语言作为议论的话题时,要有一定的标准尺度。D.刘震云的官场和我不是潘金莲两者间的语言有很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艺术创作的需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把文学语言作为议论的话题,作者认为应以“承认它的多样性,承认文无一体、美有万殊”的基本观点为前提。B.在创作中,好的

8、作家会形成敏锐的语言感觉和独特使用。钱钟书锋芒毕露,杨绛绵里藏针,沈从文忌用成语,王蒙成语编队列阵。读者通过这些特点,就可以直接辨别是谁的作品了。C.如果把萧红生死场中那些“越轨的笔致”一一按规范语法改正,没有了“明丽和新鲜”,也就把生死场毁了。D.文学的魅力,在于语言的色彩缤纷。作家要创作一部好的小说,不能拘泥于某种语言规范,而应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其先自琅邪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

9、览书而遽止。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既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

10、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迳危悬,欲御腰舆而上。方庆谏曰:昔汉元帝尝祭庙,出便门,御楼船,光禄勋张猛奏曰:乘船危,就桥安。元帝乃从桥,即前代旧事。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陛下蒸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则天纳其言而止。长安二年五月卒,赠衮州都督,谥曰贞。中宗即位,以宫僚之旧,追赠吏部尚书。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每所酬答

11、,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始家咸阳焉 家:定居B.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受:传授C.百姓有诣府称冤者 诣:前往D.卒后寻亦散亡 卒:去世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石泉公”中的“公”是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如“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公”。B.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史书,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神功”是武周武则天的年号

12、,皇帝的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形式,和干支纪年法一样盛行。D.三礼指周礼仪礼和礼记,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很大。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方庆出身显贵,年少有为。他曾祖父是周代少司空石泉公;父亲王弘直,为人正直敢言;他十六岁就被任用为越王府参军。B.王方庆以身率众,理政有方。则天朝,他受任广州都督,忌冒求他人财物,又对属官严加管制,当时的人们对他赞赏有加。C.王方庆学问渊博,且能致用。他议政或谏言,总引经据典,如对于“诣阙献俘”时能不能奏乐,他据引典籍反对“备而不奏”。D.王方庆不畏权贵,正直敢言。武则天曾到万安山

13、,山路危险,准备让人用轿子把他抬上去,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尤其不能畏惧险难。7.把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5分)_(2)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5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 茶 瓶 儿 宋李元膺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注:金缕即金缕衣,是一首曲调柔媚的歌曲。青门:古长安城门名。8这首词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14、。(5分) _9请从虚实的角度对全词进行赏析。(6分) 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2)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 , 。”(3)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 。 山坡羊潼关怀古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活 着余 华 到了中午,里面有医生出来说:“生啦,是儿子。”二喜一听急了,跳起来叫道:“我没要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