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初三地理课程教材统整及进度表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87637941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初三地理课程教材统整及进度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初三地理课程教材统整及进度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初三地理课程教材统整及进度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初三地理课程教材统整及进度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初三地理课程教材统整及进度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初三地理课程教材统整及进度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初三地理课程教材统整及进度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中初三地理课程校本化实施教材统整及进度表整合前教材安排整合后安排整合目标整合依据课时周次课时进度安排备注任务分担时间进度备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概括,并会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增:世界人口人种相关知识先从宏观认识我国的疆域,在此基础上再细致深入的学习我国的人文环境。增删理由:宏观人口人种基础上再分析中国3课时第一周 8.299.2第1课时疆域:注重图中分析我国的疆域特点。第2课时:行政区划中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位置、行政中心第3课时:总结反馈,查缺补漏因一轮复习,基于这级学生基础的薄弱,我们在教材的整合上动作不会太大,利于学生回归课本,打好

2、基础。第1课时:杨慧第2课时:张玲第3课时:杨慧第一周(8.29-9.2)第二节 人口第三节 民族人口、民族:通过图文信息了解我国的人文特点。3课时第二周9.59.9第1课时人口、民族第2课时:地形和地势概括第3课时:总结反馈,查缺补漏利用图中导练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第1课时:张玲第2课时:杨慧第3课时:张玲第二周(9.5-9.9)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节 气候中国气温的分布特点;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现象到理论,在图中分析,增加学生的理解。3课时第

3、三周9.129.16第1课时地形和地势联系第2课时:气候气温和降水第3课时:总结反馈,查缺补漏第1课时:杨慧第2课时:张玲第3课时:杨慧第三周(9.12-9.16)9.159.16调休补9.16课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第四节 自然灾害(前置)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常见的自然灾害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自然灾害的分类、分布;影响及措施。气候部分是整个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理论性强、难度较。将气温和降水两部分进行整合按照知识梳理;方法提炼;将方法应用于所有典型区域。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与各资源的特点是一致的,都是出现人均不足的问题,可总体概

4、括分析。3第四周9.199.23第1课时气候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第2课时:自然灾害+河流第3课时:总结反馈,查缺补漏自然灾害相对独立,容量较小,可与河流的概况整合为一节课,提高课堂效度。第1课时:张玲第2课时:杨慧第3课时:张玲第四周(9.19-9.23)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河流的概况长江的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运用资料说出我国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对于我们的母亲河,学生要熟悉黄河的概况,并了解她的贡献及我们应怎样治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3第五周9.269.30第1课时长江的开发第2课时:黄河的源流概况及治理与开发第3课时:

5、总结反馈,查缺补漏国庆节放假,8日上班,1、做好国庆节研究性学习作业的布置。2、布置月考范围。第1课时:杨慧第2课时:张玲第3课时:杨慧第五周(9.26-9.30)七上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土地资源自然资源总论土地资源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3第六周10.3-10.7(休息)第七周 10.810.14周六、周日:月考第1课时: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月考分析 第2课时: 水资源第3课时:土地资源周六、周日上课月考。变更为三课时。第1课时:张玲第2课时:杨慧第3课时:张玲第六周(10.1-10.7休息)10.810.9调休两天班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

6、展第一节交通运输第二节 农业+工业无统整1、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2、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3、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特点3第八周10.1710.21第1课时:交通运输第2课时: 农业1.5课时第3课时工业0.5课时第1课时:杨慧第2课时:张玲第3课时:杨慧第七周(10.10-10.14)第九周10.24-10.28第1课时:综合七上月考后第2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第3课时:东北三省第八周(10.17-10.21)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中国的地理差异第六章第一节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四大地理区域差异显著北方地区

7、的自然特征与农业1、说明四大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主要自然地理差异。 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归纳东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比较东北三省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说明东北三省位置、地形等要素对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2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说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从内容和范围讲,两个地区的一致性,可通过整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3第1课时:张玲第2课时:杨慧第3课时:张玲第九周(10.24-10.28)第六章第二节东北三省第三节黄土高原第四节 北京无统整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的大都市。运

8、用资料说明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3第十周10.31-11.4第1课时:北京第2课时: 黄土高原第3课时:期中考试准备期中考试第1课时:杨慧第2课时:张玲第3课时:杨慧第十周(10.31-11.4)第七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二节 长三角无统整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重要的水田农业区2、江海交汇之地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运用地图说明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

9、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3第十一周11.7-11.11第1课时:期中分析第2课时: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第3课时:长三角第1课时:张玲第2课时:杨慧第3课时:张玲期中考试第七章第三节 港澳第四节 台湾香港和澳门台湾1、说明香港、澳门的位置和范围;概括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土地开发状况;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2、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特征。会说明台湾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影响因素。因港澳台,所在区域的相似性和联习非常密切,所以,在课时上稍作调整,港澳台湾可结合为两课时,解决台湾容量过大的问题

10、。3第十二周11.14-11.18第1课时:港澳第2课时: 台湾1第3课时台湾2 第1课时:杨慧第2课时:张玲第3课时:杨慧第11周(11.7-11.11)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 整体学习西北和塔里木盆地的概况2、 分析这里的现象与关系。说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景观、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因两地的环境特征的一致性,统在一起学习,利于学生对西北的整体认知。3第十三周11.21-11.25第1课时: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1 第2课时: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2+塔里木盆地第3课时:青藏地区1第12周(11.

11、14-11.18)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山东1、青藏地区2、三江源地区1、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生产和生活的特色2、说明三江源地区地势、气候、冰川、湖泊与沼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解释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3、运用地图说明山东及淄博对外交通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三江源与青藏的位置关系说明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二者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可先学概况,再整体分析。第十四周11.28-12.2第1课时:青藏地区2+三江源地区第2课时: 山东第3课时综合七下第1课时:张玲第2课时:杨慧第3课时:张玲第13周(11.21-11.25)六年级上册

12、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进行完七下,进入六上复习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所处的温度带。3第十五周12.5-12.9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图的阅读第14周(11.28-12.2)六年级上册第一章 依据考点,整合考试重难点。1、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主要地形类型。3第十六周12.12-12.16第1课时: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 陆地和海洋第3课时: 六上综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第1课时:杨慧第2课时:张玲第3课时:杨慧第15周(12.5-12.

13、9)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1、陆地和海洋2、天气、降水1描述地球上海陆分布特点;2能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3、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1、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并会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这里把降水提前,原因是降水和天气的内容相对较少,整合在一起,利于对气温和气候的整体突破。从知识体系看,因气温和降水是构成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所以把降水提前,是可以的。解决课时内容过于琐碎的问题3第十七周12.19-12.23第1课时:天气+降水第2课时: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3课时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张玲第2课时:杨慧第3课时:张玲第16周(12.12-12.16)六年级上册第四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