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5973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论 文 提 纲一、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分析 .51.个别计价法 .52.先进先出法 .63.后进先出法 .64.平均成本法 .6二、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其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 .71.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72.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 .9三、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运用 .101.存货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 .102.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和业绩评价 .113.纳税筹划的需要 .11四、改进的存货计价法及其分析 .111.科学性 .122.简便性 .123.及时性 .12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欧孝美【内容提要】企业的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管理利用如

2、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因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问题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产生不同的报告利润和存货估价,从而最终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不少企 业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全面,对企业存货计 价方法做了不切合企业实际的选择,从而对企业的存货管理、 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造成不利影响。 无论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存货都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出售或耗用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等。现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两大类,实际成本计价法在实际运用中又有先进先出法、

3、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本文从比较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利弊,并试图 最终为企业合理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提供有效的意见。【关键词】:存货 计价方法 比较 分析 运用存货在大多数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处于不断购买、耗用和销售之中,因而存货数量及其价值的确认(即存货计价问题)至关重要。并且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不少企业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或受某一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做了不切合企业实际的选择,从而对企业的存货管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一、几种

4、存货计价方法的分析企业的存货是不断流动的,有流入也有流出,流入与流出相抵后的结余即为期末存货,本期期末存货结转到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存货,下期继续流动,就形成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货流转。存货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两个方面。企业存货实物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流转成为存货的实物流转。所谓存货成本流转指外购或自制存货的成本流入及出售商品时的成本流出。在理论上,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其实物流转应当一致,也就是说,购置存货时所确定的成本应当随着该存货的销售或耗用而结转。例如,某商品购进成本,第一批 100件单价 15 元,第二批 50 件单价 10 元,第三批 80 件单价 11 元。本期销售结果是,第一批

5、售出 80 件,第二批售出 30 件,第三批售出 10 件。由此可见,该商品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一致的情况非常少见的。因为,企业的存货进出量很大,存货的品种繁多,存货的单位多变,难以保证各种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由于同一种存货及单价不同,但均能满足销售或生产的需要,在存货被销售或耗用后,毋需逐一辨别哪一批实物被发出,哪一批实物留作库存,成本的流转顺序和实物的流转顺序可以分离,只需要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已发出存货的成本和库存存货的成本即可。这样就出现了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就产生了不同的存

6、货成本分配方法,即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按照国际会计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一)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分批实际法、具体辨认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定存货具体项目的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按照实际发出的存货成本计价。采用时必须要有详细的纪录,在各批存货上也要有一定的标记以便确认收货批次,从而确定该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有进货和出货的详细的数量和单价的记录,存货的

7、存放位置也要有准确的记录。在发出商品时,需要分清发出的是哪一批存货,再按其记录的单价来计算该批发出存货的成本价和金额。如果发出的存货包含了不同批次的存货,则要分批次计算,但不一定按次序确认。计算公式为:每批(次) 存货发出成本=该批(次) 存货发出数量 x 该批(次)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这种方法最为客观和准确。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企业中不能互换批次使用的存货、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贵重的存货的计价。应用这种方法最多的地方是汽车代理商。因为汽车代理商首先需要严格地将进货商品成本与销售商品的收入意义对应。其次,分辨每辆汽车的商品号和与之对应的发票价格比较容易,因此确定每

8、辆汽车的销售毛利也相对比较容易。还适用于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二)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和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采用这种方法可随时计算出每次发出或领用存货的实际成本,但计算比较麻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期末存货的价值最接近市场价值。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回事企业虚增利润,反之则利润低估

9、。(三)后进先出法对成本流转的假设和先进先出法相反,假设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设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以及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在通货膨胀时期,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当期收人与当期成本配比,从而比较准确的核算企业利润,但缺点是报表中存货的价值远远低于实际,由此导未来利润会增加。 后进先出法从总体上来说采用的企业比较少,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采用,而且分布于各个行业,云南云天化、吉林森林、太原化工、金瑞新材料科技、贵州盘江精煤、安源实业、天津港股份。在调查中发现,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在其行业内部一般都符合毛利率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小等特点。 (四)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又分为:加权

10、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1、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以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在月末时用本月全部购人的存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分母,本月全部购人的存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作为分子,计算出当月存货单位成本,在分别乘以发出存货数量和期末结存数量计算出发出存货和解存存货成本。计算公式为: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十本月收人各批收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十本期收人各批存货的数量)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 x 加权平均单价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 x 加权平均单价这种方法计算简便,计算结果比较均衡,而且核算工作量小。但是只在期末计算发出存货成本,会影响核算的及

11、时性,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2、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人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原理与加权平均法相同,区别是每购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平均成本。计算公式为:存货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原有存货实际成本十本批收货实际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收货数量)本批发货成本=本批发货数量 x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繁琐,但是其优点在于可以随时了解存货的成本情况,便于加强存货日常管理。会计准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应的会计准则的有效性和完善程度也就不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逐

12、步加快。为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6 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对存货计价的方法做出了规定,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允许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等其他方法记账。这一变化缩小了企业选用会计核算方法的范围,减少了企业人为调整成本、利润和税金的幅度。需要指出的是,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在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二、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其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一)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1、使用目的不同个别计价法通过个别配比,使收益计量更加准确,但在实际运用中有可能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便利,如当同质的商品具有不同成本时管理人员容易选择较低成本的存货以增加利润或选择较高成本的存货以降低利润;加权平均法使用单一价格,既不侧重资产计价,也不侧重收益计价;移动加权平均法也使用平均价格计价但偏重最近的进货;先进先出法以历史成本与现行收人相配比,侧重于资产计价;后进先出法以现行成本与现行收人相配比,侧重于收益计量。只有那些具有可识别的特征而且数量不多,单位价格又相当高的商品,企业中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购入批次少、容易识别、单位价值较高的贵重物资采用该法。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