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学设计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7636349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输 送 血 液 的 泵 心 脏【教材分析】“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二年级生物教材(上册)的内容。本节教学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节教学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这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更是对前一章知识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后的去向及如何被细胞利用作进一步的说明,并为后两章“人体

2、的能量供应”和“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的学习作好知识储备而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智力等方面来说,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对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所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个时机,在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远大的理想抱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讨论、总结、表达的能力。(2)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

3、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课前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集体主意精神。(2)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教学重点】观察新鲜猪心,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心肌壁的厚薄与功能相适应;心脏瓣膜的开闭与血流方向的关系。【课前准备】教师:(1)选用2个带有血管和心房的新鲜的猪的心脏,一个完整的,一个在实验前解剖好,沿着室间沟1 cm处分别剖开左心室壁和右心室壁,露出4个腔,以利于学生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和心室壁。(2)准备好相应的用具:一次性手套,镊子,解剖盘、烧杯、清水、漏斗、标签

4、纸等。(3)多媒体课件。学生: 搜集有关心脏病和心脏保养的知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效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我就想让水往“高”处流,请大家给我想想办法。其实,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有一个类似于“水泵”的结构,这就是“心脏”。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回答,并引出“水泵”用人人皆知的俗语,直接引入课题。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交流已知的有关心脏的知识。并说出自己想在本节课学到心脏的哪些知识。(告诉大家:因为猪的心脏与人的心脏结构非常相似,所以,今天我们就以猪的心脏为例,来完成我们的

5、探究。)生:心脏终生不停地跳动。它不跳了,我们的生命就停止了。生:心脏不断跳动,为我们的身体输送血液。生:心脏某些结构发生病变,容易引起心脏病。生:想知道心脏的位置、形状和功能。小组合作、展开探究小组合作、展开探究初步感知心脏的有关知识大屏幕展示心脏跳动和泵血的视频,让学生聆听心跳的声音,感受心脏的搏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初步感受心脏的有关知识。【摸一摸】摸摸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看看图片,判断心脏的位置。【看一看】看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和完整的心脏,感受心脏的形状。【捏一捏】捏捏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完整的心脏,说出自己的感觉,做出准确的推测。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交流探究发现:生:我发现心脏

6、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生:我发现,心脏的形状是桃子状,桃子尖向下,偏向左方。生:我还发现心脏的上方连着血管。生:我捏了捏完整的心脏,我发现,心脏很软,很有弹性,我推测,心脏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生:肌肉能够收缩和舒张,所以,我推测心脏也能够收缩和舒张。生:前面,我们不是说过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吗,我推测,心脏的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可能与它输送血液的功能有关。小组合作,锻炼的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并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心脏的结构请小组同学合作,参照课本上的彩图,探究解剖好的心脏,了解心脏的结构。【探一探】探点1:心脏由哪几个腔构成?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探点2:左右心房是否

7、相通?左右心室是否相通?同一侧的心房和心室是否相通? 探点3: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和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壁和右心室壁又有什么不同? 探点4: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探点5: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大屏幕展示心脏的解剖图,要求学生填四腔和血管。教师质疑:心脏的四个腔,位置有何规律?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有什么规律?各小组展示并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生:心脏由四个腔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生:心脏的左右不相通,同一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生:我们用手捏了捏心脏的四个腔壁,我发现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左心室壁最厚。生:我发现心脏

8、的四个腔分别连着不同的血管,通过用手试探,结合书上的彩图,我知道左心室连的是主动脉, 右心室连的是肺动脉,左心房连的是肺静脉,右心房连的是上下腔静脉。生5:我们看到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膜状的结构存在。我们从动脉向里看,发现在与心室相连的动脉基部也有膜状的结构。生:心室连的都是动脉,心房连的都是静脉。将课堂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使其真正充当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去观察、分析、思索,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不仅获得了问题的结论,更可贵的是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小组合作、展开探究小组合作、展开探究明确心脏结构的名称和位 置组织学生做个小游戏,将标签准确地贴在完整心脏

9、的相应位置。【贴一贴】取出没有解剖的心脏,将标签准确地贴在相应的部位。教师针对有的同学将左右判断错误的情况,引导学生谈论分析:究竟如何又快又准确地判断出心脏的左右?正面背面小组合作,完成游戏。学生明白:探究心脏左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心脏壁的厚薄。厚的一端是左侧,薄的一端是右侧。让学生在游戏中准确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探究瓣膜的作用和心脏壁厚的原因教师质疑:刚才大家通过【探一探】和【贴一贴】两个环节有了很多的发现。对于你的这些发现,你还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测。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为了证明学生们的推测是否正确,通过【做一做】这一环节,再看看有什么发现。

10、【做一做】桌上给大家准备的烧杯和清水,请大家分别往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肺静脉里灌水,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根据实验结果,教师质疑:1.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到黑板上画出血液流动的方向。2.推测血液的流动方向是什么?3.血液能不能倒流?推测是谁的作用?4.哪个实验可以证明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5.为什么心室壁比心房壁厚?为什么左心室壁最厚?学生质疑:生:心室壁为什么比心房壁厚?为什么左心室壁最厚?生:瓣膜有什么作用?生:我想知道,血液在心脏里面究竟是怎样流动的?学生推测:生:心脏壁的厚薄可能与心脏的射血功能有关。生:根据静脉瓣的作用,推测,瓣膜的作用也能也与防止血液倒流有关。生

11、:根据动脉和静脉的作用,推测,血液应该由静脉流向心脏再由动脉流出来。小组合作,并交流探究结果:生:往肺静脉里灌水,水从主动脉里流出来。生:往上(下)腔静脉里灌水,水从肺动脉里流出来。生:往主动脉里灌水,水从主动脉里流出来。生:往肺动脉里灌水,水从肺动脉里流出来。学生释疑:生1:到黑板上画出血液流动的方向。生2:推测血液的流动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生3:血液不能倒流。我们推测是瓣膜的作用。生4:往主动脉里灌水,水从主动脉里流出来。往肺动脉里灌水,水从肺动脉里流出来。这两个实验证明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生5:心房收缩将血液压至心室,心室收缩将血液压至全身,射血的距离长,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同

12、理,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压至肺,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压至全身,距离最长,所以左心室壁最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带着疑问,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从而完成了质疑猜测解疑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个环节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总结心脏与其作用有关的结构【想一想】通过以上我们的探究,请你想一想,心脏究竟有哪些结构与它的“泵血”功能相适应?学生总结:1.心脏有四个腔并与血管相连。2.心脏由肌肉组织构成,能收缩和舒张。3.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最厚。4.心脏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热烈讨论,进行总结。拓展延伸【谈一谈】心脏终生跳动,为身体供血,所

13、以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心脏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了病变,都会严重地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所调查的与心脏有关的疾病,以及如何保护心脏的知识。 (学生收集的资料,交流时要说出收集的方法、如何得到的、体会或问题等,不能只读,可简单提升或辩论。)和学生一起了解“世界心脏日”的相关知识。学生交流调查结果:与心脏有关的疾病:生1:心肌炎是心肌炎症。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肠道病毒感染最多见。 生2: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或胸部不适。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 生3: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生4

14、: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生5: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生6: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脏血管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保护心脏的方法:生1:多运动。生2:注意饮食。生3:戒烟。生4:适量饮酒。生5:控制情绪。生6:多吃对心脏有利的食品。锻炼了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知识、巩固提高【评一评】谈谈本节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 评评今天自己和其他组在实验时的优缺点。教你一招:畅谈自己的收获。通过“教你一招”,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总结并记忆。学会自评和互评。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