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711232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重点和难点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教 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学 法引导学生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淝水之战”相关多媒体教学设计: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三国建立的基本情况2导入新课:回顾上课的内容,想一想:三国鼎立局面能否长久?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讲授新课

2、: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既然三国不能长久,那是怎样结束的?(学生读书思考并回答)说一说,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讨论,引出少数民族内迁)分析:民族内迁的意义。(课外延伸)二:淝水之战 用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引出“淝水之战”。学生读书回答: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兵力、最后的结果如何?战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引出东晋、南朝的建立。动脑筋: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中国今天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 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达呢?看一下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

3、况。出示材料(材料一:见课本提示框。材料二,见课本P129。)动脑筋: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引出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地理条件、政治条件)和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4、全课小结:指导动手学生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5、作业设置: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6、活动与探究: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附:板书设计一、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建康二、从420年到589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A:北方人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B:南北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许多良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