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电路的频率响应贴图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766953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6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电路的频率响应贴图后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验四电路的频率响应贴图后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实验四电路的频率响应贴图后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实验四电路的频率响应贴图后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实验四电路的频率响应贴图后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四电路的频率响应贴图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电路的频率响应贴图后(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四 RLC 电路的频率响应实验目的:1. 掌握 RLC 串联、并联电路的阻抗特性随频率的变化,RLC 串联、并联电路的频率响应;2. 掌握 RLC 串联、RLC 并联电路谐振判断方法;3. 了解选频电路的应用。实验原理:1. RLC 串联电路图 6-1 是 RLC 串联电路,信号源可变频正弦电压源,改变输入信号频率,电阻 R 上的电压幅度和相位会发生改变,因此,该电路的阻抗特性与频率相关。L CRSUSI图 6-1. RLC 串联电路RLC 串联电路的输入阻抗表达式为 )1()(CLjRjZ当某个信号角频率 满足 时,上式表示的 RLC 串联电路的阻抗为实数,值为0CL01j)(0此时的角

2、频率 称为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角频率,值为0 LC10若信号频率 ,阻抗表达式的虚部小于 0,LC 串联部分呈容性;反之,若信号频率0,阻抗表达式的虚部大于 0,LC 串联部分呈感性。只有当 时,阻抗为实数,0 0且值达到最小,值为 R,据此可以判断电路是否达到谐振。 随频率的变化趋势,即|)(|jZ频率响应曲线如图 6-2 所示。| Z ( j ) |R0图 6-2. RLC 串联电路 的频率响应曲线|)(|jZ如果以电阻上的电压作为输出电压,则电路的网络函数可以表示为 )1()1()()( jQCLjRjUjHS激 励 向 量响 应 向 量频率响应可以表示为幅频特性: )(cos)1(

3、|)(| 2jQj 相频特性: arctn-)(j其中 , ,Q 为 RLC 电路的品质因数。Q 值越高,回路中电0CLRL10阻消耗的功率越小,回路的储特性越好。 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如图 6-3)(jH所示。 | H ( j ) |1211B W | ( j ) |19 0 - 9 0 ( a )( b )12图 6-3. RLC 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 (a) 幅频特性曲线,(b) 相频特性曲线图 6-3 (a)中,当 的幅度下降到峰值的 时,即增益下降 3dB 时对应的两个|)(|jH21频率点的差值为电路的带宽 BW。根据定义,归一化带宽为 Q-12则,BW 可以表示为 f

4、BW02. RLC 并联电路图 6-4 是 RLC 并联电路,与 RLC 串联电路一样,该电路的阻抗特性与频率相关。LCGSUSI图 6-4. RLC 并联电路RLC 并联电路的输入导纳表达式为 )1()(LCjGj当某个信号角频率 满足 时,上式表示的 RLC 并联电路的导纳最小,值为0LC01Rj1)(此时的角频率 称为 RLC 并联电路的谐振角频率,值为0 LC0若信号角频率 ,导纳表达式的虚部小于 0,LC 并联部分呈感性;反之,若信号频率0,导纳表达式的虚部大于 0,LC 并联部分呈容性。只有当 时,导纳为实数,0 0且值达到最小,即阻抗达到最大,值为 R,据此可以判断电路是否达到谐

5、振。若以输入电流作为激励向量,输出电压作为响应向量,则电路的网络函数为 )1()(1)()( )()( jQRLCRjjGjZIjUjHS激 励 向 量响 应 向 量据此,可以得到 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如图 6-5 所示。)(j | H ( j ) |1RB W | ( j ) |19 0 - 9 0 ( a )( b )122图 6-5. RLC 并联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 (a) 幅频特性曲线,(b) 相频特性曲线RLC 并联电路的品质因数 Q 可以表示为 LCRL0可见,电阻 R 越大,回路的 Q 值越高。3. LC 滤波器若某种网络具有选频功能,能输出需要的频率分量而抑制不需要的频率分量

6、,这种网络称之为滤波器。滤波器主要有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四种类型。可以利用电感和电容构成上述各种类型的滤波器,即为 LC 滤波器。各种 LC 滤波器还可以进行级联构成高阶滤波器网络。图 6-6 为 RLC 构成的二阶低通滤波器和二阶高通滤波器。 LCR+vI-+vO-LCR+vI-+vO-( a )( b )图 6-6. RLC 低通滤波器(a)和 RLC 高通滤波器(b)仿真实验1. RLC 串联电路RLC 串联电路如图 6-7 所示,其中 V1 是 AC 电压源,输入 AC 幅度 1。图 6-6. RLC 串联电路实验任务 1:对电路进行频域 AC 分析,用 V1 电压和电感 L1 中的

7、电流的比值得到电路的阻抗特性,观察阻抗随频率的变化,并提交阻抗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截图,并标注谐振点。幅频特性截图:相频特性截图:实验任务 2:对电路进行频域 AC 分析,用电阻 R1 上的电压和输入电压 V1 的比值得到电路的网络函数,观察网络函数的幅度和相位随频率的变化,并提交两种特性的截图,并在幅频特性上标注 3dB 带宽。 (提示:为了获得比较准确的标注结果,可以尽量减小仿真时的频率步长) 。幅频特性截图:相频特性截图:思考:R1 的值对网络函数的 3dB 带宽有什么影响?2. RLC 并联电路RLC 并联电路如图 6-7 所示,其中 I1 是 AC 电流源,输入 AC 幅度 1。图

8、6-7. RLC 并联电路实验任务:对电路进行频域 AC 分析,用节点 1 上的电压和输入电流 I1 的比值得到电路的阻抗特性,观察阻抗随频率的变化,并提交阻抗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截图,幅频特性曲线上标注 3dB 带宽。改变 R1 的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思考:R1 的值对输出电压的 3dB 带宽有什么影响?硬件实验:1. RLC 低通滤波器按照图 6-8 所示电路结构和参数设计 RLC 低通滤波器,并按照图例与 myDAQ 连接。图 6-8. RLC 低通滤波器实验任务 1:在 myDAQ 中打开信号发生器(FGEN) ,选择 AO 0 通道作为信号源,设置输入信号波形为正弦波,信号幅

9、度 Vpp 为 0.2V(幅度不能大,信号源带负载能力有限 ),DC Offset=0V。在电脑中打开 myDAQ 的示波器界面(Scope) ,同时显示输入(AI 0)和输出(AI 1)波形。手动连续改变输入正弦波的频率,在示波器窗口中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电压刻度,观察输出波形幅度随频率的变化和输入输出波形相对相位值的变化,体会电路对于不同频率的响应,提交频率等于 100Hz 的输入输出波形截图,提交输出幅度下降到输入幅度的 0.707 倍时的输入输出波形截图。示波器截图 1(f=100Hz):示波器截图 2(输出幅度下降到输入幅度的 0.707 倍):实验任务 2:在电脑中打开 myDAQ 的

10、波特图分析仪(Bode) ,界面和设置信息如图 6-9 所示。扫频信号来自于 AO 0 通道,接到电路输入端;波特图默认激励通道为 AI 0,因此 AI 0 也接输入端;AI 1 默认为响应通道,接电路输出端(连接关系如图 6-8 所示) 。在该界面上,需要设置扫频的起始频率,终止频率,步进和扫频信号的峰值电压等。myDAQ 最高能支持的扫频值为 20KHz,实验中扫频范围设置为 100Hz10kHz,扫频信号的峰峰值 0.1V,每十倍频程至少扫描 20 个频率点,设置好后,点击 Run,扫描获得幅频和相频曲线。打开cursor 后,可以方便的在频率下方读出每个频率点的增益和相位。其中增益同时

11、给出了线性值和 dB 值。按照上述设置测试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得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并提交截图,在图中标注-3dB 点,并于瞬态波形测试结果对比。图 6-9. 波特图分析仪的界面和参数设置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2. RLC 带通滤波器按照图 6-10 所示电路结构和参数设计 RLC 带通滤波器,并按照图例与 myDAQ 连接。图 6-10. RLC 带通滤波器实验任务 1:在 myDAQ 中打开信号发生器(FGEN) ,选择 AO 0 通道作为信号源,设置输入信号波形为正弦波,信号幅度 Vpp 为 0.2V(幅度不能大,信号源带负载能力有限 ),DC Offset=0V。在电脑中打开

12、myDAQ 的示波器界面(Scope) ,同时显示输入(AI 0)和输出(AI 1)波形。手动连续改变输入正弦波的频率,在示波器窗口中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电压刻度,观察输出波形幅度随频率的变化和输入输出波形相对相位值的变化,体会电路对于不同频率的响应,按要求提交波形截图。示波器截图 1(输出幅度最大):示波器截图 2(输出幅度下降到输入幅度的 0.707 倍,且相位超前):示波器截图 2(输出幅度下降到输入幅度的 0.707 倍,且相位滞后):实验任务 2:在电脑中打开 myDAQ 的波特图分析仪(Bode) ,扫频范围设置为 100Hz20kHz,扫频信号的峰峰值 0.1V,每十倍频程至少扫描 20 个频率点,设置好后,点击 Run,扫描获得电路的幅频和相频曲线,提交截图,通过测试得到该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峰值增益和-3dB 带宽,并于瞬态波形测试结果对比。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中心频率:峰值增益:-3dB 带宽:思考:根据图 6-10 所示的电路参数,该滤波器峰值增益的理论值是多少?实际测试值和理论值之间的差异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