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点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冲刺试题(六)及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8112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点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冲刺试题(六)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点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冲刺试题(六)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点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冲刺试题(六)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点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冲刺试题(六)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点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冲刺试题(六)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点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冲刺试题(六)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点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冲刺试题(六)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2018年二模突破冲刺交流试卷(06)高三语文 第卷 (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诗品即人品、诗如其人的例证不胜枚举。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如此,才有了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今天步入“微时代”,信息庞杂纷纭,泥沙俱下,商业娱乐日渐盛行,消费至上理念广受追捧,种种诱惑与压力之下,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失去了对诗歌

2、精神和旷达志向的诉求,也失去了书写和表达的价值标杆。诗人主体精神的建构因而成为当下提振诗歌风气的关键。 诗歌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肩负启蒙与救亡的使命,从“五四”伊始,诗人们执着于民族精魂的发掘。基于现代经验之上的民族精神,映射出个体担当历史的主体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变迁,群体的社会意识日渐转向个体的生命意识,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在历史化过程中流变延展。对诗歌创作而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现实关怀,不该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诗歌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把人类的文化创造归结为对天地法象的观照,在这种观照下生成的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称为文化,将文化的诗意抒发称

3、为诗。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天人和谐观念已经演化为世界性的天人和谐,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取向。作为跨语际、跨文化交流最便捷直通的桥梁,诗歌类似于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沟通天地人神的圣树“建木”,贴近世界存在的本相,接近人类心性的原初状态。诗性没有国界,这是诗歌独具的质素,也是它在世界文化中发挥先驱者使命的缘由。 近些年的文化交流现实表明,汉语诗歌愈来愈能融入东西方文化沟通、文明交汇的语境之中。立足世界诗歌版图,以开放的视野和魄力,审视并吸纳世界诗歌的精粹,传播和发扬当代汉语诗歌经验,这是推进诗歌精神建设的努力方向。以前,我们常说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丧失了活力,就诗歌而言,其实真正丧失的是我们的创

4、造力与求索精神。时下,相对于庞大的诗人群体和诗歌产量来说,我们仍然缺少能传播到世界的卓越的大诗人,缺少震撼人心、经得住历史淘洗的经典诗作,这是最值得思索的。综观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歌,莫不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莫不凸显纯净的灵魂、坚定的信仰、充沛的生命力、真挚的情感经验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尤其不缺的是人性之美。 在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诗歌精神已经播下传承不息的火种,而在今天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激活诗歌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今,汉语诗歌创作正处于“变易”的时代,我们需要审慎地思考在渐变中如何发挥和增进传统诗歌“不易”的优长,同时积极萃取世界诗歌的

5、智慧,兼容中西诗艺的精彩。我们有理由相信,构建诗歌精神,激活汉语诗歌创作的潜力,将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无限深远的空间。 (摘编自孙晓娅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诗人应秉持何种诗心) 1、下列美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伟大诗人的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碰撞出动人的诗情,就能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 B当代很多诗人渐离了诗心轨道,失去了一些精神、志向诉求,提振诗歌风气,关键是要建构诗人主体精神。 C诗人们肩负着启蒙与救亡的使命,从“五四”开始,担当起历史的主体性行为,执着于民族精魂的发掘。 D随着社会的变迁,个体的生命意识逐渐显现,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也

6、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把人类对天地法象的观照所生成的精神和物质形态称为文化,而将文化的诗意抒发称为诗。 B我们应该以开放的视野和魄力,吸收世界诗歌的精粹,传播和发扬当代汉语诗歌经验,保持诗歌的创造力与求索精神。 C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凸显深刻的批判精神和人性之美的诗歌,就具有国际影响力。 D汉语诗歌创作目前正处于“变易”的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发挥和增进传统诗歌“不易”的优长,同时,萃取世界诗歌的智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精神不仅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也是一种民

7、族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 B作为跨语际、跨文化交流最便捷蛊通的桥梁,诗歌的诗性没有国界,因此它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先驱者的使命 C时下,汉语诗歌愈来愈能融入东西方文化沟通、文明交汇的语境之中,但仍然缺少能传播到世界的卓越的大诗人。 D诗歌精神传承不息,激活诗歌精神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侯蒙,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

8、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日:“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日:“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日:“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日:“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9、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日:“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日:“吾府之积若干?”日:“八千缗。”蒙叱日:“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日:“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帝日:“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注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日:“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4、下列对文中画波

10、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 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B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C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D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B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 C郊祭犹

11、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仪制祠祭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T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T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 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

12、。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白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蒙晓之日:“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5分)(2)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酒楼秋望 华岳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8、 本诗写景极具特色,请简要分析本诗

13、是如何写景的。(5分)9、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在抒发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杜甫在登高中感慨漂泊离乡、年老多病的诗句是“ , 。” (2)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 ,”两句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的壮景,并巧妙注入了作者吊古伤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3) 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 ,”。 请考生在第三(11)、第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外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照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14、题。(25分)夏天的阅读美伯纳德马拉默德乔治斯塔约诺维奇是一名街坊里的小伙子。他16岁的时候因为缺乏耐性,一时冲动退了学。今年夏天是找工作的困难季节,他找不到事情可做,结果整天把大部分光阴都消磨在街头和家里。有时候他大白天也出去散步,但是大多数时候他要等炎热的太阳西沉后才上街。他没什么既定的目标,只是到处溜达,穿过一个个街口,来到一座灯光幽暗的小公园内。他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来,望着铁栏内枝叶繁茂的大树和盛开的鲜花,思索着如何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好些。直到午夜,他才起身,拖杳着脚步回到闷热冷清的家里。一次乔治散步时碰见很晚才下班回家的卡塔扎拉先生。卡塔扎拉先生在IRT车站的售票处上班,住在距乔治家一个

15、街口的一家鞋铺楼上。晚上,天气闷热时,他就穿条裤衩,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借着鞋匠窗户内透出来的灯光看纽约时报。卡塔扎拉先生回家时常常喝得醉醺醺的,但醉态总是安详的。乔治喜欢卡塔扎拉先生,因为他小时候卡塔扎拉先生曾给过他零钱去买柠檬冰棍。卡塔扎拉先生与大多数邻居迥然不同,他见到你时,不时会问你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每当他那病恹恹的胖老婆趴在窗户上朝外张望时,他就肯定在读报。“你这个夏天干些什么啦,乔治?”卡塔扎拉先生问道,“我见你每晚都在溜达。”“现在还没什么可干,我在等工作。”接着乔治又说,“我在家里看书,提高修养。”卡塔扎拉先生对此饶有兴趣,他用一块红手绢擦了一下脸。“看些什么书?”乔治犹豫了一会,然后说:“我到图书馆开列了一张书目单,准备今年夏天读完。”“一共有多少书?”“我没数过,也就是那么一百来本吧。”卡塔扎拉先生吹了一声口哨。“我琢磨着,如果我读完它们,”乔治诚恳地说,“对我的教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