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问题的认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6003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问题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问题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问题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问题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问题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问题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问题的认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问题的认识保险公司的正常运作是靠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两个轮子驱动的。保险公司除了是提供保险业务的社会型风险保障机构,还是最为重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之一,从事投资经营活动。这就使它获得了承保利润以外的投资利润,使其偿付能力大大增强。保险资金运用对行业发展的重要程度丝毫不逊于保险业务的拓展。在我国保险行业恢复业务的 20 年间,保险业务保持了年均 30%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 9%的年均增长速度,但是我国保险行业的资金运用情况却难以令人满意。长期以来,我国对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进行了限制。资金的运用被局限于银行存款、国债,投资渠道十分狭窄,投资效率十分低下。据统计,为保证

2、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保险资产的 40%-60%被沉淀在银行,但利率的数次下调和 20%利息税的起征,使银行存款收益微不足道。与此同时,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收益也大幅下降,保险公司面临着严重的“ 利损差 ”问题。我国万亿保险资金大部分是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对保户的负债,面对保费收入年均 30%的增长速度,保险公司面临着更大的偿付风险。2005 年 7 月底,太平洋人寿就接到了保监会“红色 ”预警,“偿付能力缺口 90 亿元” 的指责使太平洋人寿成了众矢之的。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专家郝演苏针对这一现象指出:“偿付能力不足并不是太平洋人寿一家独有的问题,而是整个保险行业的普遍现象,只是各家公司问

3、题的轻重不同罢了。保险资金投资技术作为唯一能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途径,必须得到重视。 2,投资工具分析 1998 年 10 月 20 日,保险公司被获准进入全国同业拆借市场从事债券买卖;1999 年 10 月 26 日,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2004 年 2 月批准保险公司直接入市。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运用渠道的逐步拓宽,保险资金被投资于债券、股票、基金等金融市场。下面就我国保险资金的主要投资工具进行简单分析: 2.1 货币市场投资工具 1)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既能使保险资金得到保值增值,又能确保其安全性。然而保险

4、资金存款带来的收益则是微薄的。目前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的主要形式还是银行存款,其中又以大额协议存款为主。协议存款大部分是5 年期,到期日集中度过高,存在再投资风险。2)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具有风险小和期限短的特点,可以为短期性的保险资金保值增值提供稳定的渠道。目前因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还不尽规范,市场交易中间环节尚存在较多问题,缺乏债券市场应有的流动性,现券交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所以保险资金进入的规模并不大。 2.2 证券投资工具 1)债券 债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措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并且承诺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券债

5、务凭证。债券的利率水平一般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因而其投资收益也通常高于银行存款投资收益。被成为“金边债券”的国债基本上不存在违约风险2。我国保险业的可运用资金中除银行存款外,其余大部分用于购买国债。保险资产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后,保险资金运用中债券的投资比例已经超过银行存款,保险机构也已经成为债券市场上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 2)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方式。证券投资基金由投资专家进行操作,按照投资组合理论进行分散投资,因而能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的同时把收益提到最高程度,此外还可以通过赎买方式抽回基金,为投资者进退提供便利。所以虽然其投资风险小于股票而大于

6、债券,但收益一般也大于债券投资。 证券基金按收益凭证是否可赎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开放型基金又称追加型投资基金,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发行新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基金。其投资者可以随时直接向基金管理公司或通过经销商购买。封闭型基金由称公开发行共同基金,基金资本总额和发行份数固定,不能进行追加、认购或赎买。在刚发起设立时,投资者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或经销机构按面值或规定价格购买;当发行完毕或基金已经上市交易后,投资者只能通过经纪商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按市价购买。在低于市价购买时,可以获取平均收益;若折价(低于净资产价值)扩大则可能减少收益。 3)股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

7、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股票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赢利水平。一般情况下,投资股票获得的收益要高于银行储蓄的利息收入,也高于债券的利息收入。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在持有者利用股票可以获得价差收入和实现货币保值。与收益性相对应,投资者同时也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不过,股票具有很好的流通性,可随时在股票市场兑现。 股票分普通股和特别股两种。普通股是股票中风险最大的,其股息和红利收益并不确定,而是随公司经营状况和赢利水平波动,而且必须是在偿付了公司债务利息及优先股股东的利息之后才分得。优先股作为特别股的一种,在发行时约定了固定的股息率且股息率不受公司经营状况和赢利水平的影响,再加上普通

8、股无可比拟的优先权,其风险要小于普通股。然而由于优先股股息固定,所以其股东不能分享公司利润增长的利益。 3, 国际化比较 保险投资工具的不断丰富使得保险业投资风险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分散,保险资金运用工作不断加强。截至今年 7 月末,我国保险业合计总资产达 1.38 万亿元,比年初增长 26.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 1.26 万亿元,比年初增长 21.5%。保险资金运用工作不断加强,我国保险业期待的依靠证券市场实现保险、投资双轮驱动的健康发展模式,和证券市场盼望的保险业多渠道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这一和谐共赢的格局已初步显现。但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的保险资金的运用表现出以下差距: 3.1 投资

9、结构不合理 根据上面对投资工具的分析,按照以下不同原则进行优先排名: 安全性: 国债=银行存款其他债券同业拆借证券投资基金股票 收益性: 普通股优先股开放型证券投资基金封闭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债券同业拆借国债 =银行存款 风险性: 普通股优先股开放型证券投资基金封闭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债券同业拆借国债 =银行存款 流动性: 股票开放型证券投资基金 封闭型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同业拆借银行存款 保险资金投资虽然以安全性为第一的,但为了保险公司的收益应该在考虑风险的基础上投资较高收益领域。但从我国历年的保险资金投资情况看(如表一所示),保险资产的 35%以上是银行存款,15-25%是国债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

10、比例不足 10%,至于股票投资规模远小于 5%的限额。也就是说我国保险资金的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兼顾和匹配,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和债券等低收益的利率产品上。统计显示,2000-2003 年的 4 年里,我国保险业的投资收益率分别 3.59%,4.3%,3.14%和 3.11%,平均收益率仅为 3.54%,远低于国际同行 10%左右的水平。而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保险投资在债券、基金和股票的就超过 80%,英国超过 70%,其高收益正是来源于高效和多样化的资金运用。 表一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比例表 占资产总额比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

11、05 银行存款 3556% 3560% 4250% 4660% 49 9% 41 9% 35 8% 国债 2605% 2833% 1733% 1706% 1542% 2237% 2376% 证券投资基金 057% 396% 455% 474% 509% 568% 748% 3.2 股票投资起步晚,规模小 我国的保险资金是在 2004 年被获准直接进入股市的,并且投资比例被限定在 5%以内。但是我国保险资金的真正入市却是在 2005 年的 2 月,理论上按 5%的入市比率也会有 600 亿左右的资金直接投资于股票,但迄今为止入市资金仅超过 45亿。统计资料显示,欧洲国家股票投资比例相对较高 ,例

12、如:英国在 1960 年代以前股票投资比例为 20%左右,而到了 90 年代,就上升到 50%左右, 并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近年来的股票投资比例基本在 20%-30%之间波动。此外,我国现阶段保险资金的股票投资处于试探性阶段,投资力度也主要在一级市场。 3.3 投资领域有限 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拓宽,但是较之与西方的保险业投资领域还很有限,我国应该积极寻求适合我国保险业的新型投资产品。我国保险资金可以拓展的投资领域还有房地产、对外投资、实业投资和贷款等。虽然目前这些领域专业性较强,与保险业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不仅变现力较差,而且市场上上存在着大量重复建设

13、、无秩序以及信用短缺等问题,并不适合我国现在较大规模地介入,但是保险业进军上述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可能,甚至也可以说是一种趋势。 3.4 投资管理技术有差距 由于目前中国的保险资产投资管理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同行相比,在五个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投资理念上,尚未完全确立起以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稳健投资和长期投资为核心的思想;在投资技术上,运用资产的匹配管理、战略配置和组合管理的方法还不够娴熟;在投资策略上,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和把握深度与准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投资风险的控制上,仍然缺乏识别、计量、预警和对冲的技术手段;在投资绩效评估上,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标准和方法4。就保险资金入市来说,2004

14、年它们就在证券市场上栽了个大跟头。在2005 年 4 月 18 日、19 日和 22 日,三家海外上市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财险)相继发布了业绩公告,其投资业绩均不尽如人意中国人寿已实现投资亏损净额和未实现投资亏损净额分别为 2.37 亿元和 10.61 亿元,中国平安保险已实现及未实现损失共为 7.73 亿元,中国财险的交易类及非交易类证券浮亏达 9.48 亿元 5。 4, 对策 4.1 放宽投资限制,加大入市比例 对保险资金的投资比例限制是最可行的监管方式,但比例可以适当再提高一些,比如对入市比例的最高限制在 20%。对大保险公司而言,由于能做到充分的分散投资,能够规避非系统风险。

15、 国外成熟金融市场的经验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 ,美国在1970 年-2000 年间股市的平均回报率为 10.3%,债券市场为 5%,货币市场为 3.7%,而德国这些数据分别为 14.4%、7.9%和 3.5%。将 1981 年-2003 年美国股市的涨跌幅与美国寿险公司股票投资增长率作了对比,发现两者的走势惊人的相似,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得知,他们的相关系数在 90%以上。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股市的程度与股市的收益率成正比。 4.2 认清保险资金性质,采取不同投资策略 保险公司应按照偿还金额、时间以及利率敏感程度,对保险产品进行大体上细化,总体上形成比较鲜明的特征,

16、然后根据每类保险产品的总体特征,确定适当的投资策略和目标,制定适当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方案,实现资产负债大体的配比6。就产险公司而言,其负债期短,给付具有很大随机性,所以对其流动性要求非常高,比较适合于同业拆借、股票投资等流动性强收益也高的投资品种。而寿险公司的负债期长,对资金的安全性要求也较高,所以在投资时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很重要,比较适合于银行存款、国债和房地产等。对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定位是在满足偿付能力要求之后,一般说来寿险通用帐户资产中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也应该不大。 4.3 完善投资管理结构 稍具规模的保险公司都设有投资部,专门从事投资业务的经营和管理。但是投资部门的工作性质、专业方向都与保险业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大相径庭,因此借鉴国外的资产管理结构建立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投资结构,有利于从组织上避免不同性质的业务工作间摩擦,提升保险投资业务的专业化程度。专业化的投资部门更能有效监督和管理每一险种的资产和负债活动,确定最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