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8省课题申请·评审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研究

上传人:笑*** 文档编号:87539116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2018省课题申请·评审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2018省课题申请·评审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2018省课题申请·评审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2018省课题申请·评审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2018省课题申请·评审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2018省课题申请·评审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2018省课题申请·评审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3:年度编号(以上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填写)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 学 科 分 类 2教育发展战略 课 题 类 别 c 课 题 名 称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研究 依 据 指 南 题 号 13 课 题 主 持 人 主持人所在单位 填 报 日 期 2018.5.24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修订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本人认可所填写的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

2、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遵守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4恪

3、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图虚名。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6遵照管理规范。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若有重要变更,必须向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7明确课题研究的资助和立项部门。研究成果发表时

4、须在醒目位置标明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字样,课题名称和类别应与课题立项通知书相一致。凡涉及政治、宗教、军事、民族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须经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10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合理有效使用课题经费,不得滥用和挪用。课题结题时如实报告经费使用情况,不报假帐。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5、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申请者(签章):李翠芳2018年 5月 24 日 填 表 说 明一、请用计算机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二、本表用于纸质文档填报,电子文档一经上传,不能更改。三、封面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

6、写。四、本表所附活页(设计论证书)供初评入围用,表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五、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六、纸质文档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七、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武汉市武昌区青年路56号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7室 邮政编码:430071 联系电话:(027)87325759。填 写 数 据 表 注 意 事 项 课题名称 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7、关键词 按研究内容设立。关键词最多不超过3个,关键词之间空一格。学科分类 请按以下学科选项填写。限报1项。例如: 5高等教育 1、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2、教育发展战略。3、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4、基础教育。5、高等教育。6、职业教育。7、成人教育。 8、德育。9、体育卫生艺术教育。10、民族教育。 11、比较教育与教育合作交流。 12、国防军事教育。13、教育心理。 14、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类别 请按以下类别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B重点课题 A.重大招标课题 B.重点课题 C.一般课题 D.专项资助课题 研究类型 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C综合研究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8、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主要参加者 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最多不得超过12人。预期最终成果 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属必须填写的最终成果,其他选项填写,最多限报2项。例如: A专著 C论文 D研究报告A.专著 B.译著 C.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 申请经费 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一般课题者,不填此栏。一、基本数据表课题名称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研究关键词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课题类别c 一般课题学科分类2其他研究类型B应用研究主持人姓名性别女民族汉

9、出生日期1976.08行政职务教导主任专业职务中小学一级研究专长最后学历本 科最后学位担任导师工作单位电子信箱通讯地址湖北省 襄阳 市(县) 襄州区 池阳小学邮政编码441111联系电话(单位) 襄州区池阳小学 (手机)15072292500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研究专长工 作 单 位签名女37中小学一级女41中小学一级女25女28中小学二级女27中小学二级男42中小学一级男44中小学一级男38中小学二级女36中小学二级男35中小学二级预期最终成果C申请资助经费(单位:万元)预计完成时间 2023 年 6 月 1 二、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

10、作 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 三、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承担的研究课题主持人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 准 单 位完成情况 2 四、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要求逐项填写,限4000字以内)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 构建适合农村社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的新模式2、 研究提高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社区内家长的教育经验的方法和途径。3、 研究家校互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形式和方法。重点和难点:1、 构建学校、家

11、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重组学校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强化学校为家长和社区服务的功能。2、 完善学校行政管理、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使家庭、学校教育一体化,引导教师逐步达到家、校互动活动的深层反思与交流,促进部分教师与家长角色的转换3、 教育者更新学前教育理念,并将其转为实践行动,产生对该领域的探索和研究的内动力,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活动法、实践法、指导法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实现 “三位一体”的

12、整体教育格局,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重要意义。 它是促进学校教育整体化,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德育目标的需要;是形成整体教育的思想保证,是对教育改革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和发展;是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根本途径,是把全党重视、社会共同参与结合在一起的重要举措。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势在必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首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从学校教育看,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尽管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但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显滞后,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德育工作,只注重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而忽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从家庭教育看,部分家庭存在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重智轻德,忽视学生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