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格力三年的心得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5627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持股格力三年的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持股格力三年的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持股格力三年的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持股格力三年的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持股格力三年的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持股格力三年的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股格力三年的心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持股格力三年的心得 (周年洋)道术 2010-08-06 05:07:11 阅读 15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成功的投资一定是简单的,简单到你不相信,从而不能坚持。不过,要得到这样的方法,一定要经过复杂方法的试炼,经历复杂方法的煎熬。但是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未必会让别人成功,除非这个人把钱交给你来操作。虽然说价值投资之道就是探本求源,正视事实本身,但是应用之妙,在不同人那里可能千差万别。从接受价值投资,开始入门学习,到初步了解,然后按照粗浅的认识进行真金白银的投资操作,本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盈利的诱惑,基于对价值投资的一知半解急于去应用,都会让初学者栽跟头,在真金白银的收获和损失中获得

2、经验和教训。3 年前,我接受价值投资不到半年,就蠢蠢欲动进行操作试验。在似懂非懂阶段买入了金龙汽车,而格力电器是我从价值投资角度买入的第一只股票。2007 年 3 月 26 日分两笔买入格力电器。第一笔买入 1000 股,成交价 16.67第二笔买入 1700 股,成交价 16.653 月 28 日以 20.18 元把金龙汽车卖掉,我在买睡得着的股票中讲了这个事情(http:/ 2007 年 4 月 4 日用所有的现金买入 6300 股,成交价 18 元。也就是截至 2007 年 4 月 5 日总共持股 9000 股,均价 17.6 元,总成本:158400 元。这些股票中途一直没有卖掉,或者

3、部分卖掉也很快买回来,可以说持股 3 年 4个月。其盈利情况如下:07 年分配 10 转 5 税后派 2.7 元:分配后持股 13500 股,持股均价 11.73 元 ,得税后股息 2430 元。08 年分配 10 转 5 税后派 2.7 元:分配后持股 20250 股,持股均价 7.82 元,得税后股息 3645 元。09 年分配 10 转 5 税后派 4 元:分配后持股 30375 股,持股均价 5.21 元,得股息 8100 元。 2010-7-28 格力电器收盘价 14.94 元市值:14.94*30375=453802.5税后股息总值:14175 元这笔投资的价值是:467977.5

4、 元减去 158400 元的初始成本,净盈利 309577.5 元3 年 4 个月的收益是净增加差不多 2 倍,即 195.44%。如果按照 3 年计算的话,复合收益率达到了 40%多,对于这样的收益,我是相当满足的。因为买入以后,什么也不用做,就获得了差不多 2 倍的增值。如果格力电器明年还能坚持每股 0.5 元的分红的话,那这 9000 股初始股份送转增后变成了 30375 股,其分红收益率能达到 10%以上:5.21-(14175/30375)=5.21-0.47=4.74 元0.5/4.74=10.5%这样的投资真正实现了让钱为你工作的功能。我卖掉的金龙汽车如果持有到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5、金龙汽车是 2006 年 11 月 21 日以 11.7 元的成本买入的,2007 年 3 月 28 日以 20.18 元卖出,收益率达到了 70%多,不到半年,应该说收益相当丰厚了。如果当时不卖掉,一直死死拿着,今天的收益怎样呢?我们以 100 股作为研究单位,则总成本是 100*20.18 元=2018 元。06 年分红 10 送 3 派 1.5(含税)(税后派)1.05分红后变成 130 股,税后股息 10.5 元。07 年分红 10 送 5 派 1.5(含税)(税后派)0.85 分红后变成 195 股,税后股息 16.575 元08 年分红 10 派 0.5(含税)(税后派 )0.45

6、 分红后持股 195 股,税后股息 8.775 元09 年分红 10 派 0.5(含税)(税后派 )0.45 分红后 195 股,税后股息 8.775 元按照 2010 年 7 月 28 日收盘价 7.65 元计算:195*7.65=1491.75 元股息加总:44.625那么 100 股投资的市值是 1536.375 元,相对于 2018 元的初始成本,亏损481.625 元。这样看来当初卖出是对的。 我卖掉金龙汽车后曾经在 2007 年 3 月 28 日想在 27 元附近买进兴业银行,今天兴业银行如何呢?我在文章卖掉股票之后才是真正考验耐心的时候(http:/ 那是 2007 年 3 月

7、29 日,当日如果买入的话,成交价是 27 元,我们还以 100 股为例,那么持股总成本是 2700 元。如果持有到 2010 年 7 月 28 日,其盈利情况如何呢?06 年分红 10 派 2.6(含税)( 税后派)2.34 税后股息 23.4 元07 年分红 10 派 3.2(含税)( 税后派)2.88 税后股息 28.8 元08 年分红 10 派 4.5(含税)( 税后派)4.05 税后股息 40.5 元09 年分红 10 派 5(含税)( 税后派)4.5 税后股息 45 元股息加总:137.7 元2010 年 7 月 28 日兴业银行收盘价:27.18 元,100 股的市值是 2718

8、,加上股息 100 股的总值是 2855.7 元,盈利 155.7 元,三年收益率 5.8%,还不如银行存款利息高。这样看来,当初不买兴业银行是对的。不管是金龙汽车还是兴业银行,如果在 2007 年 3 月底买入一直持有到 2010年 7 月底,从收益率来看,完全是失败的投资。但是,那时买入格力电器一直持有到 2010 年 7 月底,却是一起非常成功的投资。这说明什么呢?在这个期间,金龙汽车有盈利的机会吗?应该说有,10 送 3 分红后,金龙汽车股价在 2008 年 2 月 20 日达到了 35.27 元的高价,复权价是 45.85 元,相对于20.18 元的持股价,不到一年收益率达到了 12

9、7%。可见,这期间,金龙汽车有获得暴利的机会。在这个期间。兴业银行也有获利丰厚的机会。在 2007 年 10 月 29 日,兴业银行达到过最高 70.5 元的股价,相对于 27 元的股价,7 个月有 161%的收益率。当然,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格力电器在此后的 2008 年 2 月 20 日,最高股价达到了 62.79 元,以 17.6 元的持股价来计算的话,不到一年时间,收益率达到了令人恐怖的 257%。2007 年是中国股市的疯狂年代,所有的记录可能很难在短期重现。但这三只股票持股三年的区别令我深思。三只股票都有波段获得丰厚利润的机会,但惟有格力电器长期持有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而其他两只股票

10、亏损或者微利,都代表投资的失败。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1、 价值投资确实可以通过简单的长期持有获得丰厚利润,比如格力电器。2、 价值投资要获利需要低买高卖的波段操作,比如金龙汽车和兴业银行。3、 长期持有是价值投资,低买高卖也是价值投资,但长期持有的股票是稀有品种,需要投资者有极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而且给出的时间窗口也很短。格力电器为何可以成为长期持有而盈利丰厚的股票呢?我从我的投资四支柱理论总结以下几点:1、 格力电器的空调在消费者心中是国产空调的代名词,有强大的定位。2、 格力电器的 ROE 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上升态势,roe 代表的是管理层的水平,其能力和品质在财报上的显现,就是 RO

11、E 的不断提高。3、 在消费市场表现方面,走访电器店、了解不同地方熟人和朋友对格力电器的评价,发现格力电器的声誉越来越好。4、 由于格力电器占用上下游资金的能力很强,从报表上看,资产负债率很高达到 75%以上,把那些只看数据不看实质的投资者吓走了,从而市场估值总是偏低,而由于在空调上有强大的定位,销售份额一步步上升,业绩总是出人意料。超强的业绩,偏低的估值,这就总是给了解它的投资者以好价格买入的机会。5、 空调在全球变暖时代是准生活用品,只要不是太拮据的家庭和企业,都会购买空调,这种普遍购买的可能,加上中国城市化兴起过程中购房热带来的空调需求,带来了持续增长的可能。6、 中国现在最大的优势是超

12、强的制造能力,但是只有这个优势还不能得到丰厚的收益,还需要核心技术的发酵,恰恰在这个方面,格力电器也拥有优势,大金和格力共同建立合资公司的故事已经说明了一切。前面讲到初始买入 9000 股格力电器的成功故事,但是,我不只是买了这 9000股,后面还买了更多格力电器股份,而其中失败多于成功,教训多于经验。2007 年买入格力电器后,因为没有新资金进来,便一路持有,不增不减。但到了 2008 年 4 月,有一笔新资金进来,而格力股价从最高处慢慢下跌,我对其未来太看好,估值相对较高,我在其下跌过程中,从 41 元开始买进一批,跌倒 39 元又买进一批,后来又跌倒 35 元,又大量买进,当跌倒除权后的

13、 13.9元(复权 20.85 元)附近时,我已经没有子弹了。虽然那是极端行情,就像涨到 62.79 元是离谱的高价一样,跌倒 20.85 元也是离谱的低价。但是在 32 元以上买入是违反了安全边际原则的。买入价过高,再加上市场的极端低迷,导致收益率大幅降低。那些在 41 元买入的筹码,即使到今天,收益率也就是20%左右,相对于安全边际价格买入的筹码(比如 07 年 4 月 17.6 元的价格买入的筹码,就是很好的价格了),收益率就差了很多。即使非常优秀的公司,也要综合它的 roe、历史平均市盈率计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并在至少 7 折的时候出手买入,那样的话,长期持有才会有高达 30%以上的复合收益率。(文中提到的公司,不代表本人的推荐,如果按照此文思路投资,由此导致的后果,笔者不承担任何责任)2010-7-29 凌晨于 Toronto,North Yor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