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7680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72018 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三。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乡音是故乡的土语,可以说是人们真正的母语。乡音并不是简单的交际工具,而是一方水土养育的人文 精粹,它承载着祖祖辈辈的认知和智慧,凝聚着令人魂牵梦绕的情感,积淀着当地共同的历史记忆。乡音是 无比敏感的情感触发器,激发的是浓烈的乡情,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江”的感人情景充分说明了人们为 什么把乡音当作情感

2、寄托和精神慰藉。乡音的消失,无疑会导致情感的失落和心灵的漂泊。 在城镇化进程中,乡音超越了地城群体建构,发挥着阶层群体建构的作用。进城务工人员往往凭借乡音 寻找乡亲,重建社会联系,以化解孤独,消解都间,舒缓压力,寻找精神慰藉和归属。而这种以老乡为组带 的社会群体又进一步扩大为操各种外地方言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相互认同,从而形成“外地方言共同体” 。这 种共同体对于社会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乡音的消失,会使人们的精神失去依归。乡音是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缺乏乡音的抚慰,人们将会 失去精神依归,产生飘零感和孤独感。乡音的消失,会使群体失去纽带。乡音是人的精神家圆和情感维系, 因此,对乡音的认同和

3、忠诚成为维护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大要素。千百年来,中国人在自然经济环境下 形成的安土重迁、叶落归根的观念更加强化了乡音等乡土文化的特质和凝聚力。一旦这种凝聚力被弱化,群 体的纽带就会松弛,向心力就会减弱,从而会影响社会稳定。乡音的消失,会使历史失去根脉。乡音是一方 历史的缩影、结晶和活化石。它承载着地域文化积累,珍藏着族群发展史、语言演变史、民俗演化史等珍贵 历史记忆。任何乡音的消失,都将导致历史失忆和一方文化根脉受损。乡音的消失,会使文化失去色彩。中 国语言的多样性,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乡音是地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滋 养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形态。例如苏州评弹、京

4、韵大鼓、黄梅戏、越剧等曲艺戏剧,都是以各地方言为基 础和给养的;韩庆邦海上花列传的吴越风情,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冯骥才怪世奇谈的地 道津味,无不借助方言彰显其特色。如果相关方言消失,上述鲜活的文化形式将不复存在,文化多样性就会 受到损害,中国文化就会黯然失色。 乡音的衰微和消亡,将会导致地方文化特色的消退、人文底蕴的贫乏和历史传承的中断,乃至乡魂的衰 竭。其实质,伤害的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源泉因为正是五彩缤纷的地域文化共同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 文化。 (摘编自赵世举城镇化务须可护乡音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乡音是情感触发器,承载着祖祖辈辈的认知和智

5、慧,积淀着民族的历史记忆。 B.“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人们把乡音当作情感寄托和精神慰藉的体现。 2 C.只要人们认同、忠于乡音,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能轻而易举地得以维护。 D.中国语言的多样性,莫定了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使人形成安土重迁的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段交代了乡音的含义,并重点论述了乡音在人们情感交流中的作用。 B 文章论述了乡音消失的危害,指出其实质上伤害的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源泉。 C.文章列举事例论证了乡音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滋养了中国的文化形态。 D.对于“外地方言共同体”文章先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方式,然后指出其作

6、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操各种外地方言的“外地方言共同体”由一种以老乡为组带的社会共同体扩大而成。 B.乡音是一方历史的缩影、结晶和活化石,是维系群体的组带,对社会稳定有较大作用。 C.如果相关方言消失,一些地方曲艺戏剧将会消失,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将不复存在。 D.乡音的消失不仅会导致情感失落和心灵漂泊,还会导致一方历史传承中断,乡魂衰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孤儿 邓元琼 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 小时候,除了上学,就是每家轮着去吃饭。谁敢对我不好,他家就遭报应,不是新衣服突然冒个洞,就 是他

7、家的菜莫名其妙地消失。我能不知不觉拿走任何一家的东西。我知道哪家桃最甜,哪家桔最酸,哪家鸭 子下绿蛋 十岁那年的春天,队里来了一男一女。队长说,大家注意,这是当年的小地主陈友文,和他老婆从英国 回来,曾在省城做大学教投。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我问了所有的小孩,有的说,男的是牛神,女的是蛇 神。有的说可能白天是人,晚上就是鬼和神。我也觉得他们有问题,首先皮肤比一般人白,走路的样子也不 一般,特别是那女人,只有神仙和妖怪才会那么好看。 晚上,我带上水枪,钻进了他们床底下,想着等他们变牛或变蛇时,就给他们喷水,看他们还变不变。 他们用野菜拌稀粥后,就在那慢条斯理地咽,我等得不耐烦,就撕扯他们的毯子。

8、饭后,他们举着昏暗的煤 油灯,来到另一个屋里,我轻轻跟上。他们神神秘秘地下了地窖,我毛发就竖了起来:快变了!突然一阵颤 抖,水枪也掉了。先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然后就静下来。我悄悄来到地窖口,我的妈呀,地客里全是 书!他们就坐在煤油灯下看着,那神情很专注。我突然激动起来,偷!不,是拿!半夜里我抱走了一摞书。 看完后,我就悄悄还回去。当然,弄脏了些,没办法,又换另外的看。过了段时间,我还发现了儿童故事书, 有一本安徒生童话 ,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 ,我好喜欢。 早上,看他们静静地去放牛,天黑时,静静地带着野菜回家,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我想特务真笨。有一 天,那个女特务举倒在男特务的背上,我

9、听一个妇女在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都快饿死了。 ”我就突 然一阵心酸,眼泪涌了出来。那一刻,我根惊奇,自己居然会哭,好像从前从来没有流过泪。不能让他们饿 死。我才想起,已经好久没偷过东西了。晚上去了一趟队长家的鸡窝,还真有两个蛋。换书时,偷偷地放到 他们灶上。我常常到小河去,捉了鱼,悄悄放在他们盆子里,有时也顺便拿集体种的一些菜和嫩玉米红苕之 类的给他们。 秋天的时候,我的小床上,烂席换成了一床线毯,还有两套改小了的旧衣服。我的泪又出来了,我知 3 道那线毯就是我撕过的那床。 那个冬天好暖和。 春节的时候,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没有谁替我高兴。我把奖状名字抹去,悄悄放在他们桌上。 也

10、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像往常一样我抱着书翻窗而去,却被两个人影堵在窗下:“孩子,不要跑了。 ” 女特务声音很温柔, “走,到屋里去说话。 ”我发现桌上放着一碗回锅肉,还有三大碗蒸饭,口水就不停往下 咽,男特务声音有些沙哑:“今晚我们专门请你吃饭,因为我们明天就要走了。我们平反了,也就是说,我 们不是特务了。 ”回锅肉就堵在我的咽喉里,下不去,上不来,任眼泪往下淌。我多么希望他们永远在这里 当特务。女人给我擦干眼泪,它又流下来了。女人也哭了,紧紧地把我接在怀里:“孩子,我们从来 没想过,在这里教我们命的是一个这么小的孤儿” 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

11、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写“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 ,不仅为下文中“我”的许多“出格”行为作铺垫,还暗扣标 题“孤儿” 。 B.小说写小朋友们对春天来的一男一女的推测以及“我”对他们的感觉,是为了印证队长的话:他们是 特务,牛鬼蛇神。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女“特务”晕倒后,一个妇女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体现了普通人 的善良。 D.从“我”与素不相识的一对“特务”之间的故事,能看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 也是帮助自己。 5.小说三次写到了“我”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 分) 6.小说以“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

12、窖书”结尾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任新民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莫基者之一,他和黄纬禄、屠守锷、梁守槃一起被誉为“中国航天四 老” 。 任新民是安徽省宁国市人。1940 年,任新民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赴美留学后获得美国 密执安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被布法罗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为讲师。1949 年 8 月回国。 1952 年,任新民进入新中国第一个军事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钱学森在东北参观重工业 工厂时注意到了任新民,邀请他一起创建中国的航天事业,任新民欣然应允。

13、1956 年 8 月调任北京参加国 防部第五研究院的筹建工作。从此,任新民开启了自己的“航天人生” ,他的一生就与中国航天事业紧紧联 系在一起。 一开始,任新民在五院担任的是总体技术研究室主任,后来很快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他第一 个任务是去接收从国外引进的 P-1 导弹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测绘仿制,探索导弹和火箭知识,大家互教 互学。在导弹研制冲刺阶段,外国专家全部撤走。1960 年 11 月 5 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在中近程导弹的自行设计工作中,任新民担任副总设计师,主管发动机研制工作。 “东风二号”于 1964 4 年 6 月 29 日飞行试验取得圓满成功。之

14、后,由任新民全面负责研制工作的“东风三号”研制成功,使中国 仅仅用了 10 年的时间就完全独立地拥有了中程导弹。 任新民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 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等 6 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被亲切地誉为航天的“总总师” 。 在 1958 年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最后被定名 为“东方红一号” ,而运载它的火箭为“长征一号” 。任新民担任该运载火箭的总负责人。经过 5 年多的艰苦 奋斗,1970 年 4 月 24 日,长征一号成功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揭开了中国航

15、天事业的序 幕。任新民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研制试验的有功人员,被周总理称为“中国放卫星的人” 。 1980 年 5 月 18 日,中国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城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任新民担任发射区技术 总指挥。 在 1986 年到 1990 年 5 年的时间里,任新民相继领导研制和发射成功了 5 颗通信卫星,为我国的电视、 广播、电教、通信、数据库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86 年前后,年逾古稀的任新民,又被任命为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工程、改进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工程、 新型返回式遥感卫星工程、发射外国卫星工程等 5 个工程的总设计师。1988 年 9 月,长征四号运载

16、火箭发 射第一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获得圆满成功,当天就收到卫星云图照片。 1986 年他被任命为对外商务发射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1990 年初春,他坐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 主持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地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送入预定地球同步轨道,圆满完成了发射任 务,实现了我国用国产运载火箭进行国际商业发射零的突破。 1992 年中国的载人飞船工程在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全面开展起来。此时任新民已经是 77 岁的老人,但他 仍然坚持参加研制中的各重大技术难题研讨会、各类评审会。后来的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发射他都要亲临 现场。 2003 年 10 月 15 日,迈入 88 岁高龄的任新民,再一次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目送着神舟五号飞船将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载上太空遨游。 有人说,任老的一生波澜壮阔,因为参与了众多航天工程的论证、实施。但他自己却说:“我一生只干 了航天这一件事。 ”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任新民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赴美留学后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