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下篇药膳配方)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87565499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 页数:172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膳学(下篇药膳配方)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中医药膳学(下篇药膳配方)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中医药膳学(下篇药膳配方)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中医药膳学(下篇药膳配方)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中医药膳学(下篇药膳配方)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膳学(下篇药膳配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膳学(下篇药膳配方)(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膳学,下篇 药膳配方,第七章 解表类 第十五章 理气类 第八章 清热类 第十六章 理血类 第九章 泻下类 第十七章 安神类 第十章 温里祛寒类 第十八章 平肝潜阳类 第十一章 祛风湿类 第十九章 固涩类 第十二章 利水祛湿类 第二十章 补益类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类 第二十一章 养生保健类 第十四章 消食解酒类,1. 辛温解表类 1)生姜 【功效应用】 解表散寒、止呕解毒 (解鱼蟹毒,半夏、天南星) 【注意事项】 内热者慎用 【适用量 】 每次10克左右,第七章 解表类,外感风寒或寒冷腹痛 生姜30克切细,加红糖煮沸。 支管气哮喘 生姜30克切细,捣烂绞汁,同白芥子9克加烧酒研成糊,擦

2、肺俞、大椎、膻中,每穴擦10分钟。 鱼蟹中毒 生姜、紫苏叶各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一日2次分服。 生半夏或天南星、魔芋中毒 急速嚼食生姜。 胃痛呕吐 生姜、桔子皮各12克,水煎,一日23次服。 止痛“姜芋糊” 生姜芋头等量捣烂加面粉搅成糊,贴患部(如冬季宜加温后贴),一日2次。,2)大蒜 【功效应用】 解毒杀虫、消肿健胃止泻、止咳祛痰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忌食,2.辛凉解表类 1)菊花 【功效应用】 疏散风热(杭菊花) ,平肝明目(滁菊花) , 清热解毒 【注意事项】 胃寒者忌食 以色白(黄)、身干、 花朵完整不散瓣、 香气浓郁、无杂质者为佳。,天麻菊花鲫鱼汤,【原料】 天麻5克, 菊花1

3、朵, 鲫鱼400克。 【调料】 盐、葱、姜、料酒 适量。,2)薄荷,均以叶多、色深绿、味清凉、香气浓者为佳,【功效应用】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及 体虚汗多者忌食。,1.清热泻火类 1)蕨菜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补脾益气 【注意事项】 蕨菜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 不宜多食。 【烹调技巧】 鲜品或干品食用前应先在沸水中浸烫一下后过凉, 以清除其表面的黏质和土腥味。炒食适合配以鸡蛋、肉类。,第八章 清热类,2.清热燥湿类 1)茄子 【功效应用】 清热活血,消肿止痛 【适用量】 每次85克(半个)。 【注意事项】 茄子性凉、体弱 胃寒的人不宜多吃。老茄子,特别 是秋

4、后的老茄子含有较多茄碱, 对人体有害,不宜多吃。 【烹调技巧】 油炸茄子会造成维生素P大量损失,挂糊上浆后炸制能减少这种损失。,2)荞麦 【功效应用】 健脾益气、开胃宽肠、消食化滞 【适合人群】 糖尿病人更为适宜。 【适用量】每餐60克。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经常腹泻者不宜食用。 【烹调技巧】 荞麦面看起来色泽不佳,可以用它做成扒糕或面 条,佐以麻酱或羊肉汤。,3)马齿苋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止痢 【治疗】 赤白痢疾:马齿苋6090克, 扁豆花312克,水煎加红 糖,一日分2次服。 烂腿 (臁疮):鲜马齿苋捣烂,连渣敷于患处。 小便尿血,便血: 鲜马齿苋绞汁,藕汁等量,每次

5、半杯 (约60毫升),以米汤和服,一日2次。,3.清热解毒 1)银花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以银花初开,完整,色黄者为佳。,2)鱼腥草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 排脓祛痰,3)绿豆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 【适用量】 每次40克。 【注意事项】 绿豆性凉,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服药特 别服温补药不要吃绿豆,以免降低药效。,【烹调技巧】 绿豆不宜煮得过烂,以 免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 到破坏,降低清热解毒 功效。 未煮烂的绿豆腥味强, 食后易恶心、呕吐。,杏仁绿豆粥,【主料】 10克大杏仁片、 50克粳米。 【配料】 20克绿豆、 3茶匙糖、

6、6杯水。,八宝绿豆汤,【原料】 绿豆250克, 薏仁米50 克,青梅、金桔饼、佛手 糖萝卜、京糕条各25克, 白糖500克,糖水莲子40 粒,金丝蜜枣10粒,糖桂 花10克,玫瑰花2朵。,陈皮绿豆煲山珍,【原料】 陈皮10克, 绿豆粥50克, 山珍菌150克。 【调料】 盐、葱、姜、料酒适量。,绿豆芽,【功效应用】 清肠胃、解热毒 【注意事项】 绿豆芽纤维较粗不易消 化,性质偏寒,脾胃虚 寒者不宜久食。 【烹调技巧】 绿豆芽性寒,烹调时应配上一点姜丝。烹调时油盐不宜太多,下锅后要迅速翻炒,适当加些醋,才能保存水分及维生素C。,4)赤小豆 【功效应用】 利尿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 【注意事项】

7、 尿频者少食。,5)苦瓜 【功效应用】 除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忌食。,苦瓜荠菜猪肉汤,【原料】 苦瓜250克,去瓤 切成小丁块,瘦 猪肉125克切薄 片,荠菜50克洗净切碎 。,6)豌豆 【功效应用】 生津止渴 消胀下气,4.清热解暑 1)西瓜 【功效应用】 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 西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果糖、蔗糖、葡萄糖、 丙酸、丙氨酸、瓜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苹果酸、磷酸、 盐类和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 在每百克西瓜汁中,含蛋白质1.2克,碳水化合物4 克,粗纤维0.3克,钙6毫克,磷10毫克,铁0.2毫克,胡 萝卜素0.1

8、7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 0.02毫 克,烟酸0.2毫克,维生素C 3毫克。,看-花皮瓜纹路清楚,深淡分明;黑皮瓜类皮色乌黑,带有光泽。无论何种瓜,瓜蒂、瓜脐部位向里凹入,藤柄向下贴近瓜皮,近蒂部粗壮青绿,是成熟的标志。 摸-用拇指摸瓜皮,感觉瓜皮滑而硬则为好瓜,瓜皮粘或发软为次瓜。 掂-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其份量就越轻。 听-将西瓜托在手中,用手指轻轻弹拍, 发出“咚咚” 声,托瓜的手感觉有颤 动,是熟瓜;发出“突突”声,成熟 度比较高;发出“噗噗”声,是过熟 的瓜;发出“嗒嗒”声是生瓜。,怎样挑选西瓜,2)绿茶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消食利尿、坚齿明目、 抗癌抗

9、衰老 【注意事项】 胃寒者不宜饮绿茶。,一、茶叶的选择,按茶叶加工方法不同分为六大类: 红茶:如祁红、滇红等。 绿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 白茶:白牡丹、贡眉等。 黄茶:君山银针、霍山黄大茶等。 黑茶:六堡茶、茯砖茶等。 青茶(乌龙茶):铁观音、水仙等。,二、泡茶对水的选择,1.水的分类:主要有天然水和人工处理水。 天然水包括泉水、河水、井水和天落水。 人工处理水有自来水,蒸馏水,无离子水。 泉水尤其是由山上慢慢流出的泉水泡茶为最佳,其次是江水,再次是井水,雨水也可泡茶。 一般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2.水温标准是90左右。,3)荷叶 【功效应用】 清热解暑 【注意事项】 本草再新

10、“清凉解暑,止渴生津,治泻痢,解火热。” 胃寒疼痛,体虚气弱忌食,1)竹笋 【功效应用】 清热化痰、利水消肿, 润肠通便 【烹调技巧】 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 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 靠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利,下部宜切,这样烹 制时不但易熟烂,而且更易入味。,第九章 泻下通便类,2)黑芝麻 【功效应用】 补血、润肠、乌发,【五仁粥】 取桃仁8克去皮尖,炒熟,加芝麻仁、松子仁、核桃仁、 甜杏仁各8克,加到100克粳米中共煮为粥,粥熟后加适量白 糖。此粥具有润肠通便、养胃化瘀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所 致习惯性便秘患者。 【芝麻粥】 黑芝麻6克,粳米50克,蜂蜜少许。 芝麻用中火炒熟,有香味时取出,粳米洗净

11、。 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 煮,至米八成熟时,放芝麻,蜂蜜,拌匀,继续煮至米烂成 粥。每日2次,作早、晚餐服用。具有润肠通便作用。,【四和汤】 【主要原料】白面500 克,芝麻500 克,茵香60 克,盐。【制作方法】将上述四物炒熟研未,调拌均匀即成。 【效用说明】适宜于肝肾虚寒或寒滞肝脉而引起的小腹拘急作痛、疝气坠痛等症。 【茴香汤】 【主要原料】炒茴香500 克,川楝子250 克,陈皮250 克,炒甘草120 克,炒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五物合研成细未,用滚开水冲调约5 克,每日晨起空腹食用。 【效用说明】寒气下流而引起的疝气、小腹胀痛等症。,第十章 温里祛寒类

12、,【姜糖饮】 【主要原料】鲜姜30 克,红糖50 克。 【制作方法】姜切薄片,用沸开水泡彻,10 分钟后加入红糖热服,也可煮一二沸后饮用。 【效用说明】适宜于因寒气凝滞而引起的脘腹或小腹作痛(妇女痛经)等症。 【葱椒饮】 【主要原料】葱3 寸段,生姜3 片,胡椒面少许。 【制作方法】用滚开水冲泡葱、姜及胡椒面,热饮。 【效用说明】适宜于阴寒内侵、伤及中焦而引起的脘腹冷痛、喜暖喜按、时欲呕吐清水等症。,第十一章 祛风湿类,1)薏苡仁 【功效应用】 利水渗湿、除痹止泻 、清热排脓,薏苡仁粥,【原料】薏苡仁100克,薄荷、葱白各适量,豆豉50克 【制作】取薏苡仁100克,薄荷、葱白各适量,豆豉50克

13、,先加入水三大盏,薄荷等先煮,取汁二盏,再加入薏苡仁,煮成粥。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出现肢体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的患者。,2)木瓜 【功效应用】 祛湿、舒筋、和胃,木瓜炖雪蛤 【材料】木瓜一个(约一斤半重),雪蛤膏10 克,鲜奶一杯,水一杯,冰糖一两,木瓜煲红枣莲子,【原料】 木瓜、 红枣、 莲子。 【调料】 蜂蜜、 冰糖。,第十二章 利水祛湿类,1)蚕豆 【功效应用】 利水消肿、 益气健脾。,冬瓜皮蚕豆汤 冬瓜皮30-60克,蚕豆60克,清水三碗,同煮汤服食。健脾除湿、利水消肿,适用于心脏病水肿、肾脏病水肿等症。,3)冬瓜 【功效应用】 利水消痰, 消热解毒,2)藿香

14、【功效应用】 清暑解热, 行气化湿, 和胃止呕。,冬瓜薏米鲫鱼汤,【原料】 鲫鱼1条,冬瓜150克,薏米50克盐适量。 【做法】 1 鲫鱼去鳞去内脏,清洗干净;冬瓜洗净,去瓤去皮,切成大块;薏米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1小时。 2 砂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清水,把鲫鱼和薏米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加冬瓜块继续煮2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1 清热利咽 1)胖大海 【功效应用】 清肺热, 利咽喉, 清肠通便 【注意事项】 风寒咳嗽忌食。,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类,胖大海糖水,【用料】胖大海5枚、冰糖适量。 【制法】胖大海洗净,同冰糖放入碗内,冲入开水,浸泡半小时,当茶饮用。隔半日再冲水泡一次,

15、每日二次,二三天见效。 【功效】清热、解毒、润肺,治干咳失音,咽干喉痛、扁桃体炎,牙龈肿痛及内痔出血等症。,2)罗汉果 【功效应用】 清热润肺,滑肠通便 【注意事项】 风寒咳嗽忌食。,罗汉果1枚剥开,连皮带肉用开水泡作茶饮,味清甜醇香,每日1剂,治慢性咽炎。 罗汉果3个,剥碎加适量水蒸熟每日1剂,早晚服用,对伤风感冒、咳嗽多痰、胃热便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3)荸荠 【功效应用】 清热生津、化痰明目、消积,癌症放疗中或放疗后引起的津液亏损,大便秘结 生荸荠20枚(洗干净,并用温水烫)榨汁,然后加入半杯甘蔗汁和匀饮用,每日1-2杯。 痰核、瘰疬 荸荠100克,海蜇100克,煮汤服,每日2-3次。

16、阴虚肺燥、痰热咳嗽 鲜荸荠150克,打碎绞汁,加入藕汁100毫升,梨汁60毫升,芦根汁60毫升同服。每日1-2次。,2 化痰 1)贝母 【功效应用】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注意事项】 贝母反乌头。,贝母甲鱼,【原料】 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1000克, 料酒、盐、花椒、生姜、葱适量。 【制作】 将甲鱼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川贝母、 盐、料酒、花 椒、姜、葱,上蒸笼蒸1小时 即成。,贝母米粥,【原料】 贝母、粳米、冰糖适量 【制法】 将贝母去心研末,先用北粳米克,冰 糖适量,煮至米开汤末稠时,取贝母粉 克,调入粥中,改文火稍煮片刻,视粥 稠即停火,每日早晚温服。,2)橘络 【功效应用】 通络、化痰、理气、消滞,【凤尾橘络茶】取凤尾橘络10克,热水冲泡,频饮代茶,每日1剂,连服30天以上。用量可逐渐减少到5克、3克。 【橘络粥】橘络56克,粳米100克,加水常法煮粥,每日1剂,早晚分服,也有效果,特别是伴有胃部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