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宁夏)50610-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三-标准答案

上传人:279****70 文档编号:87620801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宁夏)50610-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三-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开(宁夏)50610-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三-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宁夏)50610-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三-标准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三-辅导资料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第1题 ( )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a. 宏观调控机制 b. 利益驱动机制 c. 市场调控机制 d. 目标驱动机制 【标准答案】:利益驱动机制第2题 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两个区域进行贸易的基础是( )的地区差异。a. 绝对成本 b. 绝对劳动生产率 c. 相对劳动生产率 d. 生产要素禀赋 【标准答案】:相对劳动生产率第3题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一书中提出了( )。 a. 区域发展

2、的相互依赖理论 b. 创新理论 c. 要素禀赋理论 d. 人力资本学说 【标准答案】:创新理论第4题 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 )。 a. 农业区位论 b. 市场区位论 c. 运输区位论 d. 工业区位论 【标准答案】:市场区位论第5题 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 ) a. 采掘业 b. 农业 c. 商业 d. 建筑业 【标准答案】:建筑业第6题 人力资源的特点是( )a. 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b. 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c. 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d. 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标准答案】: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第7题 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 )国的艾萨德教授。a. 美国

3、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标准答案】:美国第8题 (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中干学”理论。a. 阿罗 b. 韦伯 c. 舒尔茨 d. 杜能 【标准答案】:阿罗第9题 经济学家罗默认为(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a. 引进 b. 外在 c. 创新 d. 内在 【标准答案】:内在第10题 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由( )提出的。a. 赖宾斯坦 b. 廖什 c. 杜能 d. 韦伯 【标准答案】:赖宾斯坦第11题 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下,( )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三大环境。a. 制度 b. 条件 c. 经济 d. 政治 【

4、标准答案】:制度第12题 区域经济学是治病的科学,这是对区域经济学( )的深刻总结。a. 应用性 b. 综合性 c. 实用性 d. 知识性 【标准答案】:应用性第13题 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力和( )a. 技术 b. 物力 c. 物产 d. 资源 【标准答案】:物力第14题 ( )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得以进行的空间,区域经济也因此成为经济社会活动主题普遍关注的问题。a. 社会 b. 国家 c. 区域 d. 团体 【标准答案】:区域第15题 ( )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a. 历史学 b. 政治学 c. 区域经济学 d. 社会学 【标准答案】:区域经济学第16题 ( )对市场要素

5、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变。a. 市场论 b. 区位论 c. 信息论 d. 计量经济学 【标准答案】:区位论第17题 ( )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a. 计量经济学派 b. 现代经济学派 c. 古典经济学派 d. 经济地理学派 【标准答案】:经济地理学派第18题 ( )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a. 旅游经济学 b. 区域经济学 c. 计量经济学 d. 政治经济学 【标准答案】:区域经济学第19题 要确定一个地区的( ),适用的方法是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方法。a. 自然资源优势 b. 文化资源优势 c. 政治资源优势 d. 社会资源优势

6、【标准答案】:自然资源优势第20题 研究人力资源,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a. 智力 b. 人力 c. 体力 d. 知识 【标准答案】:人力第21题 apec最高层次的会议是apec高官会。 对 错 【标准答案】“错”。第22题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 对 错 【标准答案】“对”。第23题 人均生产总值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核心指标。 ( ) 对 错 【标准答案】“错”。第24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在经济发展初期,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 )对 错 【标准答案】“对”。第25题 一个区域是否

7、形成了主导产业,一个简要地衡量指标就是产业专门化率或区位商。( ) 对 错 【标准答案】“对”。第26题 城市基础模型是一种成本推动的模型。( ) 对 错 【标准答案】“错”。第27题 区域开放度是表明一个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 ( ) 对 错 【标准答案】“对”。第28题 创新活动总是发源于低梯度地区,然后逐步向高梯度地区转移。( )对 错 【标准答案】“错”。第29题 处于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在布局上主要应该考虑的是专利保障、技术基础与协作条件,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 ( ) 对 错 【标准答案】“错”。第30题 政府追求的公共利益最大化也必然能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对 错

8、【标准答案】“错”。第31题 自然资源的特点有稀缺性和区域性( ) 。 对 错 【标准答案】“对”。第32题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 )对 错 【标准答案】“对”。第33题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制度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 )对 错 【标准答案】“错”。第34题 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文化和 区域经济地理 。 ( )对 错 【标准答案】“错”。第35题 区域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 和区位资源。 ( )对 错 【标准答案】“对”。第36题 产业结构

9、的变动和转型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 )对 错 【标准答案】“错”。第37题 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其次是运费 的最低点。 ( )对 错 【标准答案】“错”。第38题 从产业组成的分类来看,我国的新产业区大致包括 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三类。 ( )对 错 【标准答案】“错”。第39题 美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经验有 地区协调、法律保障、市场机制和规模经营。( )对 错 【标准答案】“对”。第40题 区域定位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区形象塑造的首要内容,它包括区域经济定位和 区域发展定位两个方面。 ( )对 错 【标准答案

10、】“错”。第41题 连锁反应包括( )a. 后向关联效应 b. 前向关联效应 c. 旁侧关联效应 d. 后进关联效应 e. 中间关联效应 【标准答案】: 前向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 旁侧关联效应第42题 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a. 储蓄 b. 资本积累 c. 通货膨胀 d. 技术 e. 工资 【标准答案】: 储蓄, 资本积累, 技术第43题 以( )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a. 胡佛 b. 韦伯 c. 杜能 d. 克鲁格曼 e. 藤田昌久 【标准答案】: 克鲁格曼, 韦伯第44题 产业政策包括的内容有( )a. 产业发展政策 b. 产业

11、组织政策 c. 产业结构政策 d. 产业生产政策 e. 产业布局政策 【标准答案】: 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布局政策第45题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进行评价主要包括( )a. 绝对量评价 b. 数量评价 c. 平均量评价 d. 需求量评价 e. 综合评价 【标准答案】: 绝对量评价, 平均量评价, 需求量评价, 综合评价第46题 制定区域规划的过程包括( )a. 分析预测阶段 b. 准备阶段 c. 内容设计制定阶段 d. 目标设计阶段 e. 调查研究阶段 【标准答案】: 准备阶段, 调查研究阶段, 分析预测阶段, 目标设计阶段, 内容设计制定阶段第47题 “问题”区域包括( )

12、a. 落后地区 b. 萧条地区 c. 贫困地区 d. 膨胀地区 e. 山区地区 【标准答案】: 落后地区, 贫困地区, 萧条地区, 膨胀地区第48题 平均量评价分为两个方面,即( )a. 人均资源拥有量 b. 资源储藏量 c. 资源分布量 d. 资源密度 e. 资源拥有量 【标准答案】: 资源密度, 人均资源拥有量第49题 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往往与( )等有很直接的关系。a. 生活环境 b. 工资待遇 c. 工作环境 d. 经济发展水平 e. 收入预期 【标准答案】: 经济发展水平, 生活环境, 收入预期第50题 区域财政政策具有的三个目标是( )a. 区际公平目标 b. 区际发展的稳定性目标 c. 区际发展的先进性目标 d. 区际盈利目标 e. 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目标 【标准答案】: 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目标, 区际公平目标, 区际发展的稳定性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