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荷花淀》说课稿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7565557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荷花淀》说课稿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荷花淀》说课稿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荷花淀》说课稿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荷花淀》说课稿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荷花淀》说课稿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荷花淀》说课稿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荷花淀》说课稿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荷花淀说课稿设计一、说教材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册第四单元“昨日战争”中的一篇。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和赤壁之战。这三篇课文荷花淀描写的是现代战争,其他两篇描写的是古代战争,烛之武退秦师表现的是个体英雄形象,荷花淀表现的是群体形象。与其他三篇相比,荷花淀中的战争环境是清新的,宁静的,它的情节不事雕琢,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带给人们以清新的美感,浓郁的生活气息。二.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

2、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理解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表现人物和推动故事发展方面的作用。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两处人物对话,一处细节描写,两处景物描写”。课堂上主要采取分角色朗读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和赏析。教学过程如下:三、说过程1、导入新课战争,在人们的心中往往是残忍的、恐怖的。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总是不惜笔墨浓笔重彩铺写硝烟弥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别样的方式来写战争,孙犁便是其中一位。荷花淀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2、整体

3、感知,理清情节学生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故事情节,列出小标题(对学生来说,大体概括小说的情节不成问题,在这里要求用四字小标题概括,更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就整篇文章发问:主人公是谁?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订正,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此问题主要关系到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认识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3、重点探讨1)两处人物对话。A.鉴赏“夫妻话别”一节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力求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鉴赏对话问题: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语

4、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语言,说说这些话语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这些对话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a“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她们几个呢?”-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关心)“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细心,机敏)(以上几句,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细心、稳重的性格和对丈夫的忧虑与关心。)b“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出自己“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在责怪当中含着赞扬。“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

5、好丈夫,摆正了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以上几句对话,可用词语替换法或比较重音语气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c“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嗯。”-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小结:“夫妻话别”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物语言能够

6、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能存在的困难是分角色朗读学生不好意思,要做好动员和鼓动;其次,学生的阅历所限可能使他们理解成年人的内心和情感会有一定难度,解决办法是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和联想,彼此交流探讨。)B.鉴赏“商量探夫”一节的人物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商量探夫”时五位妇女的对话,体会人物各自不同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赏析对话“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活画出这个女人的含蓄、聪明伶俐。“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表现出该女人直爽开朗的特点。“听他说,敌人要在同口安据点”是水生嫂说的,表现了她心细、考虑问题周到、善于思考的个性。“哪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

7、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快人快语,有点冒失。“我本来不想,可是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活画出一个羞涩忸怩而又十分可爱的形象。小结:作品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如此,而且能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展示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人物语言能够体现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学生对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不够准确,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逐个讨论。)2)细节描写分析鉴赏一个细节。“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8、,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3)鉴赏景物描写:放朗读录音: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问:这几段描

9、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水生嫂们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结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及和谐的氛围,也为下文伏击战环境作了铺垫。)3朗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

10、兵吧!”一节。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4)小说的情感: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小说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对亲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这此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5)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4、布置作业赏析文中“寻夫未遇”归途中的对话描写。(举一反三)赏析文中三处关于“捞”和“丢”细节描写。四.效果分析经过这一堂课,学生对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能够有深刻的认识。板书设计:(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