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心得体会精选4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87557305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构改革心得体会精选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机构改革心得体会精选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机构改革心得体会精选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机构改革心得体会精选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机构改革心得体会精选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构改革心得体会精选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构改革心得体会精选4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构改革心得体会精选4篇【篇一】过去的2018年,中国税务机构改革涵盖省市县乡四级税务机关、数万个税务机构、近百万税务人员和十余亿纳税人缴费人,力度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在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在我国政府正确领导下,国家税务总局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推进机制,目前各级新机构、职责和人员全部到位,改革平稳顺利推进,这样的中国效率令世界瞩目,具有十分重大的全球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每一代青年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遇。”作为去年搭上原地税“末班车”报考入职的95后新人,刚一走上岗位,便有幸见证并投身这场伟大的机构改革,我想,这大概就是我在冥冥之中的际遇;从营改增全面推行,到增值税改革,再到现如今国地税

2、征管体制改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青年税务人的使命和重任。能够亲身加入到机构改革过程中来,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是我职业生涯的开门红,也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机遇。走上岗位这短短两个月以来,我亲眼目睹了我们税务机构改革的方方面面,心中颇有感触。我看见纳税人满意度越来越高了。从前,“纳税人要国税、地税两头跑”备受诟病,办理涉税业务时,要上两个网站,要跑两个大厅,要报两个平台;而如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新时代执政要求,“方便纳税人”成为我们税务机关的价值追求。随着各地新税务机构的改革逐步推进,实现了“一厅通办”、12366服务热线“一键咨询”等便民服务。电子办税厅、手机叫号

3、等“互联网+”形式的介入,让纳税人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便捷高效的办税体验,如沐春风的暖心服务,从业务到服务,从获得感到幸福感,税务机构改革使得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和谐。我看见纳税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对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和更明显降费提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新年伊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更是以“落实减税降费”为切入点,打好政策惠民和服务便民的“组合拳”。这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有纳税人笑着说:“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措施出来后,我都

4、惊呆了!”这只是2019年减税降费的“先手棋”。随着税务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相信一定会有更多利民惠民政策出台,为纳税人设身处地谋福祉,让纳税人真正享受到一波又一波的“惊喜”。我看见咱们税务大家庭越来越团结了。“廿四春秋共婵娟,戊戌欣逢月又圆。”24年前,“分税制改革”在大环境背景下应运而生,国地税前辈们共同奋斗,为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税收制度体系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岁月;24年后,当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税务机构的新一轮改革顺应了新时代的要求,为国家治理层面构建规范、高效、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兴税强国”,这个一代代税务人孜孜以求的“税务梦”,正在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实现。我看见新税务大家庭

5、的前辈们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积极交流业务知识,努力学习未曾涉及的业务领域,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税收知识普及、“金三”并库、异地协作平台上线等一个又一个的考验和挑战,在同事们加班加点、不舍昼夜的共同努力下被迎刃而解。 我们全体税务人整装待发,夯基础,补短板,同心同德,同行同力,无愧伟大时代的重大使命,无愧人民给予的重托,时刻将“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牢记在心,一身正气守公道,铁肩尽责重担当,在改革洪流中凝聚起坚不可摧的税务力量,在阔步发展中奏响强劲的税务声音。特别是我们作为新一代税务青年干部,也一定会在学习中涵养品格,提升自我能力,服从大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努力干,扑下身

6、子踏实干,用实际行动奉献机构改革,为税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挥洒自己的青春热血,做纳税人口中的好税官,不断释放青春正能量!【篇二】要说我与机构改革的故事,那要从1994年也就是我出生那一年说起。就在那一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建立了国税、地税两套税务机构分设的征管体制,到2016年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我见证了税务部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见证了国地税不断加强、深化合作。2018年,我报考了*税务系统,恰逢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我成为了国地税合并后的第一批*税务人。也正是在这时候我才深刻地意识到,我既是这场机构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也将会是改革的参与者。在改革

7、开放后进行的第一次机构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曾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如果不搞这场革命,是不可能得到人民赞同的。全面深化机构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终落脚点依然是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国地税合并利国利民利税利企。高效完成新机构挂牌、制定落实“三定”规定、信息系统升级,实现“一厅通办”、“一网通办”、“一键咨询”,降低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优化了税收营商环境,放大了放管服改革效益,让纳税人充分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新起点上,我深深感受到了时代赋予我们税务人的使命和重任,也期望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改革进入纵深期,工作将更为复杂

8、艰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使纳税人有更多获得感,使税收征管效能明显提高,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我们税务人必定抓住机遇,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实现光荣税务梦。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依法治税,树好改革样板,我们投身改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改革落地见效。【篇三】5年前,我从军队转业到地方,进入*市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工作,参与了*政务服务改革的具体工作,也见证了*政务服务改革的辉煌成绩;5年后的今天,随着*市机构改革落定,*市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变

9、身为*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5年间在政务服务之路上摸爬滚打、一路上的艰辛喜悦历历在目、记忆犹新。2013年10月,依然炎热的秋天,我转业进入市政务办下属市政务信息技术中心工作。我第一次接触到政务服务大厅,在那时自己的意识中,政务服务的极致无非就是大厅的标准微笑与细致服务,至于互联网,没有用过,更没有想过,互联网和政务服务大厅这对奇妙的组合后来会成为一种浪潮,从*涌现,到覆盖全国。在2013年短短的3个月里,我见到了建设工程联合审批的出现,见到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推动。在*10载的军旅生涯,习惯了记录与两点一线的生活,猛然间,*速度、政务效率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政府部门里有这么一批人,用“刀

10、刃向内”的魄力,为创造更新、更快、更便捷的服务而拼搏。2014年,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区政务服务中心纷纷成立,镇街政务服务中心逐步建成,更多的政府部门进驻到政务中心,提供标准、规范化“集成服务”。同时,*市网上办事大厅为市民、企业打开了另一扇窗、开辟了新的渠道,政府部门的办事事项逐步搬到网上来以办事指南的形式展现,也创新在网办大厅上整合12345政府服务热线,方便群众办事咨询。2015年,*以机构改革开启改革关键年,市政务办的职能得到加强,我所在的市政务信息技术中心更名为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划入了*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民网页、企业网页等业务,形成了较完整的政务服务体系。我们在全国首创,为市民

11、、企业主动提供政务信息推送、个性化的个人帐单查询、办事结果查询等服务。2016年2月29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市政务服务中心受理第一单综合受理,开启了集成服务模式下的“一窗式”服务,正式确立“北审批局、南综合窗”的业务模式,形成办事指南和清单,实现“所见即可办”“所见即能办”。这种从2015年起试点、2016年起推广的学习银行业经验,彻底打破部门间业务藩篱的做法,逐步引发了后续更大的互联网浪潮。有了线下(实体服务大厅)的铺垫积累,线上(网上办事大厅)的服务更容易开花结果。在线阅读指南、统一身份认证、在线直接申请、电子材料提交一系列简单的操作,把政务服务引到了互联网的航线上来。随着“一窗式”服

12、务的发展,网上办事也从标准化走向多样化。基于大厅服务的预约与在线取号,到号前的温馨提示,扫码即可领取结果,让大厅的服务也充满了“黑科技”;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向不同年龄的市民、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主动的服务建议;借助移动服务浪潮,把政府面对面的交互,变得随手可得。互联网浪潮下的政务,不仅仅是市、区、镇街、村居网上办事站点或者数万个办事指南,也不仅仅是专属的用户中心,更多的是,政务人与群众从同一个角度,用同样的目光,审视、改变着全市政务服务,用政府内在的力量,不断提升自身的供给能力。2019年,新的一轮机构改革尘埃落地,*市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华丽变身为*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这五年里,我深深感到,

13、*政务不仅仅是成长,更多的是蜕变。空港经济区,将2个区一个机场的服务紧密联系,不分彼此地为来往客商提供便利的服务;南沙自贸区,用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创造了越来越多投资与贸易上级;琶洲政务中心,扎根电商云集的珠江边,主动式服务模式在逐步成型。在这五年里,办事服务点从市到区到镇街再到村居,已逐步实现“就近办”;政务大厅开辟的快速服务窗口,实现了“即时办”;越来越多的事项全流程上网,逐步实现“网上办”;不见面审批、上门代办、材料证照快递取送,让群众“办事不用跑”;自助终端、24小时办事厅、掌上服务,越来越多的服务渠道实现了“随时办”。在这五年里,我与全市政务人一起努力着,共同创造出一个个新的方法、新

14、的模式,共同见证着一个个新的成果、新的里程碑。变革,在这里展开,为群众提供更贴心的政务服务;包容,在这里显现,为企业提供更优良的营商环境。未来,我将站在新的起点,不忘初心、肩负使命、不辱时代、砥砺前行。【篇四】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说得不错,改革正当时,本人参与军队改革后,又投身地方政府改革事业中来。入职一段时间以来,我慢慢地融入了供销之大家庭,点点地了解了供销之革新事,不禁想为我们供销人打call。“爸,我新单位是市供销社。”“嗯,供销社?为什么不选公安?”“首长,我转业到了市供销社。”“,怎么找个这样的单位啊?”“老朋友,我到市供销社工作了。”“现在还有供销社吗,供销社是干什么的啊?”一

15、个个问号,一次次打击,难道真的选错岗、入错行了?因为还没有深入了解供销社,面对亲朋、领导们的疑问,我无言以对,也逐渐让我感到迷惑。在亲人眼里,供销社名头没有公安响,面子不好看;在领导眼里,供销社是权力边缘机构,发展前途堪忧;在朋友眼里,供销社是个过时的事物,毫无存在感。是啊,供销社从以前计划经济年代的独占鳌头,到如今市场经济时代的蹲坐角落,渐渐远离权力中心,慢慢淡出民众视野,遭到不知情人的质疑是必然的。供销社这个名称,不像某部、某委、某局之类衔头那么高大上,所以有人觉得她土;供销社主要职能定位是为农服务,所以有人觉得她土;供销社人员多与农民农村打交道,所以有人觉得她土;供销社再生资源行业从事人

16、员艰苦朴素,所以有人觉得她土。对的,我们供销社从名到事都是土里土气的,我们都是土土的供销人。我带着那丝丝疑惑到市供销社报到上班了。社领导见面会的激励,处里同志们的关怀,社里同事们的微笑,让我们新入职人员逐渐感到供销社大家庭之温暖。看资料熟悉业务,问同事求证疑惑,参与活动融入集体,一段时间下来,对我们供销社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慢慢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为了帮助我们新人更快地融入供销系统和再生资源行业,处里一名调研员带我们走访各区供销社,到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和站点一线熟悉情况。一通下来,从书面数据到现场实况相印证,我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目前的基本通晓,收获满满,感触很深,迷惑渐去,不悔当初。你知道目前我们*市一天产生多少垃圾吗?28000吨,很恐怖的数字。如何破解垃圾围城困局?我们供销人在行动。这28000吨中,我们供销人帮助减量8000吨,变废为宝,减少焚烧和填埋量,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贡献。我们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