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7636449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8 年鼓楼区中考模拟试卷(二) 语文2018 05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请用正楷或者行楷将下面的诗句抄写在方格内。(4 分) 岁 月 如 歌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1)馈赠(2)风雪载 途 (3)j取(4)花团锦 c 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2)题须填写作品名。(9 分) (1)宁为百夫长,。(杨炯从军行) (2), 对影成三人。(李白) (3),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江南春) (5)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猛浪若奔。(吴

2、均与朱元思书) (8)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4.根据下面提供的汉字,运用对联知识补全下联。(2 分) 水奔挟天拂 上联:岩飞骤雨云翻石 下联:(燕子矶烟雨楼) 5.又到梧桐飘絮时,小明的鼻炎又犯了。为此他对梧桐深表埋怨并期盼南京园林部门 尽快改种其他树木。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宽慰他并劝说他改变这个想法。(3 分) 【材料一】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 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 子) 【材料二】 梧桐的“果毛”是一种过敏原,容易诱发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等疾病。2017 年 起,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与南京市

3、绿化园林局合作,针对全市 58 条主干道 4-6 月份 开展梧桐飘絮预报。自从使用悬铃散抑制剂以来,南京部分路段的梧桐果球数量已经 减少 60%左右。未来几年,“毛毛雨”有望缓解。 (扬子晚报网 2017 年 4 月 12 日) 6.有时,遇见一个人或遭遇一件事情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名著中 的人物命运是否能印证这个说法?请任选一例加以分析。(3 分) (1) 孙悟空 ( 西游记 ) (2) 保尔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 简 爱 ( 简 爱 ) 风潮 2 二、阅读与理解(45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7-8 题。(4 分) 夏初雨后寻愚溪 (唐) 柳宗元 悠悠雨初

4、霁,独绕清溪曲。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营营 ,啸歌静炎燠。 【注释】营营:指追求奔逐。燠:y,热。 7.久雨初晴,诗人独自来到清澈的愚溪,绕溪、引杖、解 带、啸歌,迎接炎夏。(仿照示例填空,每空两字。)(2 分) 8.这首诗也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它与小石潭记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14 分) 芍药 芍药与牡丹媲美,前人署牡丹以“花王”,署芍药以“花相”,冤哉!予以公道 论之。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牡丹正位于香国,芍药自难并驱。虽别尊卑,亦当在五 等诸侯之列,岂王之下,相之上,遂无一位一座,可备酬功之用者

5、哉?历翻种植之书, 非云“花似牡丹而狭”,则曰“子似牡丹而小”。由是观之,前人评品之法,或由皮 相而得之。噫,人之贵贱美恶,可以长短肥瘦论乎?予于秦之巩昌 ,携牡丹、芍药 各数十种而归,牡丹活者颇少,幸此花无恙,不虚负戴之劳。岂人为知己死者,花反 为知己生乎? 牡丹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 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 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 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 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 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 正

6、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 俾 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释】巩昌:府名,今属甘肃省。动:萌发。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俾: 使。肮脏:读音 kng zng,意为不屈不厄。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 予以公道之(2) 及睹 事物纪原 (3)得贬固宜(4)苟非其时 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署牡丹以“花王”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B. 花似牡丹而狭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C. 或由皮相而得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 牡

7、丹得王于群花,贤于才人远矣(伤仲永) 3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岂人为知己死者,花反为知己生乎? (2)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 12对于“前人署牡丹以花王,署芍药以花相”的说法,作者李渔有怎样的 看法?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13 分) 嘘 契诃夫 伊凡叶果罗维奇克拉斯努兴,一个第四流的报纸文章作家,夜深回到家,皱紧 眉头,神色严肃,不知怎的,显得心事重重。 他在他的房间里闲走一阵,然后停住脚,揪乱头发,用莱阿替斯 准备为妹妹报 仇的那种口气说:“一个人已经精疲力尽,精神劳累,心里又郁积着愁闷,可是对

8、不 起,你得坐下来写东西!这就叫生活!一个作家明明心情忧郁,偏偏要强颜欢笑给读 者凑趣;或者明明心里畅快,却不得不按照编辑部的命令大流眼泪。他灵魂里的这种痛 苦的矛盾,为什么就没有人来描写一下?”他一面说,一面挥着拳头,转动眼珠然 后他走进寝室去,叫醒他妻子。 “娜嘉,”他说,“我要坐下来写文章了劳驾,别让人家来搅扰我。要是孩子 哭喊, 或厨娘打鼾,我就写不下去了还有, 替我烧点茶再煎块肉排什么的 你知道,没有茶喝,我写不下去只有茶,才能给我写作的精力。”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脱掉上衣,坎肩儿,靴子。他脱得很慢,然后,现出委屈的神情, 在写字台旁边坐下。他把身子往圈椅的椅背上一靠,闭上眼睛,考虑

9、他已经想出来的 题材。他听见他妻子穿着拖鞋提哩踏拉地走动,劈出刨花来烧茶炊。不久茶炊的滚沸 声和煎肉的咝咝声,传到他这儿来。他妻子仍旧在劈刨花,还弄得火炉的门和风箱哗啦 哗啦的响。 忽然间,伊凡猛一扭动,睁大惊吓的眼睛,嗅空气。“天呐!炉子冒烟啦!这个讨厌 的女人存心要毒死我!”他嘟哝着,皱起脸来做出一脸的苦相。 “”他跑进厨房,大闹一通。过后不久,等到他妻子战战兢兢 地踮起脚尖,给他送来一杯茶,他跟先前一样坐在安乐椅上,闭着眼睛,专心想他的文 章。他没动弹,拿两个手指头轻轻叩着他的脑门子,假装没觉得他妻子走过来他的 脸现出委屈的神气。 在下笔写题目以前,他按太阳穴,他扭动,他把腿从椅子底下抽

10、出来,仿佛腿痛似 的;要不然就懒洋洋地闭上眼睛,仿佛一只躺在沙发上的猫一样。末了,他勉勉强强往 墨水瓶那边伸出手去,脸上的表情就跟他在签署死刑执行令似的,他这才写下了题 目 “妈,给我点水喝!”他听见他儿子的声音。 “嘘!”母亲说。“爸爸在写文章呐!嘘!” 爸爸写得飞快,飞快,既不涂改,也不停顿,几乎来不及翻篇。摆放在书桌上的那些 名作家的半身像似乎在想:“嘿!老兄,你可真行啊!” “嘘!”笔尖叫道。 4 “嘘!”那些作家说。 忽然,伊凡挺直腰,放下笔,听他听见一种匀称单调的低语那是尼古拉, 隔壁房间的房客,在念祷告。 “我说呀!”伊凡叫道。“劳驾,您不能小声祷告吗?您妨碍我写作啦!” “对不

11、起,先生”尼古拉胆怯地回答。 写满了五页,伊凡伸个懒腰,瞧一瞧表。“天,已经三点钟啦,”他叨唠着。“别人 全睡着了,我呢唯独我非工作不可!”昏昏沉沉,筋疲力尽,他的头往一边偏倒,他 上寝室去叫醒他妻子,用有气无力的声调说:“娜嘉,再给我烧点茶吧!我觉着浑 身没劲了。” 他写到四点钟才罢手,要不是文章已经写完,真会一口气写到六点钟。他就这样远 远地避开别人的窥探,在自己的小窝里对那些不得不受他支配的人称王称霸。这个暴 君在这儿,在家里,跟我们在编辑部里常见到的那个低声下气、沉默寡言、毫无才华 的小人物相比,是何等的不同! “我累极了,恐怕反倒会睡不着觉了”他一面上床,一面说。“我们的工作, 这种

12、倒楣的、没好处的苦工,弄得人的灵魂比肉体还要疲乏我不如吃点澳化钾 的 好天知道,要不是为这一家子人,我早就丢掉这差使了按编辑部的命令写文 章真是要命!” 他睡到中午十二点钟或一点钟,睡得又酣畅又踏实。 啊!要是他是名作家,或成了名作家,要是他做了编辑,哪怕是副编辑呢,那他 会睡得多么舒服,他会做什么样的梦,他会怎样伸懒腰啊! “他写了整整一夜!”他妻子脸上现出惊吓的表情,低声说。 “嘘!” 谁也不敢说话,不敢走动,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他的睡眠是一种神圣的事,谁要 是侵犯它,那个罪人就会为自己的过失大吃苦头! “嘘!”这个声音在这所房子里飘荡。“嘘!” (选自契诃夫小说,安徽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13、) 【注释】莱阿替斯: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的人物。澳化钾:一种镇静 剂。 13.概括说说伊凡在写作过程中依次遭遇了哪些打扰。(3 分) 14.从全文来看,对于写作,伊凡为什么深感“委屈”?(3 分) 15.阅读文章,根据要求答题。(4 分) (1)“我要坐下来写文章了劳驾,别让人家来搅扰我。要是孩子哭喊,或厨娘 打鼾,我就写不下去了还有,替我烧点茶再煎块肉排什么的你知道,没 有茶喝,我写不下去只有茶,才能给我写作的精力。”(几处省略号在文中有何作 用?) (2)根据上下文,合理想象,为第六段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5 1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七段划线的句子表现了伊

14、凡在为报纸写文章时神圣与庄重的态度。 B.文中情节设置时有多处的伏笔和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密、紧凑,环环相扣。 C.结尾处的“嘘”,表现大家对发出声响的恐惧之心并自觉保持一致,不敢发声。 D.小说刻画了伊凡夜间创作过程,用幽默讽刺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暴君”形象。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0 题。(14 分) 说朋友之道 冯英子 “朋友”这个名称,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是古已有之的,古代的“五伦”中间,就 有“朋友”这一伦。据后汉的郑玄说:“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看来朋与友之间, 还有一点儿区别。不过时移世迁,现在我们讲的朋友,大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我 们的朋友遍天下”,已经有些“四海之内皆

15、兄弟”的味道了。 交朋友要讲一个“信”字。论语讲到“吾日三省吾身”时,第二条就是 “”,这个“信”,就是诚实、不欺之解。朋友能成为诤友,就要能诚 实、不欺,知无不言,言无不直。因为诤者,争也。能够在朋友面前以言相争,争出 一个是非,希望朋友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始称得上诤友。 可是要所有的朋友诚实、不欺,也非易事。因为人的地位不断变化,友谊也常常 随之升降。刘邦在泅水做亭长的时候,当然同萧何、樊哙之流很有一点儿友谊,但一 旦身登九五,他还是相信叔孙通的办法,要大讲“君臣之义”了。陈余、张耳,落魄 时患难与共,休戚相关,总算够得上朋友了吧。但后来却变成你死我活的对头冤家。 一面信誓旦旦,一面翻脸不

16、认人,“当面输心背面笑,翻手为云覆手雨”,你得意时 锦上添花,你倒霉时落井下石,渐渐变成了后来的朋友之道。无怪乎今古奇观中 描写的那位楚国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老早就有“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之叹了。有人讲了一句“贫贱之交不可忘”,史家就大书特书,好像从沙子中淘出了 黄金一样,也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我以为倘要真正“信于朋友”,使朋友成为诤友,第一条是大家要有点儿雅量。 “闻过则喜”,这样的要求不免太高了一点儿,但闻过则思,不勃然变色,过后算账, 这是应当做得到的。尽管朋友们的直言有的偏激,有的片面,是否也想一想他们善良 的出发点呢?李逵砍倒了忠义堂前那面“替天行道”的杏黄旗,由于听了不正确的情 况,当然是错误的。但原其心迹,他倒是真正维护梁山泊的正义事业的。“梁山泊里 无奸佞,忠义堂前有诤臣;留得李逵双斧在,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