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556222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一中高一年级1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1. 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 统一性与集权性B. 分散性与松散性C. 统一性与制衡性D. 独立性与落后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体现出西周政治制度

2、的分散性和松散性,B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A项错误。制衡性、落后性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C、D项。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B.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C. 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 聚族而居根深蒂固【答案】A【解析】【详解】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姓氏体现了的是家族血缘关系,是宗法观念的体现,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男尊女卑的思想观点,故

3、B错误;个人名利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材料中体现的是血缘宗法观念,无法体现聚族而居根深蒂固,故D错误。3.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A. 实现了祖国统一B. 建立了皇帝制度C. 实行三公九卿制D. 修筑了万里长城【答案】A【解析】【详解】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实现了祖国统一,故A正确;BCD均是秦始皇的贡献,但不是最大贡献,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结合所学秦始皇的功绩分析解答。4.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

4、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A.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 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C. 门下省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D. 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中可以看出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这反映出三省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科学的决策,故B项正确,A项排除;依据所学知识,材料中的魏征供职于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故C项错误;唐朝中央推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5、,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且相互制约,故D项错误。5.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A. 宰相权力的扩大B. 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C. 君主专制的强化D. 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晚唐到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的增加,为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项正确;A项与此相悖,排除;B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

6、代君主专制的强化6.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是A. 按军功选官B. 按门第选官C. 按品德选官D. 科举考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隋朝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正确;按军功选官,按门第选官,按品德选官,不符合“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排除A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提高官员文化素质”,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7.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A. 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B. 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C

7、. 成年男性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D. 雅典的所有男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入繁荣时期,材料中的“男人”指的是享有公民权的成年男性公民,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即“城邦”,故C正确,D错误;“城邦”应指成年男性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而非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A错误;雅典实行的小国寡民下的直接民主制,而非贵族寡头政治,B错误。8.古代雅典,将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予以政治放逐的措施是A. 重建“五百人会议”B.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C. 实施“陶片放逐法”D. 发放公职津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别有企图的野心家予以政治放逐”并结

8、合所学知识可知,克利斯提尼改革中对于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制定了“陶片放逐法”,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他们予以政治放逐,故C项正确;五百人会议是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制的核心,其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故A项排除;“十将军委员会”是为最高执行机关,故B项排除;D项是伯利克里时期实行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鼓励公民参政,排除。【点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予以政治放逐”是解题的关键。9.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体现出罗马法A. 维护平民利益B. 限制贵族特权C. 消除阶级对立

9、D. 保护私有财产【答案】D【解析】【详解】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根据“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反映了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故D正确;材料体现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与贵族、平民无关,排除AB;“消除阶级对立”表述太绝对,在奴隶社会的罗马不可能消除阶级对立,故C错误。10.“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份文件是A. 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787年宪法是美国宪法;人权宣言和

10、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重要文件。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故选A。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11.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 主权在民原则 B. 天赋人权原则C. 各州自治原则 D. 各州平等原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天赋人权指的是: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的。但规定“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

11、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其中的“自由人总数”实际上对人的权力划了等级,有了歧视,如此规定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人民主权强调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国家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不符合题意,排除掉A。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应该怎么做,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C选项排除掉。各州平等原则没有在独立宣言中说明和提倡,排除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2.有一天,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这则小故事表

12、明美国设立参议院是为了限制民主减少决策的失误制约与平衡众议院保障国会权利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中央政府,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联邦法院,目的是为了保障民主共和,故错误;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从题干材料“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可以看出目的是为了防止谬误和制约与平衡众议院,而不是保障国会的权利,故正确,错误;故C项正确。13.“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A. 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B. 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者的坚强意志C. 鸦片战争爆发D. 清政府

13、放弃闭关锁国政策【答案】B【解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故答案选B。A是林则徐的活动,不是意义;“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不符合题意,排除C;鸦片战争后,虽然国门已经洞开,但清政府在外交理念上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点睛:19世纪60年代初,总理衙门的设立,表明清政府已真正放下“华夷之辩”的虚荣,放弃闭关政策。1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

14、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 华夷观念正在转变B.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C. 已具有国际法意识D. 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答案】B【解析】材料中能很明显地看出当时部分官员对于关税主权的不在意,说明这部分官员缺乏近代主权意识,故选B;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晚期,思想封闭,排除其他选项。15.蒋廷黻说:“洪秀全得到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太平天国运动中能支持该论断的是A. 拒绝英国列强的要求B. 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C. 等级森严的官制规定D. 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答案】C【解析】蒋廷黻的意思是,洪秀全的“真实心志

15、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即洪秀全真正想建立的是新的封建王朝。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能够支持该论断的是建立等级森严的官制,故C项正确;拒绝英国列强的要求、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都是新国家的表现,故AB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洪秀全不想建立新国家或新社会,而想建立新朝代。16. 在 马关条约 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 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给予日本巨额赔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资本输出,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其他国家根据利益均沾也都享有了这项权利,所以C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马关条约17.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