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微生物生长ph范围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7665065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的微生物生长ph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不同的微生物生长ph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不同的微生物生长ph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不同的微生物生长ph范围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不同的微生物生长ph范围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同的微生物生长ph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的微生物生长ph范围(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微生物与所处的环境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一方面,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影响,另一方面,微生物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研究环境因素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来利用微生物有益的一面,同时防止它有害的一面.,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很多,除了前面讲过的营养因素之外,还有许多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影响酶活性,温度变化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最终影响细胞合成。 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物质的运输,温度低,流动性降低,不利于物质运输,因此

2、,温度变化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 影响物质的溶解度,对生长有影响。,6.1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从微生物整体来看: 生长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0 100 极端下限为-30 ,极端上限为105300 但对于特定的某一种微生物: 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长,在这个范围内,每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长温度三基点,即最低、最适、最高生长温度,处于最适生长温度时,生长速度最快,代时最短。 超过最低生长温度时,微生物不生长,温度过低,甚至会死亡。 超过最高生长温度时,微生物不生长,温度过高,甚至会死亡。,6.1.1微生物生长的三个温度基点,根据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划为三个类型:,

3、6.1.2 微生物生长温度类型,低温型微生物(嗜冷微生物) 中温型微生物(嗜温微生物) 高温型微生物(嗜热微生物),低温型微生物: 最适生长温度在520,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冷泉、深海、冷冻场所及冷藏食品中。 例:假单孢菌中的某些嗜冷菌在低温下生长,常引起冷藏食品的腐败。 嗜冷微生物在低温下生长的机理,目前还不清楚,据推测有两种原因: 它们体内的酶能在低温下有效地催化,在高温下酶活丧失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温下也能保持半流动状态,可以进行物质的传递。,中温型微生物: 最适生长温度为2040 ,大多数微生物属于此类。 室温型主要为腐生或植物寄生,在植物或土壤中。 体温型主要为寄生,在

4、人和动物体内。 高温型微生物: 最适生长温度为50 60 ,主要分布在温泉、堆肥和土壤中。 在高温下能生长的原因:酶蛋以及核糖体有较强的抗热性核酸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核酸中G+C含量高(tRNA),可提供形成 氢键,增加热稳定性 )。 细胞膜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较高温度下能维持正常的液晶状态。,高温微生物的特点: 生长速度快,合成大分子迅速,可及时修复高温对其造成的分子损伤。 耐高温菌具应用优势:在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染菌、缩短发酵周期等方面具重要意义。,菌 名 生长温度 发酵温度 累积产物温度 ( ) ( ) ( )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37 47 37 S.

5、lactis 34 40 产细胞:2530 产乳酸:30 Streptomyces griseus 37 28 _ Corenybacterium pekinense 32 3335 _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37 33 _ Penicilium chrysogenum 30 25 20 以青霉素的生产为例:培养165小时采用分段控制温度的方法,其青霉素产量比始终在30 培养提高了14.7%。 分段控制方式:05小时,30 ;540小时,25 ;40125小时,20 ;125165小时,25 。,不同生理生化过程的最适温度,微生物不同生理活动要求不同温度,所以,

6、 最适生长温度 发酵速度快、积累代谢产物多。,6.1.3.1 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高温下蛋白质不可逆变性,膜受热出现小孔,破坏细胞结构(溶菌)。 微生物对热的耐受力与以下因素有关: (1)微生物种类及发育阶段 嗜热菌比其它类型的菌体抗热 有芽孢的细菌比无芽孢的菌抗热 微生物的繁殖结构比营养结构抗热性强 老龄菌比幼龄菌抗热,6.1.3 高温与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2)微生物对热的耐受力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有关 培养基中蛋白质含量高时比较耐热. 与pH 有关 pH适宜时不易死亡,pH不适宜时,容易死亡. 与水分有关 含水量大时容易死亡,含水量小时不容易死亡. 与含菌量有关 含菌量

7、高,抗热性增强,含菌量低,抗热性差。 与热处理时间有关 热处理时间长,微生物易死亡。,当环境温度低于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停止,当微生物的原生质结构并未破坏时,不会很快造成死亡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活力,当温度提高时,可以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低温保藏菌种就是利用这个原理。一些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琼脂斜面菌种通常可以长时间地保藏在4的冰箱中。 当温度过低,造成微生物细胞冻结时,有的微生物会死亡,有些则并不死亡。,6.1.3.2、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造成死亡的原因: 冻结时细胞水分变成冰晶,冰晶对细胞膜产生机械损伤,膜内物质外漏。 冻结过程造成细胞脱水。 冻结速度对冰晶形成有很大

8、影响,缓慢冻结,形成的冰晶大,对细胞损伤大;快速冻结,形成的冰晶小、分布均匀,对细胞的损伤小,因此,利用快速冻结可以对一些菌种进行冻结保藏,一般情况下在菌悬液中再加一些甘油、糖、牛奶、保护剂等可对菌种进行长期保藏。,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和耐受力在不同的类群中变化很大,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它们分为几种类群: 专性好氧菌: 好氧菌 微好氧菌: 兼性厌氧菌 耐氧厌氧菌: 厌氧菌 (专性)厌氧菌:,6.2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氧浓度对不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专性好氧菌(strict aerobe),必须在有分子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有完整的呼吸链,以分子氧作为最终氢受体,细胞含有超氧物歧化酶(SOD,

9、superoxide dismutase)和过氧化氢酶。,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但有氧情况下生长得更好,在有氧时靠呼吸产能,无氧时接发酵或无氧呼吸产能;细胞含有SOD和过氧化氢酶。,微好氧菌(microaerophilic bacteria),只能较低的氧分压下才能正常生长,通过呼吸链并以氧为最终氢受体而产能,,兼性好氧菌(facultative aerobe),耐氧菌(aerotolerant anaerobe),可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厌氧生活的厌氧菌。生活不需要氧,分子氧也对它无毒害。不具有呼吸链,依靠专性发酵获得能量。细胞内存在SOD和过氧化物酶,但缺乏过氧化氢酶。,厌氧菌(anae

10、robe),分子氧对它有毒害,短期接触空气,也会抑制其生长甚至致死;在空气或含有10%CO2的空气中,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不能生长,只有在其深层的无氧或低氧化还原电势的环境下才能生长;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通过发酵、无氧呼吸、循环光合磷酸化或甲烷发酵提供;细胞内缺乏SOD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大多数还缺乏过氧化氢酶。,在培养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时,要采用相应的措施保证不同微生物的生长。 培养好氧微生物:需震荡或通气,保证充足的氧气。 培养专性厌氧微生物:需排除环境中的氧气,同时 在培养基中添加还原剂,降低 培养基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势。 培养兼性厌氧或耐氧微生物:可深层静止培养。,影响膜表面电荷的性质及膜的通透性

11、,进而影响对物质的吸收能力。 改变酶活、酶促反应的速率及代谢途径:如:酵母菌在pH4.5-5产乙醇,在 pH6.5以上产甘油、酸。 环境pH值还影响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离子化程度,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或有毒物质的毒性。,6.3 pH值与微生物生长的相互影响,6.3.1 环境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的生长pH值范围极广,从pH8都有微生物能生长。但是绝大多数种类都生活在pH5.09.0之间。 微生物生长的pH值三基点: 各种微生物都有其生长的最低、最适和最高pH值。低于最低、或超过最高生长pH值时,微生物生长受抑制或导致死亡。 不同的微生物最适生长的pH值不同,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值

12、,将微生物分为: 嗜碱微生物:硝化细菌、尿素分解菌、多数放线菌 耐碱微生物:许多链霉菌 中性微生物:绝大多数细菌,一部分真菌 嗜酸微生物:硫杆菌属 耐酸微生物:乳酸杆菌、醋酸杆菌,6.3.2 不同微生物对pH要求不同,一些微生物生长的pH值范围,微生物 pH值 最低 最适 最高 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氧化硫硫杆菌 0.5 2.03.5 6.0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嗜酸乳杆菌 4.04.6 5.86.6 6.8 Rhizobium japonicum 大豆根瘤菌 4.2 6.87.0 11.0 Azotobacter chroococc

13、um 圆褐固氮 4.5 7.47.6 9.0 Nitrosomonas sp. 硝化单胞菌 7.0 7.88.6 9.4 Acetobacter aceti 醋化醋杆菌 4.04.5 5.46.3 7.08.0 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黄葡球菌 4.2 7.07.5 9.3 Chlorobium limicola 泥生绿菌 6.0 6.8 7.0 Thurmus aquaticus 水生栖热菌 6.0 7.57.8 9.5 Aspergillus niger 黑曲霉 1.5 5.06.0 9.0 一般放线菌 5.0 7.08.0 10.0 一般酵母菌 3.0 5.06.0

14、 8.0,不同微生物的生长pH值范围,同一种微生物在其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中,对pH值的要求也不同。在发酵工业中,控制pH值尤其重要, 举例:Aspergillus niger在pH22.5范围时有利于合成柠檬酸,当在pH2.56.5范围内时以菌体生长为主,而在pH7.0时,则以合成草酸为主。 丙酮丁醇梭菌在pH5.57.0范围时,以菌体生长为主,而在pH4.35.3范围内才进行丙酮丁醇发酵。 微生物 生长最适pH 合成抗生素最适pH 灰色链霉菌 6.36.9 6.77.3 红霉素链霉菌 6.67.0 6.87.3 产黄青霉 6.57.2 6.26.8 金霉素链霉菌 6.16.6

15、 5.96.3 龟裂链霉菌 6.06.6 5.86.1 灰黄青霉 6.47.0 6.26.5,生长的最适pH值与发酵的最适pH值,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生理生化过程中,对环境pH值要求不同。 例如:丙酮丁醇梭菌 在pH值=5.57.0时,以菌体生长为主 在pH值=4.35.3时,进行丙酮丁醇发酵 同一种微生物由于环境pH值不同,可能积累不同的代谢产物。 例如:黑曲霉 pH值=23时,产物以柠檬酸为主,只产少量草酸。 pH值在7左右时,产物以草酸为主,只产少量柠檬酸。,6.3.3微生物细胞内的pH值,虽然微生物生活的环境pH值范围较宽,但是其细胞内的pH值却相当稳定,一般都接近中性。 这种维持细胞内稳定中性pH值的特性能够保持细胞内各种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稳定和细胞内酶所需要的最适pH值。微生物胞内酶的最适pH值一般为中性,胞外酶的最适pH值接近环境pH值。,6.3.4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环境pH值的影响,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使外界环境的pH值发生改变,原因: 由于有机物分解: 分解糖类、脂肪等,产生酸性物质,使培养液pH值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