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灯盏花素与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754968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灯盏花素与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word论文】灯盏花素与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灯盏花素与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灯盏花素与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灯盏花素与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6 例临床观察【关键词】 灯盏花素【摘要】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与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近年来我院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4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 例)和对照组(120 例) ,两组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灯盏花素与 ILIB,疗程 3 周,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CV) 。结果 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改善(P0.05) ,且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灯盏花素与 ILIB 治疗 DPN 能改善其临时症状,提高 NCV。【关键词】 灯盏花素;激光;糖尿病;

2、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并发性周围神经病最为常见,下肢多于上肢。我院采用灯盏花素与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联合治疗 DPN126 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46 例住院患者均符合 WHO(1990 年)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符合以下条件:(1)肢体感觉异常,出现麻木、蚁行感、疼痛、烧灼感、发凉或伴无力等症状;(2)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肢体深浅感觉障碍;(3)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障碍;(4)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及严重的肝、肾损害者。将 246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26 例,男 68

3、 例,女 58例,年龄 4278 岁,平均(62.212.4)岁,糖尿病病程 6 个月20 年,平均(8.21.0)年;DPN 病程 5 个月6 年,平均(3.90.8)年;对照组 120 例,男 62 例,女 58 例,年龄 3273 岁;平均(51.65.8)岁;糖尿病病程 5 个月21 年,平均(7.91.1)年;DPN 病程 3 个月6.5 年,平均(3.90.8)年。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药物、饮食、糖尿病教育等方法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同时加用灯盏花素注射 20ml(含总黄酮 90mg)于生理盐水 250ml 中静脉滴注,ILIB 每日 1 次,每次 60min,均 3 周为

4、 1 个疗程。1.3 疗效观察 全部病例于治疗前后采用丹麦 DISA2000 型肌电图仪检测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N)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N) ;空腹血糖(FBG)和餐后 2h 血糖(2hPG)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反射基本正常,肌电图 NCV 增加5m/s 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腱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 NCV 增加5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 NCV 无2变化。1.5 统计学方法 有关数据采用 t 检验或 2 检验。2 结果治疗组:显效 84 例(66.7%) ,有效 26 例(20.6%)

5、 ,无效 16 例(12.7%) ,总有效率 86.7%。对照组:显效 26 例(21.7%) ,有效 28 例(23.3%) ,无效 66例(55.0%) ,总有效率 4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 FBG、2hPG、NCV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且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 FBG、NCV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hPG 较治疗前虽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见表 1。表 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略)3 讨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引起小血管病变造成缺血缺氧;山梨醇旁路代谢产物增多

6、,神经组织细胞肿胀;肌醇浓度降低,Na+-K+-ATP 酶活性下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内蛋白糖基化,轴索转运减慢等。灯盏花素1能改善微循环障碍,降低血液黏稠度。ILIB 能引起细胞膜结构、膜功能的变化,使膜脂质双层、膜构象、膜酶及受体表面电荷分布等发生变化,机体多种酶被激活,使红细胞膜稳定性提高,细胞变形性增强,完成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的功能2 。同时细胞膜负电荷增强,红细胞比容和血小板聚集下降。ILIB 可使 X1抗胰蛋白酶、X2巨球蛋白水平下降,从而激活纤溶过程,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病人高黏滞血症得以改善或纠正。ILIB 还可激活神经细胞 Na+-K+-ATP 酶,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3 。因此,灯盏花素与 ILIB 合用,能更有效地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缺血缺氧,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参考文献】1 康胜群,刘俊英.灯盏花素对 2 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6):458.2 翁维良.冠心病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实用老年杂志,1996,10(2):55.3 董为人,王铁丹,肖应庆,等.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血液流变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激光杂志,1992,13(2):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