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和肾上腺影像学诊断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7718964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4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系统和肾上腺影像学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泌尿系统和肾上腺影像学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泌尿系统和肾上腺影像学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泌尿系统和肾上腺影像学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泌尿系统和肾上腺影像学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系统和肾上腺影像学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系统和肾上腺影像学诊断(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泌尿系统+肾上腺影像学诊断,医院放射科,2,主要内容,一、泌尿系统的常用的检查方法及其正常的影像学表现 二、泌尿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三、肾上腺的常用的检查方法及其正常的影像学表现; 四、肾上腺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3,4,一 、检查方法及其正常的影像学表现,平片检查 造影检查 CT、MRI、DSA检查 超声,核素显像,5,尿路平片检查(KUB),1. 肾脏:轮廓、大小、位置 2. 泌尿道钙化、结石 3. 脊柱 4. 骨盆,KUB:Kidneys-Ureters-Bladder,肾脊角:15-25 成人肾 长径:12-13cm 宽径:5-6cm,6,造影检查,1 .排泄性尿路造影(excr

2、etory urography) 静脉性肾盂造影(IVP) 常规法:压迫:1-2、15 、25 静脉团注法+ 、30 去除压迫带摄片,IVP:Intravenous pyelography 本法是根据有机碘液如泛影葡胺在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排入肾盏、肾盂而使之显影,不但可以显示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内腔的解剖形态,而且可以了解两肾的排泄功能。,7,8,输尿管 全长:25cm,宽3-7mm 分段:腹腔段、盆段、膀胱壁内段 三个生理狭窄区:与肾盂相连处,通过骨盆缘处(与髂总动脉交叉处)、膀胱入口处,9,正常女性膀胱,正常男性膀胱,膀胱的正常容量为200350ml,形状、大小取决于充盈

3、程度。,10,2 . 逆行性尿路造影: 逆行肾盂造影、逆行膀胱造影,逆行法膀胱尿道造影,逆行肾盂造影,11,3、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腹主动脉造影,12,CT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平扫: 增强: CTU:,CT Urography,13,肾脏CT平扫,14,肾脏CT增强-肾皮质期(30),肾脏CT增强-实质期(2),肾脏CT增强-排泄期(5 ),15,输尿管CT,16,膀胱 、输尿管CT,17,肾脏CTU,18,MRI检查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平扫: 增强: MRU:,19,肾脏MRI平扫,T1WI,T2WI,20,肾脏MRI增强,肾

4、皮质期,肾实质期,21,膀胱MRI,T1WI,脂肪抑制,22,MR,23,二、泌尿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24,常见异常征象,受压变形移位:囊肿、脓肿、血肿、肿瘤 破坏:结核、癌肿 充盈缺损:肿瘤、结石、血块、气泡 扩张:梗阻,25,泌尿道结石,结石类型: 成分:草酸钙结石、磷灰石结石、尿酸结石 密度:阳性结石和阴性结石 部位: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肾盂肾盏以及膀胱多见),26,27,右输尿管结石伴右肾积水,28,肾脏、输尿管、膀胱结石,A,29,泌尿道结核,1 .多继发肺TB,肾脏 输尿管 膀胱 2 .病理变化:结核结节或结核肉芽肿_干酪坏死_空洞_肾盂积脓_钙化_自截肾

5、3 .X线表现: 肾脏:早期肾小盏扩大,轮廓模糊 晚期肾盏虫蚀样,破坏消失,自截肾 输尿管:不规则狭窄和扩大,串珠样,虫蚀样 晚期缩短、硬化,闭塞 膀胱:轮廓不规则,纤维收缩,不能扩张,30,CT表现,肾实质内单个或多个囊变区,围绕肾盂排列,肾盂一般不扩张或不对称扩张。 肾盂肾盏粘膜不规则增厚,可累及输尿管和膀胱。 肾实质萎缩变形。 肾内实质性肿块(干酪物质或肉芽肿) 肾内多发钙化。,31,肾结核(典型) 伴腰大肌脓肿,多囊变,32,肾结核(肾盂输尿管膀胱壁受累),33,肾结核(肾实质萎缩),34,自截肾(结核),35,泌尿系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肾癌 肾盂癌 膀胱癌 肾错构瘤 肾囊肿、多囊肾,3

6、6,肾腺癌又称肾细胞癌和肾癌等。是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约占75。 肾癌可引起静脉癌栓,血行和淋巴转移。,37,病理类型,肾细胞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大体上可分为: 1.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 2.颗粒细胞癌。 3.乳头状细胞癌。 4.肉瘤样癌。 5.嫌色细胞癌。 以透明细胞癌为主,可为实质性或囊性。大部分肾癌成分呈混合性。,38,肾癌,平片:肾影增大,有时钙化 尿路造影:肾盏受压,边缘不规则,虫蚀样破坏;肾盂充盈缺损,肾盂积水。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肿瘤血管,肿瘤染色,39,右肾癌,40,肾癌,CT表现: 主要取决于肿瘤本身成分和血供的差异, 以及肿瘤内有无出

7、血、坏死、囊变、钙化。 平扫:与相邻肾实质相差不大,肿瘤内坏死囊变可呈低密度,急性出血和钙化则呈高密度。 增强扫描:大部分为富血供肿瘤,强化明显,呈“快进快出特点”。少部分为中等或少血供肿瘤。 通常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实质期趋均匀。 少数始终呈均匀强化。 周围侵犯、转移;癌栓。,41,肾透明细胞癌,18秒,45秒,120秒,A,B,C,D,42,43,MRI: 因不同血供,有无出血、坏死、钙化而各异 无出血、坏死、钙化者表现为T1W、T2W均呈等信号 有出血、坏死、钙化者表现为T1W、T2W均呈不均匀信号 T1W脂肪抑制增强扫描,呈低强化。 强化程度低于肾组织,44,小肾癌,45,46,左肾癌

8、伴下腔静脉和门静脉癌栓形成,47,肾盂癌,移行细胞癌 肾盏或肾盂内,向输尿管膀胱扩散 平片:无阳性发现 尿路造影:肾盏肾盂内充盈缺损,肾盂积水。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少血管,不典型,48,肾盂癌,CT:肾盂内等密度占位病灶,晚期轻度强化;侵犯肾实质 MRI:T1WI等信号,T2WI略高信号 肿瘤可以出血、坏死等 转移及癌栓,49,肾盂癌,50,左肾盂癌,51,膀胱癌,X线:充盈缺损,52,膀胱癌 X线:充盈缺损 CT:等密度,强化,壁增厚,53,膀胱癌,CT: 等密度,强化,壁增厚,54,55,膀胱癌,MRI: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 局部侵犯和转移 分期(原位癌,T1,T2,T3,T4)

9、,56,良性肿瘤:肾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AML) CT:多种成分,多种密度,多房分隔表现,边界清晰 CT特征性表现:脂肪成分,低密度 MRI:T1WI、T2WI高信号 实质部分有强化,57,A,B,c,AML,58,AML合并出血,59,肾囊肿,平片:轮廓改变 尿路造影:肾盏受压伸长分开变形,边缘光滑 肾动脉造影:肾动脉受压移位,60,单纯性肾囊肿,CT:轮廓光滑,圆形,低密度,均匀囊样。,61,肾囊肿钙化,62,感染性 肾囊肿,63,左侧单纯性肾囊肿,T1WI,T2WI,MRI表现: 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64,多囊肾,平片:双肾增大,波浪状 尿

10、路造影:肾盏受压变形,蜘蛛足样 肾动脉造影:肾动脉受压移位 CT:双肾多发,蜂窝状,轮廓光滑,圆形,低密度,均匀囊样。 MRI: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65,多囊肾 多囊肝,66,多囊肾,T1WI,T2WI,67,肾先天性异常,孤立肾 马蹄肾 异位肾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输尿管囊肿 腔静脉后输尿管,68,肾融合畸形(马蹄肾),69,异位肾(盆腔肾),70,右肾重复畸形,71,肾上腺和肾上腺疾病,72,解 剖,肾上腺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有低密度脂肪组织。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前内上方,在右膈肌脚与肝右叶之间,前方毗邻下腔静脉。左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前内方,前外侧毗邻胰体尾部,内侧为左膈肌脚。

11、 右肾上腺呈三角形,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73,肾上腺结构,肾上腺由表层的皮质和内部的髓质构成。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皮质醇,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机体的应急器官。,74,肾上腺影像学检查手段,超声 快速,经济,筛查手段 CT 主要检查手段 MRI 定性诊断价值 PET及PET/CT 鉴别良恶性 CT下穿刺活检 诊断金标准,有创,75,肾上腺正常影像表现,位置:右侧:肾上极上方1-2cm ,下腔静脉后方,肝内缘与膈肌脚之间;左侧:肾上极前方偏内侧,前方为胰腺体尾,内侧为膈肌脚和腹主动脉,76,肾上腺正常影像表现,形态: 右侧肾上腺可以有6种外形,而倒Y形最多;左侧肾上腺可

12、以有5种外形,而倒Y形最多; -边缘平直或稍有内凹 分部:头部、分叉部、内侧支、外侧支 大小:分叉部10mm视为异常,77,正常肾上腺CT表现,断层影像常以同层膈肌脚做对照 判断有无增厚,CT密度、MR信号特点:与肝脏密度、信号相近,78,正常肾上腺CT,79,80,CT密度、MR信号特点:与肝脏密度、信号相近,断层影像常以同层膈肌脚做对照 判断有无增厚,81,82,三、疾病诊断,肾上腺功能性病变 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 肾上腺功能低下性病变 肾上腺非功能性病变,83,肾上腺功能性病变,Cushing综合症:肾上腺增生、腺瘤、皮质腺癌 Conn综合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约占10,8

13、4,肾上腺增生,70%-75% Cushing综合症为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 类型: 1、双侧肾上腺弥漫增生:CT表现呈波浪形或大三角形; 2、Cushing综合症的20-40%肾上腺增生:表现为结节状,结节可为单侧或双侧较大结节;CT表现为双肾上腺不规则结节状粗大,宽基无蒂,等密度,85,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86,腺瘤,20%柯兴氏综合症为肾上腺腺瘤引起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0%为单侧肾上腺腺瘤,20%由肾上腺结节增生引起 腺瘤绝大多数是单侧,对侧肾上腺往往变小而萎缩,这是肿瘤和增生的重要区别点,87,皮质醇腺瘤与醛固酮瘤的CT比较,88,左侧肾上腺皮质醇腺瘤,89,左侧肾上腺醛固酮瘤,9

14、0,皮质腺癌,根据有无引起内分泌症状:功能性(多数)和非功能性; 多为单侧 体积大,7cm,呈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 密度不均匀,约30%可见钙化灶 常侵犯周围组织 肿瘤中心不规则低密度区为肿瘤的坏死 CT可发现肝转移或局部淋巴结转移,91,92,嗜铬细胞瘤,胚胎第7周时,神经脊细胞进入胎儿肾上腺,分化成髓质的嗜铬细胞,极少数分化成交感神经节细胞,因而肾上腺是其好发部位 可发生4-70岁,常见于小儿和年轻人 男女发病率无差异,93,嗜铬细胞瘤常有阵发性高血压 尿中儿茶酚胺代谢物含量增高 平扫CT呈中等密度,MRI 由于肿瘤内易发生坏死、囊变和出血,表现为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为快速、明显和持

15、续较长时间的强化,伴有坏死、囊变和出血区病变强化不均匀或不强化. 10%双侧,10%恶性,10%异位,10%转移,94,CT,MRI,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95,嗜铬细胞瘤,96,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97,膀胱壁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男性,46岁排尿性晕厥,98,肾上腺功能低下性病变 肾上腺结核:Addison病,肾上腺结核无论在何期,几乎为双侧性和同期,少数不同期,99,肾上腺非功能性病变 肾上腺非功能性腺瘤 肾上腺转移瘤,100,肾上腺非功能性腺瘤,无功能腺瘤一般小于3cm 圆形,边界清晰 密度均匀 无明显强化或仅有轻度斑片状强化 网格状强化几乎只见于无功能腺瘤,101,转移瘤,病灶CT值20Hu 密度不均匀 中度至明显强化 边界不清或/和侵犯周围结构、不规则厚环状强化为转移瘤的特异性表现,102,肺癌转移,胆囊癌转移,103,肠癌转移,104,复习内容,1. 什么是IVP? 2. 肾结核的影像表现; 3. 肾癌和肾盂癌的静脉肾盂造影和CT、MRI表现。 4. 肾上腺皮质醇瘤和醛固酮瘤的临床和影像鉴别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影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