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662685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冀州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冀州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冀州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冀州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冀州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冀州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冀州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含参考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类型:A 河北冀州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第 卷一、选择题(共54题,每小题1分,共54分)1、秦律规定:御史卒人使者,食粺米半斗,酱驷(四)分升一,采(菜)羹,给之韭葱。使者之从者,食(粝)米半斗;仆,少半斗。这说明秦律()A细密严苛 B注重规范 C强调等级D

2、轻罪重刑2、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下图所示)。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3、西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十三个州,其中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这反映了A地方行政区划变化B儒学的地位在上升C监察体制走向成熟D皇权专制得以巩固4、据白寿彝中国通史记载:六朝时期大中型墓葬多数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乃至两广与云南等地呈渐次下降分布,随葬品规格也依次降低。据此我们可以推断A南方依然保留宗法分封制

3、度B官僚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C中原人口南迁逐步开发江南D长江中下游成为全国经济重心5、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在这次文明转型中得以影响两千多年封建文明的是新型生产模式新型官僚体制新型意识形态新型教育方式A B C D6、元史载:“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据此判断A宣慰司是管理边疆少数民族的军政机构B宣慰司是元代地方管理的重要机构C宣慰司的建制补充了行省制度的不足 D宣慰司管理全国

4、的宗教事务7、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缀,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A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B男尊女卑,君父一体C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D君父同伦,家国同构8、清代早期,江苏宜兴任氏祠堂家祭的对象,一改按辈分排列祖先的惯例,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再次则是所谓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此类现象并非个例,引起了卫道之士的批评。这反映当时A宗法观念崩溃B批判思潮产生C君主专制强化D商品经济发展9、晚清七十年载:

5、“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这次转型A摧毁了宗法观念B发展了分封制度C确立了专制政体D创立了科举制度10、“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材料意在强调A废除宰相的必要性 B设置宰相的重要作用C君主专制的局限性 D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11、王安石想变法推行新政,首先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把户部、盐铁、度支三个衙门重新组成起来,统一到其衙门下。王安石意在A.加强君主专制B.削减三司权力 C.削弱地方权力D.加强宰相的财政权力12、在古代儒生笔下,夏商周三代是

6、值得顶礼膜拜的黄金时代,但程颐却说:“尝观白三代而后,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如百年无内乱;四圣百年;受命之日,市不易肆;百年未尝杀大臣;至诚以待夷狄。”其中与“本朝百年无内乱”有关的是A.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B开创科举,选拔人才C授田于民,安顿流民 D分化事权,收权中央13、先秦的御史本为殿中执法官,后来被皇帝委以重任以分丞相之权,逐步发展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这是秦制的创建。此“创建”的意义在于A逐步削弱世卿世禄的影响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C消除了丞相对皇权的威胁 D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14、张家山汉麓二年豫令贼律记载:“以城邑亭障反,降诸侯,及守泵城亭障,诸侯人来攻瓷,不坚守恧彝去之

7、若降之,及谋反者,皆腰斩。”由此可知,汉朝设置亭的主要作用是:A.保障边疆安全 B.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C.强化了皇权 D.强化了地方行政官员的军权15、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专制皇权的强化C贵族制度的衰落 D科举制度的成熟16、有启蒙思想家认为:“(中国)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年一度举行亲耕礼,以奖掖有用之术;只把哲学作为宗教,把文人奉为贵族。”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是A.宗法制原则B.九品中正制选官C.皇位世袭原则D.科举制创立完善17、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以三省长

8、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据此可知,唐朝设立政事堂的主要功能是A.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 B.防止三省扯皮推诿,提高工作效率C.政务公开,相互监督 D.发挥集体智慧,做出集体决策18、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 “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导致了地方割据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19、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

9、约, 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 后来清政府却要求 “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 即一是自己守约, 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20、1864年,普鲁士公使在大沽口私自捕捉了三艘丹麦商船作为战利品(当时两国是敌对国),清政府根据国际法严重抗议。最后,普国退还商船并支付1500美元赔偿金。这在本质上说明清政府()A领土主权意识增强 B利用近代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C清政府的国际视野逐渐加强D利用国际法维护本国权利2

10、1、 “镇江军民英勇抗敌,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史中写下了光辉一页,而且,震动了当时的欧洲。恩格斯曾经极其热情地赞扬镇江抗敌英雄们的勇敢和锐气,歌颂他们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并且,指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该战役发生于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22、康有为认为,孔子谈的尧舜之治,其实是指太平世的民主政治原则;而所说的文王之治,指的是升平世的君主立宪原则。在康有为看来,尧舜是否真有其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的政治理念,是要达到民主政治的“太平世”。康有为的“太平世”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B.效仿英国的政体

11、C.开明君主的专制统治D.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度2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主要说明了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质变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24、“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据此可知,的历史意义在于A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为民族资本发展创造

12、条件25、陈旭麓先生认为,、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26、“白外力内侵,清廷穷蹙,国人激于时势,紧图改良,于是革命、立宪、君主、民主各党竞出今政体确定,歧论自消,全国思想冶为一炉”。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同盟会的成立 B武昌起义的胜利C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D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7、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

13、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的时代背景是A.国共矛盾的激化B.红军长征的胜利C.民族危机的加剧D.国共关系的缓和28、有抗日将领在评价某战役时指出,这一行动的伟大意义在于“我们反攻了敌人,振奋了华北的人民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该战役是指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D枣宜会战29、“他们捣毁偶像及儒、释、道三教的庙宇;他们的首条道德准则即为敬畏上帝、耶稣与天王,第二条便是孝顺父母。太平天国标榜平等,但其内部却是尊卑有别、上下森然。”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缺乏反对封建礼教的决心与勇气B. 具有了近代民主平等意识C. 是农民阶层学习西方的救国探索 D. 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30、1927年12月发表的武装暴动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儿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成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