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5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7236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5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5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5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5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5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5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5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有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5 5 地壳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 时间:45 分钟,满分:9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湖北宜昌二模和田玉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再经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 (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当岩石露出地表,经风化、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石与玉则 分离,这便形成鹅卵石状的籽料。据此回答 12 题。 1籽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 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侵入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变质作

2、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 2根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图中寻找籽料的最佳地段是( ) A B C D 解析:第 1 题,由材料可知:首先由白云岩变质形成大理岩;然后大理岩被岩浆侵入,且被包入岩浆中 形成新岩石;“岩石露出地表”说明有地壳上升运动过程;最后经外力作用玉、石分离形成籽料。第 2 题, 由“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可知,籽料应位于河流落差由大变小的位置,图中刚好位于出山口而符合条 件。 答案:1.B 2.C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完成 34 题。 3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是( ) A向斜 B背斜 C地堑 D地垒 4该区域主要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B水平

3、挤压、外力侵蚀、岩浆侵入 C外力侵蚀、水平挤压、岩浆侵入 D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外力侵蚀 解析:第 3 题,结合图示岩层上拱形态知,该区域地质构造为背斜。第 4 题,分析图示知,岩浆侵入发 生在岩层弯曲变形之后;而岩浆岩后期又有被侵蚀现象。据此推知该区域主要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 答案:3.B 4.D 2018山东临沂上学期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 ,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 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 56 题。 2 5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C流水侵蚀地

4、壳下降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6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B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C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D不受风力侵蚀的影响 解析:第 5 题,T4T1颗粒物是由于流水沉积形成。古河床和河漫滩部分相对比较平坦,后地壳多次分 阶段上升,河流继续下切侵蚀,就形成多级阶地。第 6 题,伴随地壳上升落差增大,(流速变快)河流侵蚀状 态以下蚀为主。东南岸露出了基岩,说明表层的沉积物被侵蚀。露出水面的阶地在少雨季节可能受风力侵蚀。 答案:5.B 6.C 2018郑州三模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 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

5、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 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 78 题。 7坡是( )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8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 A坡和坡 B坡和坡 C坡和坡 D坡和坡 解析:第 7 题,图示坡后期沙波剖面高于前期沙波剖面,说明是堆积坡,依据材料可知该坡为迎水坡, 因坡面阻挡而水流较慢,泥沙堆积。第 8 题,图示两坡后期沙波剖面低于前期沙波剖面,说明以侵蚀为 主。 答案:7.B 8.D 2018山东潍坊一模长江九江段位于江西省北部边境,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处。1963

6、2002 年期 间,该河段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已稳定。该河段河床演变受长江中上游来水来沙影响显著。河 床水深最大的部位称为深水槽,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下图示意 19632002 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 度变化。据此完成 911 题。 3 9从 19631972 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表明长江中上游( ) A毁林现象严重 B森林覆盖率提高 C含沙量减少 D水库数量大增 10与 1972 年相比,2002 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河床不断变窄 B河床不断变宽 C主航道变深 D主航道南移 11针对 19632002 年期间该河床断面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7、( ) A北岸要加强堤防工程建设 B南岸要加强护岸工程建设 C长江中上游水库要加强拦水拦沙 D长江下游要加强节约用水 解析:第 9 题,图示时段内,河床基准深度总体上变浅了,说明河流泥沙淤积更严重,可能是河流中上 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的,故 A 正确。第 10 题,图示 2002 年深水槽位置与 1972 年相比,距离北岸起点 更远,说明深水槽位置向南移动了,因“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 ,则主航道南移,故 D 正确。第 11 题,图 示断面显示,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深水槽向南移动,即南岸可能会出现崩岸现象,应加强南岸大堤的保护, 故 B 正确。 答案:9.A 10.D 11.B 二、综合题(共

8、 2 小题,共 46 分) 122018河南省新乡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 分) (1)分析甲地地形形成的原因。(4 分) (2)丁地泥沙来源区的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6 分) (3)请描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6 分) (4)简述环节对河谷地貌形成的作用。(6 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甲处为向斜山地,是由于向斜槽部岩层坚硬,不易受侵蚀而形成。第 (2)题,丁地位于入海口附近,为河口三角洲。结合其形成原因推测其泥沙来源区气象灾害类型。第(3)题, 丙为山前洪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后泥沙淤积而成。第(4)题,环节

9、为地表径流,在不同河段,由于其外 力表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河流地貌类型。 答案:(1)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暴雨、洪涝。暴雨和洪水对地表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 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4)在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型,多峡谷、急流与瀑布;在下游河谷形成流水沉积地 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 132018福建泉州考前适应性训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 分) 4

10、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 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 200 米的爬升沙丘。雅鲁藏布江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 “沙江” ,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 地总面积的 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 农业区。图 1 示意雅鲁藏布江,图 2 为“沙江”景观。 (1)比较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补给差异,并分析原因。(6 分)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原因。(6 分) (3)说明雅鲁藏布江河

11、谷爬升沙丘形成的过程。(6 分) (4)说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的原因。(6 分) 解析:第(1)题,根据雅鲁藏布江流经区域的气候等条件可以判定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结合具体区域 进行分析得出该河上游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这与区域地形有关;下游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 这与区域地形及水汽来源有关。第(2)题,辫状水系多形成于平坦开阔的河流中下游地区,据此结合地形及 水流情况分析。第(3)题,沙丘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冬春河床裸露,沙源足,加上强劲的风力而成。第(4)题, 雅鲁藏布江中游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是人为的原因再加上地形、风力影响所致。 答案:(1)上游地区海拔高,受高山阻挡,降水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下游西南暖湿气流沿河 谷深入,降水较多,且周围多高大山脉,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 (2)洪水期含沙量大;洪水流出山口,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流域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水系景观。 (3)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裸露,受河谷地形影响,风力强劲,把堆积 在宽谷地带的细沙,吹送到江岸山坳或坡上。 (4)从上游及支流带来大量泥沙在中游河段沉积,沙滩面积扩大;冬春干旱季节,风力作用扩大沙化面 积;中游河段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