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地球上的水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7222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地球上的水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地球上的水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地球上的水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地球上的水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地球上的水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地球上的水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地球上的水 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9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地球上的水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据此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 图(下图),回答 13 题。 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a 增强 B.b 增强 C.c 减弱 D.d 减弱 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会使城市河流( ) A.流量下降 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更加稳定 D.流速减小 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哈密盆

2、地年均降水量 35.3mm,年蒸发量 3089mm.这里河沟水量少、渗漏强,河流出 山后消失于山前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哈密盆地绿洲不同时期地下水埋藏深度年内变化。据此回答 4-5 题。 4.哈密盆地绿洲 37 月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多 B.山地阻挡,迎风坡降水增多 C.农耕季节,灌溉用水量增加 D.风力增大,地下水蒸发增加 5.应对哈密盆地绿洲地下水水位变化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修建河沟防渗工程,推广根灌技术 B.在河流上游营造人工林,涵养水源 C.采取人工增雨措施,缓解水源不足 D.建设灌溉机井,开采深层地下水 读海河水系图和海河各支流径流特征值

3、,回答 67 题。 2 最大径流量最小径流量 河名测站 集水面积 (km2) 统计 年数 多年平均径流量 (108m3) 108m 3 年份 108m 3 年份 潮白 河 苏庄 179956218.464.719393.351941 永定 河 官厅 434326117.832.219397.161930 滹沱 河 黄壁 庄 232725622.065.619547.901931 漳卫 河 现台 178004017.947.419636.931979 6.分析表中数据后判断.永定河为图中( ) A. B. C. D. 7.各支流径流年际变化的大小不同,与之相关不大的因素是( ) A.集水面积 B

4、.统计年数 C.植被状况 D.夏季风强弱 乌尔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深春季为 4-6 米,夏季仅 1-2 米。近年来,该湖面积 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8.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9.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 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 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 C.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 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 10.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尔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是( ) 湖区发展渔业生产 湖区实施人工增雨 增加高山冰雪融水发展节水农业

5、跨流域调水 A. B. C. D. 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 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回答 1113 题。 11.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 A.牧场 B.梯田 C.盐沼 D.沙漠 4 12.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 A.2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13.图示区域应分布在( ) A.沙特阿拉伯 B.澳大利亚 C.埃塞俄比亚 D.纳米比亚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6、 下图分别为某城市附近水系分布(),该流域内一次局部暴雨后甲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以 及城市的水循环分布()。读图完成 14-15 题。 14.图()中关于四条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表示城市建设前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B.表示城市建设后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C.表示甲水文站的地下水补给量 D.表示甲水文站的大气降水补给量 15.结合图()分析,曲线流量峰值大于曲线,主要是因为( ) A.a 增加 B.b 增加 C.c 增加 D.d 增加 16.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 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7、 A.a 增加 B.b 减少 C.c 减少 D.d 增加 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 20 千米,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下图为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 完成 1719 题。 5 17.影响甲地年降水量日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热力环流 C.植物蒸腾 D.大气环流 18.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于甲地( ) A.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B.气温日较差更大 C.降水量较多 D.地形较平坦 19.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 ) A.江苏省 B.甘肃省 C.山东省 D.云南省 6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答案:1.A; 2.B; 3.C 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地面

8、变化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利用植被浅沟代替不透水地面,可以增加地表涵养 水源的能力,使下渗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植被蒸腾作用增强。图中.a 为蒸腾.b 为地表径流,c 为下渗,d 为地下径流。 2.本题考査城市地面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不是美化环境.而是为了滞留雨水. 减缓洪峰。城市多位于地势平坦地区,且硬化地面面积大,雨水对城市的冲刷较轻.水土流失较轻。 3.本题考査城市地面的变化对城市河流的影响。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对河流的流量有调节作用,流量会 更加稳定.故 C 正确,A 错误。因河流流量受到调节作用,丰水期水位下降.B 错误。丰水期河流流速可能降

9、低, 枯水期可能增大.故 D 错误。 答案:4.C; 5.A 解析:4.从图中可以看出,哈密盆地绿洲 37 月地下水埋藏较深,说明地下水距离地表较远,水位较低。气温 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多,地下水补给增加,会使地下水埋藏变浅,故 A 项错误;若降水较多,则地下水埋藏深度应 相对较浅,故 B 项错误;37 月正值哈密盆地农业生产活动较多的季节,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导致地下水水位 下降,故 C 项正确;37 月为夏半年,哈密盆地风力较冬季小,故 D 项错误。 5.由图可知,19902010 年,哈密盆地绿洲地下水水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哈密盆地气候干旱,河沟水量少、 渗漏强,修建河沟防渗工程有利于减少地

10、表水下渗,推广根灌技术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 A 项正确,哈密盆地地 处我国干旱地区,在河流上游营造人工林,耗水量大,同时,会加剧水分蒸发,降低地下水水位,故 B 项错误;哈 密盆地位于我国干旱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少,人工增雨不现实,故 C 项错误;建设灌溉机井,开采深层地下水 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地下水水位,故 D 项错误。 答案: 6.B; 7.D 解析: 6.本题考查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永定河集水面积最大,但最大径流量最低。图 中河流纬度较高,上游位于山脉背风坡.最大径流量在四条河中最低。故永定河为图中的河流。 7.本题考查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各支流径流量年际变化的大

11、小不同,主要和集水面积、统计年数、植 被状况等有关。图中各支流都位于温带季风区,夏季风强弱影响差别不大,不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8.D; 9.B; 10.C 解析:8.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来源。图中湖泊的纬度在北纬 37.5 度,说明冬季气温较低,由积雪堆积,在 春季因为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答案选 D。该湖泊是咸水湖,说明深居内陆,降水较少,因此可把 A 排除。冰川 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地下水不是当地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 9.依据上小题可知该地降水少,蒸发强烈,导致入湖的水量减少。CD 均是人为原因。本题易错选成 A,要注意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降水变率增大,但影响内陆湖面积变小的主要

12、是蒸发更强了,所以 A 错。 7 10.乌尔米耶湖面积迅速缩小,要改变现状使其面积恢复或变大,湖区发展渔业生产,不会增大湖区面积;增加 高山冰雪融化,也就是导致气温升高,蒸发更强烈,湖区面积反而会缩小,故答案选 C。 答案:11.D; 12.C; 13.B 解析:11.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根据材料可知,无流区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从图中纬度可以判 断.该区域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最可能的景现为沙漠。 12.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流程最短的应为降水最少的时候,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所以降水量最 少时为该半球冬季,该地位于南半球.可能为 7 月。 13.本题考査

13、区域的空间定位。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澳大利亚。 答案:14.B; 15.D; 16.A 解析:14.城市建设后由于大量地面硬化,地表水下渗受到阻碍,使河流流量变化幅度增大。根据图中河流 流量的变化和出现洪峰的时间先后判断,表示城市建设后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B 项正确 15.据图可知.a 表示下渗,b 表示地下径流,c 表示蒸发. d 表示地表径流。曲线洪峰时间提前,说明地表 径流量增加。 16.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a 下渗作用会增强.b 地下径流会增加,c 蒸发作用会增加.d 地表径流会减少。 答案:17.B; 18.A; 19.D 解析:17.本题考查影响年降水量曰变化的因素。

14、读图可知,甲地北京时间 8 时一 20 时年降水量较少,21 时 一次日 7 时年降水量多,因此甲地可能位于盆地(谷地)。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夜 晚降温慢,气温较高,谷底的暖空气被山坡下沉的冷空气抬升,形成降水;白天山坡升温快,气流上升,谷底升温 慢,气温低,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所以影响甲地年降水量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热力环流,根本原因是地面 受热不均匀,故 B 正确;年降水量日变化与太阳高度无关,A 错误:植物蒸腾作用白天更强,释放的水汽更多,但 甲地白天降水少,C 错误;大气环流影响的范围很大,甲、乙两地只是局部地区,D 错误 18 本题考查降水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15、读图可知,甲地夜间降水多,夜间气温低导致蒸发量小,所以下渗较多, 利于保持土壤的水分;乙地白天降水多,气温高,蒸发量大,下渗较少,不利于保持土壤水分,A 正确。因为甲地 夜晚降水多,乙地白天降水多,可以判断甲地位于谷地(盆地),乙地位于山地,乙地的气温日较差更大,B 错误。 读图可知,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差异不大,C 错误。甲地降水的曰变化特点主要对土壤的水分造成影响,和地 形无关, D 错误。 19.本题考查区域的判别。根据材料可知,甲、乙两地相距约 20 千米,由两地降水特点,可以判断甲地为谷地 (盆地),乙地为山地,说明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江苏省、山东省地形起伏相对较小,故 A、C 错误;甘肃省年 降水量小,故 B 错误;云南省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故 D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