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551154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有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衡阳市八中高二3月份六科联赛生物试题请注意: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0题,1分/空,31-35题,2分/空)1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获得充足的氧气B参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菌种中只有毛霉是真核生物C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D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2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 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 B.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C. 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 D. 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

2、3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B. 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C. 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D. 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4将接种有醋酸菌的葡萄汁100 mL 4份和接种有酵母菌的葡萄汁100 mL 4份分别装入100 mL 、200 mL、300 mL和400 mL的烧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

3、温度条件下培养,24h后产生的醋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是A. 100mL、100 mL B. 400 mL、400 mLC. 100 mL、400 mL D. 400 mL、100 mL5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析最合理的是A. 乳酸菌初期进行需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B. 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C. 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变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D. 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

4、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B. 利用装置甲制作果酒时,瓶中的果汁不能装满C. 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D. 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7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A. NaCl、水、蛋白质 B. 无机盐、水、维生素C. 蛋白质、脂肪、NaCl、水 D. 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8下列有关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 传统的发酵过程受技术条件限制,不进行任何无菌操作B. 成品腐乳表面的皮膜是由毛霉等真菌的菌丝形成的,对人体无害C. 制备果

5、酒、果醋和腐乳时,都是以建立种群优势作为发酵的基本条件D. 果醋的制备可以建立在果酒发酵的基础上,也可以直接利用葡萄汁发酵9下列关于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B. 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C.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以分解蛋白质和果胶 D. 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10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 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B. 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C. 应在5055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D. 该实验结果

6、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11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A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B尿素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少越好C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无机氮D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有机氮12不能够与刚果红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的是A. 纤维二糖 B. 纤维素 C. CMCNa D. 淀粉13某校学生尝试用琼脂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如下表(假设加入试管中的固定化淀粉酶量与普通淀粉酶量相同)。实验表明1号试管中淀粉未被水解,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比较项目1号试管2号试管固定化淀粉酶普通淀粉酶淀粉溶液60 保温

7、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滴加碘液现象变蓝不变蓝A. 实验中的温度过高,导致固定化淀粉酶失去活性B. 淀粉是大分子物质,难以通过琼脂与淀粉酶接触C. 水浴保温时间过短,固定化淀粉酶未将淀粉水解D. 实验程序出现错误,试管中应先加入碘液后保温14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A.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 果胶分解酶C. 果胶酯酶 D. 半乳糖醛酸酶15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C. 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D. 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

8、菌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16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大肠杆菌霉菌放线菌固氮细菌A. B. C. D. 17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 mL,甲中加入30 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

9、,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A. 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B. 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C. 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D. 以上结果都不正确18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 A. 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B. 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C. 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D. 采用花粉粒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19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成的幼苗需要移栽,下列关于移栽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A. 移栽时,应在

10、打开培养瓶的封口后马上移栽B. 移栽时,应先将培养瓶的封口膜打开一段时间,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C. 移栽时需用清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D. 最后幼苗需移植到消毒的新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20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离体器官或组织细胞都须在光下才能形成愈伤组织C同一植株不同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D生长素导致愈伤组织形成而细胞分裂素使细胞分化2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花粉的发育时期,以下说法正确的 A. 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B. 对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时采用醋酸

11、洋红法C. 焙花青-铬矾法能将细胞核染成蓝黑色D. 醋酸洋红法和焙花青-铬矾法染色过程完全一样22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B. 给外植体消毒用70%的酒精和0.1%的氯化汞溶液C.pH、温度、光照条件等对植物组织培养也特别重要D.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23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过程培育试管苗。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c、d中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且全能性的表达程度相同B. a、b、c的培养基中都有琼脂、有机物、水、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C. 水稻花药经ad发育成试管苗的过程涉及

1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细胞分裂方式D. 只要调节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就能诱导b中的愈伤组织分化成试管苗24在以如图所示酶的固定方法模式图中,属于化学结合法的是()A. B. C. D. 25固定化单宁酶应用于茶饮料加工,可消除其中的苦涩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单宁酶纯化时可采用透析法去除杂蛋白B. 化学结合法比吸附法对单宁酶活性影响更小C. 温度、pH 和重金属离子都可能影响固定化单宁酶活性D. 酶的高效性决定固定化单宁酶不会降解茶饮料中的有益成分26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DNA能溶而蛋白质不溶于冷酒精溶液,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13、B. 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C. 将丝状物溶解在2mol/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D. 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27将粗提取的DNA丝状物分别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NaC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NaCl溶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然后用放有纱布的漏斗过滤,分别得到滤液P、Q、R以及存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p、q、r,其中由于含DNA少可以丢弃的是 A. P、Q、R B. p、q、rC. P、q、R D. p、Q、r28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过程与细胞内DNA的复制类

14、似。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边解旋边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需要引物过程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等步骤A. B. C. D. 29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丙B. 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C. 甲组实验现象差的原因是25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差D. 乙组实验不成功仅因为在鉴定时加入了双缩脲试剂30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

15、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CO2量之比为65B.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约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C. 甲发酵罐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有O2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D. 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的O2越多,则酒精的产量越高3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需加入A. 耐高温的解旋酶以保证DNA双链完全解开B. 2种己知核苷酸序列的引物以保证核苷酸链的延伸C. 4种足量的核糖核苷酸以保证目的基因的扩增D. 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以维持pH的稳定32突变型面包霉常需要在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